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张文台将军详析中国梦

fengyanfengyu 2013-06-15 22:31:10 本刊记者 赵宝城 秦清运/文 总第207期 放大 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不仅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点燃了亿万民众心中的“中国梦”。

然而,怎么样使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成为时下亿万民众关注和探究的焦点。

记者正是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素有“军中理论家”美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

眼前的这位老将军,既充溢着旺盛的活力,又不时闪烁着专业知识的光芒。尤其是他那语言的链条,无处不衔接着哲理、智慧、激情、幽默。

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在担当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掌舵人后百多天的时间里先后十余次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用非常英雄主义的词汇,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中国梦在亿万民众心中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

张文台沉吟片刻说,我体会,这是习近平主席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意在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来凝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力量。中国梦,之所以在国人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它拨动了民族的心弦,迸出了共同的心声。

张文台呷口茶接着说,回望历史,中华民族确实是一个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开始,中国就产生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秦朝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荡平六国,使天下九州统一,特别是定制的中央郡县政体制度,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汉朝武帝用儒学统一国人思想,重文治不忘兴武功,御外辱兼之抚边鄙。使国富民强;唐朝的贞观之治,更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教文化水平发展到极致,呈现出国泰民安、百国朝贡的盛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一个创举,其彰显的政治意义、国际意义以及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就是到了清朝,仍有康乾盛世。当时中国的产值是日本的9倍,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我们先人的四大发明,我们先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方略,都对世界文明进步有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国家落伍了。

说到这里,张文台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奋,霍地站起来,记者发现他的眼里闪射出电光般的光芒。

他指出,百年近代史,既是中国遭受列强蹂躏的屈辱历史,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奋斗复兴历史。回顾历史,我们是有资格骄傲的。作为炎黄子孙的今人。我们不仅有责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也有能力实现伟大复兴。

那么,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呢?

张文台略做深思后说,梦想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更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必须以发展筑牢梦想根基。

您能具体谈谈吗?

可以。张文台告诉记者,大概应包括六个方面:

经济上实现富裕富强之梦

张文台说,改革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是我们的人均水平比世界强国仍有不小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要务的位置。重点是做好五个拉动的文章:

第一是改革创新拉动。他强调,中国在过去35年中之所以能取得GDP年均增长9.9%,人均GDP从200美元增长到5400美元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为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中国经济必须更加重视依靠机制创新驱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释放更强劲的发展动力,赢得更多发展机遇,获得更多的发展红利。

第二是外贸拉动。张文台告诉记者,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出口能使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较为丰富的优势,参与国际竟争,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加速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进口缓解了中国面临的资源、技术约束,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能源,既满足了国内生产需要,又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新形势下,中国外贸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升级,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是投资拉动。他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几年中国新增4万亿元投资,在巨大投资的“温暖”下,抵御住了金融危机寒流,为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求快”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巨大消费市场、贸易优惠政策和经济发展强劲等利好因素,中国五年实际利用外资5500多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0%以上,居世界首位。而且,中国利用外资已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为主,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四是内需拉动。他说,中国有13亿人口,每人消费100元就是1300个亿,本身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增长是今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部分。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开始从外部转移到自身,扩大内需成为国家战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增强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五是科学技术拉动。张文台说,近几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神九飞天、蛟龙入海、天河横空、第一艘航母入列、北斗卫星导航服务全球、装备制造产销跃居世界第一,以及工程农业、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技术居世界前列,这些惊艳世人的背后,显示的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说到这里,张文台兴奋地对记者说,科技发展成果不仅壮国威、强国本,更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着重要支撑。比如,产业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为我们国家推进工业化的进程、走新型工业的道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再比如,中国农业能“九连增”,也是因为深入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生物种业、农机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现的。

他强调,今后中国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政治上实现民主法制之梦

张文台强调,民主化,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总趋势。但从实践中看,各国的路径又很不相同,说明民主法治的路径有多元性。在我中国现实条件下,唯一的途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他继而分析说,首先民主要弄清楚权力归属问题,也就是谁是权力的主体?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规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因此,只有建设高度的民主,才能使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群众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另外,人民的民主权力要靠法律来保障。所以,我们在发扬民主的同时,更要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用法律规范执政党的权力。另一方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实行有效专政。否则,不仅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没有保障,而且还会导致国家和社会混乱、破坏乃至倒退。

其次,民主需要明确“主”什么?也就是民主决策的对象及其范围。即决策权和选举权。这两者我们社会主义的民主兼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决策权和选举权仍是应然性的。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完善。

再次,民主模式需要确立“人民做主”的途径,也就是怎么作主。这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不仅在宪法上规定,而且切实在执行中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他指出,没有民主选举,则人民的意志不能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党的主张,也很难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没有民主监督,则权力必然走向专权、走向腐败,权力人会成为利用公权侵吞人民利益的蛀虫。

张文台认为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时,最重要的是落实好习近平同志的四句话:“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面守法。”因为,只有民主立法才能科学;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律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只有公正司法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只有在全社会培养知法、守法之风,特别是通过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民自觉守法,才能让“潜规则”没市场,“走后门”没机会,“不廉洁”遭唾弃。如此,则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法制之梦将垂手可及。$nextpage$

文化上实现发展繁荣之梦

谈到这个话题时,张文台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

那么,如何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战略目标呢?

他说,第一要提高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意义的认识。只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在大众的文化消费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接受。第二要拓宽发展思路,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对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重视产品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和消费的舒适度、便捷度,有针对性地开发多元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时尚化的文化产品,吸引民众,引导消费。同时,要更加重视强化科技、金融、市场、人才等高端要素的支撑,提升文化产品创新度、开放度、融合度和市场程度,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注入正能量。第三要打破城乡壁垒,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文化是民生之魂,是关于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惠民要打破城乡壁垒,文化设施必须与各项民生工作同步推进。不能等民生工程建成之后再点缀。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偏远地区,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让城乡人民都能享有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社会上实现和谐稳定之梦

张文台告诉记者,邓小平同志曾严肃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就告诉我们,干一切事情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社会不能动乱。同时,历史的经验又使我们认识到,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都是靠强大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强有力的组织基础来保障的。

他强调,第一,和谐稳定要有物质基础。这是和谐稳定的的动力。不论是解决民生,还是建设现代化强国,都要靠物质基础筑牢根基。

张文台向记者介绍,从2003年出台教育惠民政策,到2008年,城乡义务教育相继实现免费;历经三次审议、修改的《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对扩大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到去年,全国就业人员7亿多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了30多倍;截止去年,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和全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和社保基本实现;近五年,共建成城乡保障性住房5000多万套,越来越多的人口实现了“住有所居”。为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和谐稳定还要有思想基础。这是和谐稳定的灵魂。

他指出,在社会建设上,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只讲关注民生,不讲提高觉悟。我们有些领导认为,把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得到提高,人民就会满意。实现生活不完全是这样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提高后,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意识都会增强。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统一的信念,社会仍然不会和谐稳定。

张文台对记者说,现在有一种现象,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就是忽视了人的思想教育,导致一些人的价值观、理想观、道德观、幸福观错位的结果。

张文台认为,关键是筑牢人的思想基础。根本办法是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们正确认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国情,正视在发展过程中物质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明了这种差别只有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才能逐步缩小和改善的道理,树立通过实干创造幸福生活的观念,确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理念,凝聚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精神力量。

第三,和谐稳定更要有组织基础。这是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他说,归根到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通过党的400余万个基层组织细胞的能量实现的。他指出,现在我们有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尖锐、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盛行,就是我们的基层组织软弱、甚至瘫痪半瘫痪,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不正又加剧了这些矛盾恶化;吞食了政府公信力、弱化了组织的战斗力。令人非常兴奋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实施的新政——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只减不增政府过紧日子”的约法,“深化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举措,件件举措从群众看的见,感受得到的地方入手,从社会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入手,化解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群众信任,也增强了人民的信心。人民群众对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

生态上实现环保美丽之梦

张文台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的十八大的重大创新。

他含笑告诉记者,这些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取得的成效世人注目。

到去年末,全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22亿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2.6%;全国环保重点城市饮水达标率为90.6%;全国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63.5%;全国二氧化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4.29%和12.45%,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尤其是2011年国务院九部委组织环保专项行动,先后对重金属污染企业、医药制造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以及增塑剂生产企业等执法检查,共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6.5万个,督办解决3万多个群众投诉集中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法规制度,截止去年,中国先后制定颁布了2000多部环境、资源、能源、清洁生产与促进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环境保护标准,有力促进了污染减排工作。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随后,他又严肃地指出,尽管如此,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雾霾天气、荒漠化沙漠化、近岸海域污染、森林、草原植被破坏依然严重。要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新思想、新部署。他认为当务之急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要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张文台说,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激励和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二是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文明风尚的推动,要重视培育生态文化。使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政府、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树立自觉的生态意识和坚定的环保理念,为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科学消费、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全民参与的行动,需要大力实施绿色消费战略。以不断扩大的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

只有每个生产企业、每个公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合乎生态文明的要求,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才能越走越好。

国防上实现强军固国之梦

张文台指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建设与中国国防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即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也是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

他分析说,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战略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

为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必须全面落实好习近平主席“三句话”要求。一是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二是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三是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牢抓实,使部队始终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并按照以人为本的建军理念,尊重和维护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官兵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激发广大官兵履行使命的强大生命力。

许是多年担任政治部门高层领导的缘故,张文台将军解读中国梦思路清晰,措词严谨,手头并没有任何资料,可在谈话中引用大量数据准确无误,叙述问题条分缕析,颇具哲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采访归来,记者深深被张文台将军这些新颖而又科学的观点吸引着、激动着。记者想,如果张文台将军的这些真知灼见被更多的人特别是领导者们认识并付诸行动,我们的“两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会不会提前实现呢?记者为此兴奋了,内心不禁涌起一股豪迈的激情,暗暗自语:国强民富太平世,昆仑绝顶实干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