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棱镜门”:如何面对政府必要之恶?

redianlengkan 2013-07-09 21:17:49 总第210期 放大 缩小

■王冲/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心,老大哥在盯着你。”《1984》里的预言,在美国上演真实版本,揭露真相的,是刚到而立之年的前中情局特工爱德华•斯诺登。

整个事件的过程并不复杂:斯诺登对家人说要出差一段时间,独自来到香港,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多年来实施的“棱镜”监听计划。按照丑闻被冠之以“某某门”的惯例,此事被称为“棱镜门”。

“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事发后,美国极力要把斯诺登缉拿归案,各国、各国际组织就斯诺登的去向展开了不见血的斗争。

从“棱镜门”的震撼性来说,任何一个好莱坞编剧都写不成如此精彩的篇章,它融合了窃听、间谍等多种要素,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均卷入其中;从“棱镜门”的戏剧性看,它融合了英雄、背叛、潜逃、声东击西等多种影视元素,绝对是一部好看叫座的大片。

在喧嚣、猜疑、声讨的背后,还应该看到“棱镜门”的深层影响,看到它所引发的英雄还是叛徒之争,看到它所揭示的政府与公民、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定位,看到它对信息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可能的影响。

反思一:是否可以为了理想

主义放弃职业操守?

斯诺登揭秘美国国安局庞大的监听计划,像是一个孤胆英雄,凭借一己之力与强大的国家机构进行斗争。然而,美国国内舆论却认为他是个叛徒,因为他背叛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背叛了加入情报机构时发的誓言。

是英雄,还是叛徒?似乎存在悖论,各有各的道理。

美国以外的人,倾向于认为他是英雄。这似乎没错,他揭露了美国国安局的监听,他让以民主和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暴露出肮脏的一面。他的所作所为,至少从目前看,不是为了金钱美女,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他的理想主义,为了捍卫言论自由。

不为一己之私,冒巨大风险去做一件事,绝不是普通人,但说他是英雄,不仅美国人不同意,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同意,因为这涉及到职业操守。

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规矩。间谍这个古老的行业,更是肩负着使命,不同寻常,对于从业者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说实话,如果世界各国这个行业的精英们,都带着理想主义情怀出来爆料一番,将是全世界的灾难。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操守,而在理想主义和职业操守之间,也有平衡点。德国统一之后,曾经守护柏林墙、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士兵受到审判。有一个士兵辩解说,他是被迫执行上级命令。法官回答,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寸啊。法官的这句话,被认为既人性而又智慧,令人感动不已。

对于斯诺登,我倾向于认为他是英雄。这是因为,他的行为虽然给美国政府带来了难堪,但没有伤害具体的人,没有谁为此丢掉性命。他反对的是违反言论自由的监听,具有正义性,可以说他违反了有关间谍保密性的规定,但和美国宪法的言论自由原则倒也不冲突。如果他拿着美国驻各国间谍人员的名单去散发牟利,那毫无疑问就是叛徒了。

反思二:是否可以为了反恐而肆意监听?

“棱镜”计划始于2007年,美国官方的解释说是为了反恐。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等高官纷纷出面为此事“灭火”。他们提出的三大辩解理由是:第一,“棱镜”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第二,该项目已得到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的授权及监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棱镜”对反恐有功。

这些解释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自从9•11之后,反恐在美国是政治正确之举。9•11后一个月,美国就通过了《爱国者法案》,扩张了美国警察机关的权限。根据法案的内容,警察机关有权搜索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这个法案也延伸了恐怖主义的定义,包括国内恐怖主义,扩大了警察机关可管理的活动范围。

这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可以扩大反恐的能力和效果,另一面却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在反恐需求旺盛的时候,美国人愿意为了安全而放弃一些个人隐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警察机关以及谍报机关的权限越来越大,终于引发了“棱镜门”事件。

我们不能事后诸葛亮般认为,美国保护隐私的要求导致必然会发生类似事件,因为斯诺登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了正常公民争取权益的范畴。然而,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自从9•11之后,美国各界对于反恐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一直都在关注。

奥巴马政府给出的理由,重要一点是“棱镜”对反恐有功。这一逻辑相当具有欺骗性。如果为了反恐可以侵犯个人隐私,可以限制言论自由,政府可以为所欲为,这个政府的权力会无限扩大,这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一个政府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时候,也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反思三:该如何限制政府的“必要之恶”?

“棱镜门”事件,虽然是美国的事,引发的却是有关政府权力边界的思考。

设立政府的初衷是解决一些公共事务,于是人们把自己天赋人权中的一部分交了出去,赋予政府,以使其拥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但政府不是机器,如果它拥有了不受限的权力,它就有对外扩张的趋势,甚至会做出有害公共利益的事。同时政府是由一个个经济人组成,是经济人就有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不仅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缺乏动力而效率低下,而且会做一些不利于公共利益却有利于个人利益的事,所以政府有它天然的恶。不过,由于政府具有公共管理的必要性,所以现代社会,在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需要一个平衡。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契约。政府必须遵守契约,这样才可以取得信任,具有合法性。

限制政府,靠的不是像斯诺登这样的孤胆英雄,而是法治。如美国官方所言,棱镜项目得到了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的授权及监督,不针对美国民众。这就是说,这个项目是在司法的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法无天。而解决此事,也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这就是美国社会自身的修复能力。独立的司法、国会、媒体、公众一起,组成对政府的压力,方可有一个合理的结果。如无上述因素,单靠一个斯诺登,无法改变大局,即便是英雄,也徒唤奈何。

反思四:世界各国该如何和平共处?

斯诺登出逃,恰逢美国各界疯狂炒作中国网络战,说中国政府的黑客侵入美国计算机,盗取政府的机密和各种商业机密,习近平主席访美那段时间,此事炒得更凶。斯诺登的爆料,让美国人哑口无言,原来喊了半天,竟然是贼喊捉贼的游戏。

对于中国的发展,美国人一直心存芥蒂,监听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对于它的欧洲盟国,美国人也不放过。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方曾对欧盟办公室电脑做手脚,以进入欧盟内部网络。报道称,美国家安全局窥探了欧盟内部的通讯记录、电话记录、文件和电邮。报道称,欧盟方面已经要求美国官方对这一“指控”做出澄清。

此报道一出,欧洲高管的评价是感到“恶心”,而美国则拒绝回应。这也说明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监听窃密方面也异乎寻常地强大,敌人、朋友都不放过。

其实,各国进行谍报活动,并非什么秘密,斯诺登更像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小孩,说出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世界各国的和平相处,是表面现象,背后都想着去窥探一下对方的隐私。无怪乎有人说,间谍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职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