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创业》风波

liaowangzhisheng 2013-07-09 19:31:18 丁东/文 总第209期 放大 缩小

 

江青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经是电影明星,到60、70年代却成为电影杀手。否定《创业》,是她一生扼杀电影的滑铁卢。

《创业》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彩色故事影片。内容取材于大庆油田,主角的原型是王进喜。工业学大庆是毛泽东的号召。铁人王进喜是九届中央委员,当时已经病逝。电影创作者力图实践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歌颂工人阶级,并且加入当时流行的反修和阶级斗争线索,艺术上孜孜以求。影片是1974年底完成的。当时国务院的文化管理机构称文化组,全体领导成员审片,认为这是文革以来生产的最好故事片,决定报中央批准公映。于会泳到钓鱼台当面向江青汇报,江青当时没看片子,却对影片的长度做了指示:“不要很长,不要分上、下集,不要超过两小时,像样板戏一样。”长影厂立即按江青的意见压缩了长度。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政治局常委张春桥、政治局委员姚文元都在刚成立的文化部关于公映《创业》的报告上批示同意,江青也在报告上划了圈。

《创业》公映后,好评如潮。江青观看影片,却在1975年农历大年初一,把新任文化部长于会泳、副部长浩亮、刘庆棠召到钓鱼台训斥。她指着于的鼻子说:“你跟我说这片子这样好,那样好,这是部什么东西!你们这样弄下去,无产阶级的文艺就要垮台喽!"江青谈到片中石油工人会战遇到困难,党中央送来了《矛盾论》、《实践论》时说,“这‘两论’是谁叫送的?是刘少奇!主持当时大庆工作的,是谁?是余秋里、康世恩,全是民主派!”江青最恼火的是影片塑造了领导干部华程这个正面形象。当时余秋里、康世恩都在台上工作,江青怀疑影片是歌颂他们。

于会泳等是江青一手提拔的,对江青百依百顺,只好绞尽脑汁,凑出文化部对《创业》的十条批评意见,还要求主创人员写出深刻检查。同时不许继续印制拷贝,不许报刊发表评介文章,停止广播电视播放,不许向国外发行。

这年4月下旬到6月上旬,因为批判经验主义问题,江青等受到毛泽东和政治局的批评,王洪文离开北京,中央日常工作改由邓小平主持。7月初毛泽东对邓小平说,“百花齐放都没有了”。邓小平马上召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开会,让他们就此调查研究。政研室负责人胡乔木委托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贺捷生收集材料。贺捷生约范曾、张锲、白桦、韩瀚商量,写出材料。胡乔木看后说,要抓住《创业》问题集中写。张锲执笔写了《〈创业〉问题的前前后后》,贺捷生交胡乔木。胡乔木读后说,最好由剧本执笔者张天民上书。于是,贺捷生找到张天民,让他给毛泽东写信。张天民于7月18日分别写了两封给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信,说《创业》“上映后,广大石油工人和其他战线的工农兵观众,反映强烈,感到受到鼓舞。但在同时,也受到了领导的严肃批评,指出影片存在着严重问题。直到今日,问题没有解决”。“从实践、从效果来看,《创业》是部好影片,它不是毒草。我建议应该重新上演。”两封信由张天民妻子赵亮交贺捷生。张天民知道写信有风险,做了最坏的准备,嘱托几位好友,说万一遭遇不测,请他们每人每月给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寄上10块钱,维持她们的生活。

7月22日,贺捷生把致邓小平的信交给胡乔木,把致毛泽东的信交给王海容。胡乔木很快把信送给了邓小平。邓小平读了张天民的来信,转呈毛泽东。7月25日毛泽东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10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文艺政策。”又注明:“此信增发文化部及来信人所在单位。”

有人说,毛泽东当时调看了这部影片。此说不准确,因为毛泽东刚做了白内障手术,25日左眼还蒙着纱布,不能看电影。张玉凤回忆,信是她读的,“主席在听我读的过程中非常生气。听完后,即刻作了批示,并对我说了多遍:‘江青这个人不懂事,尽办些蠢事。’这一天,主席一直不高兴,不愿吃饭,也没有睡觉,一直无法休息。” 毛泽东的批示不是写在张天民的信上,而是用了6张纸。最多的一页写了12个字,最少的一页写了5个字。其中有一张纸因为漏字重写。

两个月后,张天民还是遭遇了江青。9月中旬,江青要吉林省委通知长影负责人带《创业》主创人员“火速去大寨”。16日晚,江青指着张天民说:“你告了老娘一状啊,你不要以为通天就了不得了,就翘尾巴了。他们是逼着主席批的。你告我刁状,老娘今天要教训你,有谁给你出主意?”张天民回答说:“没有。”江青说:“你必须给毛主席写检讨,你既敢给毛主席写信,你就必须给毛主席写检讨,因为你说了谎,告了刁状。目前有人攻击文化部,说它是大行帮,我替他们顶着,老子不怕!”。“不听我的话,就是不听党的话。”又说:“张天民这个年青人给主席写信,后面总有人支持,可能有坏人。他本人没有一点自我批评精神”。

江青的威胁让张天民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直到第二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他才彻底翻身。

1966年初,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一次就把几十部电影打入冷宫,剥夺了作品的传播权和观众的欣赏权。但座谈会纪要还是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几度亲笔修改,使之成为发动文革的重炮。到了1975年,江青仍然颐指气使,率性封杀广大观众欢迎的故事影片。八亿中国百姓已经处于文化生活的高度饥渴状态好多年了。毛泽东心知肚明。他虽然没有观看《创业》,还是作了批示,对天怨人怒多少所有平息。

这场风波告诉人们,领导人可以有自己的艺术好恶,但如果凭借权力把个人的好恶强加于全社会,从而剥夺公众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欣赏的正当权利,迟早要被历史所唾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