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经济并未在这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太大冲击,但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已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活力与可持续性。各种“新”与“旧”的挑战纠缠在一起,互联网金融与财富管理正是其中的缩影。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理念,突如其来地震撼着传统的财富管理模式,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第一,激发了主动财富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大众化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更大满足。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去中心化”、“民主和分散化”等特点,新的信息与金融技术,不仅使得资金供给者(财富管理需求者)与财富管理媒介更容易对接和配置,而且使原先只能被动接受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服务的公众,以及难以投资门槛较高的财富管理产品的普通人,都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财富管理活动。
第二,通过技术与财富管理的有效结合,赋予了财富管理工具全新的吸引力。例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者可以刷货币基金卡进行消费支付,刷卡后货币基金的赎回资金自动被划拨到消费商户的账户中,这样大大增加了货币基金的功能,促使大批投资者将零散资金投资到货币基金上。
去年底以来,中国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也推出了基于证券资金账户、货币基金的消费支付服务,让投资消费两不误。可以预见,这一基于支付领域的工具创新,将会对证券和基金业产生深远影响,并深刻改革居民的投资与财富管理需求结构。
第三,促使财富管理工具的平台化融合成为可能。互联网加速了混业经营时代的降临。随着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程度不断提高,有的机构会越来越专业化,有的可能会转向金融控股或银行控股集团。互联网信息和金融技术飞速发展,一是促进了以支付清算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融合,二是使得网络金融活动同时深刻影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传统业态,并且给其带来类似的风险和挑战,由此,使得涵盖不同金融业态的大财富管理平台在制度和技术上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除了第三方财富机构,互联网时代还促使新型企业也逐渐加入到财富管理的产业链中。例如,通常认为互联网公司拥有较大的粘性用户和流量,一旦互联网公司获得资产管理牌照,可能颠覆传统的行业格局。实际上,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财富管理平台将逐渐跳出传统模式,如投行、信托、资产管理平台,或多层次资金池平台,而成为面向机构、企业、个人等不同客户,提供融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增值服务、消费与支付等在内的“金融与消费服务超市型”综合平台。
第四,降低了特定融资风险,并使新型的融资与财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近年来,欧美发达经济体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对于许多拥有闲置资金的人就提供了一种新型财富管理模式,在这类金融服务网站上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资金借入或借出,整个过程无需银行的介入。其便捷自助的操作模式、低廉的费率、透明的信息和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已经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强烈冲击。美国的Prosper和英国的Zopa是其中的两个成功例子。
第五,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发掘与整合,形成更准确的客户定位。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支撑,而信息又是信用形成和金融交易的基础。例如,对于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信用评估和抵押物,往往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发掘,可以充分展现小企业的“虚拟”行为轨迹,从中找出评估其信用的基础数据及模式,为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创造条件。诸如此类的创新,能够为财富管理机构的资金运用开拓空间,形成新的良性投资回报与循环。
此外,互联网时代也对商业银行提出挑战,因为金融数据的快速增长和高处理成本,导致数据处理模式必须有所改变。银行除了关注内部数据,还需要纳入互联网数据,包括银行客户的痕迹和行为,从中分析出客户的风险喜好、投资偏好、个性特征等。将传统金融机构、支付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有效数据整合,可以为新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财富管理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