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定点饭店成了“定点腐败”?

shehuiguangjiao 2013-09-29 20:43:56 李妍/文 总第217期 放大 缩小

原本并不显山露水的“定点酒店”,因8月初的上海五法官招嫖案最终被扯开了遮羞布。与“法官”、“集体”、“招嫖”等字眼相比,涉事夜总会所在的度假村属于党政机关出差会议的“定点酒店”,巨大的反差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一个党政机关出差会议的“定点酒店”为什么会介绍“特殊”服务?“定点饭店”与“定点腐败”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为什么有“定点酒店”却没有“定点审查”?

如今,定点度假村已被要求停业整顿,涉事法官也被开除党籍并行政拘留,不过,诸如“层层把关、绝对安全、全套服务、还有发票”等对“定点酒店”的质疑还在持续发酵。上海法官“招嫖门”“拔出萝卜带出泥”,揭开的只是“定点酒店”的冰山一角。

有记者调查发现,全国4740家定点饭店中,尽管财政部要求定点饭店“档次适中,价格合理”,但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数量仍接近一半,而且各种奢华服务项目屡见不鲜。上海法官集体嫖娼案则提示公众,有的“定点”还可提供更为“人性化”的“特殊服务”。本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防止浪费腐败”的“定点酒店”,竟反其道而行之,存在协议价形同虚设、商家依傍权力提高知名度、乱开发票成腐败温床、监管机制严重匮乏等重重乱象

“定点饭店”变成“定点腐败”温床

早在上海法官“招嫖门”之前,“定点饭店”乱象就已冒头:去年,央视记者在江西采访时发现,当地一家公务消费“定点饭店”内竟发现有大雁、野鸡、竹鼠、獾猪等野生动物供应。而法官“招嫖门”则揭开了“定点饭店”的另一种乱象:有的“定点饭店”,甚至还可以“定点”提供“特殊服务”,十分懂得投人所好。

有记者调查就发现,提供豪华娱乐服务常被作为一些定点酒店招揽公务客源的手段之一,“有桑拿、SPA、室内外温泉池、游泳池、室内网球场、乒乓球、台球、棋牌室、室内羽毛球、射箭、电玩、KTV等”。无论“超标”住宿还是娱乐,皆花费不菲。

对于这类违规的超标住宿和豪华服务,一些定点酒店会非常“贴心”地通过发票“作价”的潜规则,把公务腐败的痕迹悄悄抹平。有的领导干部在定点酒店的购物、娱乐甚至色情消费,都能以“会议费”的发票洗白;如果超标非常严重,还能通过虚报参会人数的方式来做账。

如果查询财政部主办的“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查询网”就会发现,当前,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明确酒店信息的定点饭店共计4740家,除去910家星级不明的酒店外,合计有3830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746家,四星级酒店1438家,五星级酒店369家。三星级(及以下)酒店的比例,仅占52.82%,四星、五星级酒店合计占了另外“半壁江山”。另外,还有一种称之为“未定”星的酒店,比例近20%。

中央党校教授、反腐专家林喆就称,“‘未定’就表示灵活,说明有‘作价’的空间。“超标协议房”与“豪华服务”并存,但普遍存在的发票“作价”潜规则,能把一些公务差旅的腐败迹象,悄悄抹平。会议费成为一个“篮子”,饭店提供的购物、娱乐、甚至色情消费,都能装进去。在苏州和上海的定点饭店中,就有不少设专柜卖国际名牌,绝大部分针对的是官员群体。因为“他们当中不少人,甚至连毛巾、卫生纸都开成会议费的发票”。“饭店不说,真实性就很难查”。

以“发票”撑起一片天的“定点饭店”非但没能节约公务开支,反倒刺激了堪称奢侈的公务消费。不仅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在定点饭店名录中并不鲜见,它们提供的协议价往往都超过了规定的报销标准,或者只是“看上去很美”,往往是“市场价的房间有,协议价的房间没有”,迫使公务人员享受高消费;此外,一些定点饭店都位于度假村、风景区,而且提供各种豪华娱乐服务,直接推高了出差和会议成本。这些乱象也在说明:一些定点饭店已经变质,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和滋生“定点腐败”的温床。

“定点饭店”不能“定”了就算

产生“定点腐败”,“定点饭店”或许并非原罪。2006年,财政部开始推行定点饭店制度,本来是被视为遏制公务浪费与腐败的一大“利器”的。按照最初的设想,推行定点饭店制度,既能利用政府采购优势降低行政成本,又能与公务消费报销标准配套,便于加强对公务消费的管理和监督。

但这项初衷不错的制度,却在现实执行中逐渐走样。“定点饭店”早已成为酒店业内的香饽饽,成为争相争抢的对象,争抢背后的利益其实也在说明,无论从减支效果还是监督价值来说,“定点酒店”都难以担负重任。相反,就像政府采购很多时候反而比市场价更高,定点饭店不仅难以为纳税人省钱,反而成为培育腐败的温床——“政府统一采购、酒店自愿投标产生”的原则流于形式,“定点酒店”的协议价则存在人为操作的灰色空间,豪华酒店以接受不合理协议价为代价,竞标成功后,又以“无利可图”为由拒不履行合同价格,往往以“钓鱼销售”的方式,让公务人员消费更多的公帑。

按照常理,这样的酒店本该剔除出定点名单。但吊诡的是,酒店方面依然能以高昂的市场价格承接大量政府业务,这一切皆因“账目上的事好办”。对于一些“定点酒店”来讲,“定点酒店”四个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旦成为“定点酒店”,似乎某种意义上就和公共部门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它们更容易与公共部门达成默契:除了接待一般公务消费外,还可以延揽更多奢华甚至专门定制的服务。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在发票上做手脚,把一些不属于在“定点酒店”内消费的活动项目洗白,轻而易举把超出的金额入账报销,从而为腐败行为提供新的环境。“三公”消费问题之所以难解,或许正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定点饭店”之所以会从定点消费转向定点腐败,也在于它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市场保护主义。挂上“定点饭店”金字招牌的酒店,因为与公共部门的“定点”关系,很容易脱离监管;而失去监管的“定点饭店”则会在公务消费上形成一种垄断状态,进一步破坏市场竞争规则,以高出市场的价格及各种奢华的消费项目,大量耗费公共财政资金,助长集中公务腐败的气焰。阳光一旦无法照进“定点酒店”,这个地方非但难以成为约束官员的“囚笼”,反而可能是更隐蔽、更安全的腐败“庇护所”。

让阳光照进“定点饭店”

作为市场化的企业,定点饭店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成为主动遏制公务消费的力量,相反,它们更希望借助公务消费的膨胀,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事实上,通过钻现行财务制度的漏洞,向顾客提供各种符合财务报销制度的假发票,对很多饭店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定点饭店”不能“定”了就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就称,“定点饭店”不是说硬件达标就可以了。政府对于成为“定点饭店”的酒店,在平时的相关审查方面,要比其他饭店更为严格。因为你是通过申请、投标这么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自愿被“定点”,就表示你要承担更多把关和对自我的约束,体现出你“定点”的差别。饭店在度假村,里面又有KTV、夜总会这些,它怎么能成为党政机关的定点饭店呢?

很显然,“定点饭店”更需要“定点监督”,需要进一步明确入围要求,防止“重定轻查”。既然“定点饭店”有天然的排外、垄断经营特征,那么有关部门就必须对其设置更透明的接待规则,比如在“定点饭店”的消费发票上详细注明“谁住宿”、“谁吃饭”等明细信息;“定点饭店”的公务消费账单,应该定期公诸于众,接受社会大众监督;公共部门的预算管理和专项资金检查应该更加严格,防止资金偷梁换柱、乾坤大挪移;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对“定点饭店”进行不定期抽查暗访,加强对差旅、公务消费报销的审计和管理,挤掉“定点饭店”用假发票等方式协同腐败的暗箱操作空间,并以退出机制及时清理掉那些助长公务腐败的定点饭店……

要真正发挥“定点饭店”的应有功能,就必须严格执行一套统一采购、公开招标的程序,公开透明、加强监管,让阳光照进“定点饭店”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形成一个能进能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只有把权力运行放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加强监管,严厉问责。或许,“定点饭店”才不会成为公务人员“定点腐败”的世外桃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