想大事,办实事,如今,吉林省上下一心,共谋振兴,通过发挥比较优势,释放创新活力,富民强省、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吉林省的发展优势何在?也许没有人能够比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学专业知识背景,30多年来辗转于吉林省各地先后担任四平市长、通化市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书记、长春市委书记等主要领导职务,熟悉省情,王儒林掌舵吉林省,将吉林省所有优势和潜力都淋漓尽致地挖掘发挥了出来,让科学发展之路走得更为坚实。
“实现吉林全面振兴,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富民强省,富民优先,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履新发言中曾经讲过一段十分动情的话:“我生在吉林,长在吉林,熟悉吉林,热爱吉林,吉林的这方水土和吉林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因此,要“全心全意为吉林人民谋利造福”。实现吉林全面振兴,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吉林省今后一段时间奋斗的目标。
要实现吉林全面振兴,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归根结底要靠科学发展。吉林省经济还欠发达,规模总量还小,居民收入还较低,很多问题要靠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来解决,要靠优化结构、增加效益来解决,要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来解决。所以吉林省科学发展之路是继续坚持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三动”战略。
吉林省还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因此,发展的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但王儒林要求,抓工业,要落实到产业、企业、产品,要抢占产业链的高端、市场的终端;抓投资,要找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大项目。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认清本省省情,实现全面振兴。
“依托科技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大产业”
经济规律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那就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只能以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深谙经济学的王儒林在担任吉林省省长期间,就大力推动人参等吉林省特色资源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特色资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在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突破,大幅提升特色产品的附加值,核心在于如何从国家产业布局等国家大战略出发,寻求突破,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王儒林积极推动和部署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开发、生物质资源开发项目就是能够破解中国未来发展能源瓶颈、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大项目。
更为重要的是,王儒林不但看到了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而且从战略高度上看待科技创新对吉林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按照吉林省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吉林省首创的科技成果将首先在省内转化,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支柱优势特色产业,依托科技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大产业,抢占产业链的高端,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重要的战略资源,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逐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吉林的全面振兴。
“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南北垄向偏西20度会发生什么?最近,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王儒林的反复普及和推广下,已经广为人知。原来,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开发出了一种高效栽培技术,就是把现在的玉米栽培南北垄向偏西20度,就可以提高光照、通风、透光,将玉米平均单产提高15%到17%。
目前,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600亿斤,去年总产达到668.6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亩产是全国首位,“十二五”吉林省准备再增加百亿斤粮食,继续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王儒林更注重质的提高,注重生产组织化程度、标准化程度的提高,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形成。王儒林上任后在谋划今年“三农”工作的时候,第一个研究的就是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经济体制,就是要将吉林省这一最有优势、最具潜力、最有竞争力、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发展壮大,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2013年新年一上班,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就给全省各市(州)委、县(市、区)委书记发出了一封亲笔信,要求就突出发展民营经济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问题,提建议。
2月25日元宵节后一上班,吉林省就召开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王儒林在大会上要求:“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全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在一个民营经济相对落后、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难题的省份,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王儒林给出的答案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和市场培育等五大工程,力挺民企壮大做强。
吉林省发展民营经济的目标是,到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和市场主体数量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也就是“三个翻一番”。这一目标达成,吉林省富民强省的目标基本实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