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天,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于8月26日一审庭审结束。
薄熙来案审理的透明公开超出预料,至一些国际媒体都大呼“闻所未闻”。只要点开济南中院的微博,就能看到所有的庭审记录。实时公开庭审情况,这是司法自信的表现。
在案件中能切实感受到公正,这是当事人的迫切期望,也是考量司法质量的核心标准。被告人薄熙来在开庭前提出“希望法官能够合理公正地审判”,其要求符合法理,也合乎情理,代表了被告席上所有人的心声愿望。
庭审中,薄熙来的陈述和辩护得到充分自由的表达和尊重,其辩才尽情发挥和施展。他曾几次对审判给出了满意的评价,如“我觉得审判长的主持给我一种公平正义的感觉”,“审判长的掌握是文明的、是理性的、是公允的,对审判感到满意”,“使我对中国司法的未来又增添了信心”。审判公正与否,被告人的打分最有说服力。薄熙来对审判给予“高分”,不是对法庭的讨好和恭维,而是切身体验后的真实表白。更多民众赞扬此次庭审的公开程度,称之为中国的进步。案件审理公开公平公正,控辩双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是此次审判最大的亮色。
审视腐败分子,应摘掉“有色眼镜”,不要存有私欲。薄熙来之所以走进审判席,治家失败是重要的原因。庭审中的薄熙来,是比较真实的薄熙来。从四天半的庭审来看,薄熙来仅“凡人”而已,其道德水平并非想象中的高大。透过薄熙来这面“反光镜”,官员们需要记取的是:一是要管好自己的家人;二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法律的审判有期,道德的审判却不应设有期限,让腐败分子身败名裂不应停留在口号上。
案件审理透露了薄熙来家庭生活的很多细节信息,其家人收受他人财物挥霍及复杂的情感纠纷是众多关注者视线的聚焦点。
被告人和辩护人透露,仅薄谷开来2000年至少有4000万人民币。但这么富有的家庭,居然还大肆收受他人钱财。这种对钱财的贪婪和迷恋,所有人都会难以接受和容忍。
人人皆有良知,每个人对是非善恶都有一个基本判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运用手中权力和影响聚敛钱财,不仅违反法纪规定,也严重背离道德,这是所有人都存有的良知,是对政治生活的基本判断和认识。古往今来,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都是遭人唾弃的行为。
违背良心搞腐败,根本原因是个人私欲太重,私欲的尘埃将良知裹得严严实实而难以显现。良知被私欲蒙蔽并不等于丧失,而是始终存在。薄熙来在审判中知晓“在劫难逃”,表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表明他知道腐败是不该做的事,自己应当承担后果。尽管被告人在法庭上未能全面发现自己的良心,但他毕竟意识到良知的存在。
从庭审实录来看,薄熙来对近亲属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缺乏管理,夫妇治家无方。对家人的物欲,薄熙来不适时制止,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助长和放纵,致使强烈的物欲裂变为不可收拾的奢靡贪欲。薄瓜瓜14岁时就欠下30万元人民币信用卡账单,谷开来“陪读”7年多,母子往返伦敦机票别人负担,薄瓜瓜的副校长、老师、同学及其朋友也都享受了免费机票和住宿费用,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薄熙来称“只有球体上有一根细细的线跟我联系”。但他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根“细细的线”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薄熙来手中的权力,人家会像苍蝇一样叮着吗?人家会免费帮助购买机票、高级玩具吗?薄熙来说自己是 “一家之长”,但却不管家事,任由家人肆意骄横惹来是非,甚至行凶杀人。
《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都管不好,何能管得好一个地方?“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薄熙来之所以走进审判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治家失败。
法律审判有时限,道德的审判和反思却不应有期。缺乏深入持久的道德检讨和谴责,腐败分子就不会真正蒙羞知耻,即使受到刑事处罚,心里仍不服气,觉得自己还受了委屈,并不会真心忏悔改过。如不对查处的腐败案件尤其是大要案进行道德分析,不引发公众的道德共鸣,社会的注意力过多聚焦涉案金额、刑期长短等表象上,其震慑力和警示作用就不能有效发挥。
因此,除了对腐败分子进行法纪处理外,还得从道德层面充分剖析批判,让腐败永远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光,为腐败说情“开不了口”“张不了嘴”。腐败分子身败名裂不应停留在口号上,而应体现在行动。社会对腐败“零容忍”,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违法违纪者一视同仁被追究,一道接受道德审判。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