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国人都认为中国外交软,说中国的外交“软”,一个感觉是老在国际舞台上投弃权票,明明是不合理的,也不投反对票,作为一个大国,老投弃权票有失身份。另一个感觉是在应对周边事务上的表现,很多人觉得,中国应该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张蕴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不能简单地用“软”与“硬”来看待,而是要看能否实现国家利益和有助于长远发展。比如,为了维护改革开放大环境,我们可以暂时把一些东西搁置,出现争端后可以避一避。那么,这样做就是好的。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都是实用主义的,当然也有部分的理想主义成分,比如说推动价值观的传播、扩大自己的影响等,但更多的是一种现实主义,为各自国家的利益、定位和既定政策服务。
张蕴岭说,中国面临新的问题,在新环境下应该用新方式来解决。我们应尽量避免对抗,尽量拓展战略空间,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外部环境。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定位。
说到领土方面,他认为,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个案研究,分别对待。过去我们陆地边界谈判,基本上都是通过互惠互让的原则来解决。现在基本上只剩下与印度、不丹没有确定陆地边界,将来要解决也肯定是互惠互让。
他还说,中国有很大的战略与战术操作空间,不要因为有矛盾就把空间给堵死,到处树敌。要以宽容之心对待邻国,理解他们的利益关注和多重关系构造的需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