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一反常态,坚决抵制以增发货币为主要手段的刺激经济措施,强调去杠杆化,切实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些处方由于异于前任而被巴克莱称之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
为何“萧规曹不从”?常言道:艺高人胆大。从这位学者型总理经济学博士论文就可以看出其经世济国的理念。
李克强总理于1994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在该文中针对中国农业部门不能直接向城市工业转变的现实,提出了农业部门向城市部门的转变应经过一个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同时并存的过渡时期,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学术思想。
正如他在文中指出:“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三元结构,并不意味着距离国民经济结构一元化的道路更加漫长了,而是加快了结构转换的进程”。农村工业部门的主要载体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这与他曾经在安徽凤阳县农村插队和担任大队书记的基层经历,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经济问题有深刻的实践认识是分不开的,如他所说“抓一把,就知道土壤墒情如何”。在与厉以宁及其同门合著中也反映了三元结构的过渡和转型的思想,正是这一思想,为他后来执政理念中如何开出经济处方注入了活力。这种活力的源泉恰恰来自于中国自1978年发端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随后跟进的一系列改革实践。
这跟后来他在给农村经济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时候采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李克强就任总理以后,针对当前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亟待发展的新问题,在原有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的新思路,即发挥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在江苏江阴新桥镇,当地80%的农民进城创业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对于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新目标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实践。
除此之外,农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并存向三元结构的“转型”只是李克强在论著中对经济转型论述的一个局部反映。转型,意味着不走老路,不走传统发展的道路。用经济术语表达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当前经济问题的解决和经济改革的推进。李克强在新一届政府的全体会议上指出,“中国的经济到了今天,不转型我们难以为继”,促转型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经济目标,也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要义所在。
面对当前的钱荒,李克强时代的国务院及央行并未乱了阵脚,央行也未像之前的“央妈”那样“有求必应”提供所需的流动性,而是在提供有限的流动性同时强调“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这也反映了“政府全面之手”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只手”转变的信号。
李克强总理针对当前经济问题所开的处方,与他的博士论文中反映的思想是一致的,无论是九十年代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还是当前的经济难题,其本质是通过过渡和转型的两车轮重新启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推动经济纵深改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