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李克强如何驱动三驾马车?

tebiebaodao 2013-08-02 17:49:56 任强/文 总第212期 放大 缩小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中国经济这辆“车”的”三匹马”分别是投资、消费、外贸。

新型城镇化战略 拉动投资与内需

早在2012年11月21日,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是事实,而且很可能还会出现波折、反复,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而目前最大的内需就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何为“城镇化”?李克强提出的城镇化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也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当人口红利、成本红利逐步消失后,中国经济剩余的只有改革红利了。中国经济急于寻找新的出路,城镇化便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国经济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只能走自己的路,依靠自身的力量。李克强早在2009年第15期《求是》杂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文中指出,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李克强在《求是》另一篇文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提到“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不仅可扩大投资,而且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尤其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效释放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时至如今,城镇化已经被看作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并被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有专家指出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

由于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充分的释放城镇化的潜能不但可以拉动金融、医疗、教育等等各行各业,消化以往堆积的产能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各种资源分配不均的顽疾。

更为重要的是李克强总理的城镇化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带动了工业化和农业化,创造就业,消除身份差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造合适人类居住的和谐城镇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加强与欧俄经贸合作拉动外贸

2012年4月26日至5月4日,李克强总理旋风的出访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并造访欧盟总部,加强与欧俄合作迹象明显。在访俄期间,李克强提出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并与俄罗斯签订152亿元的合作订单。在访欧洲期间,李克强更明确地提出要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欧盟连续八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缘何要加强与俄罗斯和欧盟的合作?除了中国与俄罗斯和欧美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贸易数额持续增长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前国际经济及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但是最大的受益人还是美国。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美国通过“美元为世界最主要结算货币”绑架其它国家,转移危机。另外,美国率先领导了第四次产业革命,即“智慧产业”革命,通过制造业转移东南亚和回流本土,逐步抹去中国头顶上的“世界工厂“的光环。随后,美国又对中国发起“双反”(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试图通过法律化的手段围堵中国经济,遏制中国“出口”这驾马车。更为令人担心的是,美国已经和加拿大或北美国家开展区域经贸谈判,抛弃现存的WTO机制另外搭建被喻为WTO2.0版的意图昭然若揭。

加强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与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寻求重要的合作伙伴,消除误解寻觅“共同的声音”推进多边贸易;同时加强广泛的科技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快本国产业的结构转型也是另一层长远打断。

英国政治经济学院曾出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主要靠密集劳动力,加工出口低端产品是不可能实现长远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此项工作拖的越久会使结构调整越难,日后经济会陷入低谷。所以李克强总理出访加快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意在突围出经济的“包围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