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处景致,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论;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存在针锋相对的不同看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乐观派认为“今年以来,外资投行和媒体频频掀起唱空中国经济的歪风,尤其是近期金融市场出现‘钱荒’的现象更是加深了他们看衰中国的判断”,结论是“世界误读中国”。
悲观派则认为,6月20日,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飙升到13.44%;隔夜回购利率一度狂涨到30%,如果按照国际利率市场的标准,这已经算是一次金融动荡,可以类比2007年美国两家次贷公司的倒闭事件了,结论是“中国金融经济危机已经在所难免”。
当一度疯狂购金的中国大妈面对持续下跌的金价而集体被套时,当遍体鳞伤的中国股民面对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心理大关而欲哭无门时,当千万个家庭主妇面对不断上涨的气价、油价、水价而无可奈何时,当曾经的天之骄子面对最困难的就业年而走投无路时……让百姓相信中国经济依然风光这边独好,这不是“皇帝的新衣”,就是“阿Q精神”!
苍蝇不叮无缝蛋,“内因是主导,外因是条件”符合辩证法。如果自身经济没有问题,无论外资投行与媒体如何卖力“唱空”,中国经济都不会“掉链条”。
如何正确研判当前的经济形势?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2010年开始欧洲发生了一连串的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唯独中国高增长延续着奇迹。中国似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钱,从上到下一出手都是上万亿的投资,一个项目都是上千亩占地,中国商业银行利润领先全球,跻身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北京的房价不断突破高位,中国富人们的奢侈品消费也频频见诸媒体……随之而来的工作作风也逐步远离了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粉饰太平,回避矛盾,避重就轻,文过饰非”大行其道,“出访必铺红地毯,会议一定摆鲜花”习以为常。
古人曰:“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将当前的经济问题统统归咎于“外资投行和媒体唱空”与“世界误读中国”,这不仅是形而上学的片面认识,而且无助于探索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良方。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集体上任后15天,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现场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只有坚持“实干兴邦”,才能正确处理当前的经济问题。
那么,真正的中国经济是繁荣、抑或衰退?过分乐观与极度悲观两种情绪误导着中国经济。
对于中国经济乐观的论调漠视了当前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既有缘自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更多则是由于前期经济政策的失误与耽误结构调整时机所致。2008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集体陷入危机,可惜,中国经济未能抓住这次“天赐良机”而进行结构调整。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放弃鼓励实体经济的经济思想而信奉将消费摆上神坛的凯恩斯主义,放弃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建设而冀望于4万亿增量投资刺激GDP增长,放弃自己的经济发展节奏而跟随欧美经济周期。
当时,中国主流精英高唱的是“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在“以成败论输赢,以实力断强弱”的西方眼中,中国经济这种大无畏“否定自我”的牺牲精神不可能赢得西方的好评,如果中国发生金融危机,我们相信,美国将会毫无愧色地踩着中国走得更高。
果不其然,欧美经济缓过劲后就开始对付中国了,2008年以来中国没有一次成功收购国外矿山、石油资源的案例,2008年以来美国股市跌后升破15000点高位而中国股市从6000点下跌后一直在2000点附近徘徊,2008年以来政府扶持的太阳能、风能等行业面对“供过于求”而陷入整体衰退,2008年以来人民币发行速度超过GDP增长幅度致使通胀持续恶化,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怪现象让企业与民众双受损……
对于盲目乐观论调的否定,并不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论的认可。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危机必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政府出不敷入,形象而言就是“政府差钱”,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东南亚国家财政赤字且资本自由流动而被大鳄洗劫一空;第二,资本自由流动;第三,政府执行力不强,或者无所作为。
但是,这三个条件中国都不具备,首先,中国还有外管局,资本项下外汇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做空中国容易,将做空中国的资金“席卷”出中国还须费周折。
其次,中国政府“不差钱”,国民经济三个层面即政府、企业与家庭的负债表非常“好看”,政府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12%上升到了2011年的32%,还没有包括其他的预算外收入,如果包括,则还要高。中国经济也“不差钱”,无论是银行体系内资金、还是社会资金的总量都是充裕的,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逼近了百万亿元大关,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而1至4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高达15097.41亿元,月均增量约3774亿元,而去年全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总额也不过4946.47亿元,整个银行体系的存量流动性依然处于高位。故而,目前的“钱荒”只是结构性问题,是可以通过银行体系内部的结构调整迅速解决。
再次,中国政府的执行力非常强,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问题不是“市场失灵”、反而是“政府过分强势”的问题了。
所以,有理由断言,当前中国不存在全面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但是,当前中国经济远没有原先预计的那么好,没有整体危机问题却有局部危机。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没有必要“悲观绝望”,盲目乐观也会坏事。我们的研判是:
第一,中国的部分行业出现了经济危机;但是,中国整体经济没有出现危机,光伏产业、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的供过于求现象,已经符合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判断标准了,再没有必要“粉饰太平”而否定危机在这些行业的客观存在了。中国经济进入“调整与整顿”阶段是正常现象;但是,中国经济不会长期陷入“衰退与萧条”。
第二,任何经济改革同时也是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必须铲除既得利益集团,必须顶住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最有钱的国家居然面对的钱荒?钱到哪里去了?银行为何缺钱?如果深究下去,既有可能牵出腐败,更能透视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左手贷款给右手”的体制弊病正侵蚀整个国民经济。由国企、股份制银行和外资热钱混合而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十分强大而固化,既得利益不断扩张而迫使人民币升值、大城市房价上涨、股市下跌,这已经洗劫了中产阶层,将国民逼迫到了“墙角”,触及了政权稳定的底线,故而,一方面要警惕钱荒、就业难“倒逼”政府放弃新政而回到老路,另一方面要用经济手段“反其道而行之”,包括:铲除利益集团“做空”中国经济的国债期货、股市期货等制度漏洞,切实保护中产及民众利益。
第三,结构调整,简政放权,盘活存量,再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这一系列新政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为此,我们对习李新经济政策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习李新政显示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中国经济经过短暂调整后,就一定能以更坚实的步伐迈进,就一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随着全球经济有所好转,美国经济的稳步回升,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越来越近,全球经济去杠杆化的进程开始加速,此时,中国央行面对“钱荒”顶住压力“不放水”,意在整顿社会融资规模过快扩张与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倒逼银行加快其去杠杆和去“影子银行”的进程,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的这种主动性调控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面对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会让得过且过的国人梦幻彻底破灭,让民众、执政者被迫来一次抉择,看清“谁是中国经济的朋友,谁是中国经济的敌人”,不反思过去的经济政策,就不会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不能推动中国经济告别GDP依赖症而真正回到“以人为本”的正确道路上。
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困境不仅验证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生命力犹在,而且应证了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对企业家才能的认可。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企业家才能,都可归为“人”的因素。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卫平认为,中国的经济禀赋不在自然资源,在于“人”!“人”的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证明:中国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发挥好劳动力的潜力,中国经济就创造了世界奇迹。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小康社会建成的过程。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值得期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