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兴建水坝威胁大河生态

liaowangzhisheng 2013-11-22 18:04:49 总第223期 放大 缩小

 

在“耶鲁环境360”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的调查中,中国工程师建设大型水坝的速度达到了人类历史的新水平。许多水电站规模远比美国的胡佛大坝要更宏伟。中国最著名的三峡工程——发电量是胡佛水坝的10倍,也仅只是中国目前水坝建设工程的一部分而已。

中国政府目前正推进一轮新的大坝、水库建设,有130个都位于中国西南。到2020年,中国目标生产120,0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大部分来自水力发电。中国政府宣称,这些大坝是安全的,并且避免了污染,还可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控制洪涝和干旱,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可惜这些断言大部分都不是真的。相反,中国的大型水坝阻断河流,增加了地震发生的概率,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并令百万人迁移。中国的大坝建设者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无污染的能源,而是和自然进行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出卖自己国家的灵魂以换取经济增长。

自从1950年以来,中国已经建设22000个超过15米高的水坝,占到世界的一半。在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及环境污染加剧,催生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于是中国转而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近年,环境专家的反对让一些工程暂缓,但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政府看起来对反对者的意见置之不理,大坝建造者现在可以甩开膀子大兴建设。

从法律上讲,每个水电站修建计划都需要通过环境影响测评,但这个过程总是滞后而且有缺陷。各种繁琐的流程文件和腐败十分常见。而且环境影响测评一般只能针对单个项目,现在也没有对一连串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估。由于河谷走向倾向于和地震断层带一致,因此在一个河谷上的多座水电站就可能增加地震发生的风险。

尽管水利发电比火力发电的碳排放量小得多;中国就此断定水力发电是清洁能源,这基本是违反事实的。因为水电站建立之后所淹没的树和植物会腐烂,然后排放温室气体。一旦水位下降,腐烂的植物又会再次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在温带地区的水电站,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一个天然气发电厂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在中国西南地区这样温暖且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还要更高些。

而且大水坝也不能起到防范洪涝和干旱灾害的作用。水坝在雨季蓄水,旱季防水,这扭转了河流的自然规律。由于抑制了河流每年的洪峰,下游的湿地、湖泊和沼泽就会变干,且再也不能吸收洪水。自从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下游的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急剧缩减,许多小湖泊完全消失。而在2010年夏季洪水达到历史峰值时,三峡大坝的水位超出警戒线12米以上,为了保住大坝,运营者又不得不打开闸门,造成下游洪灾。

此外,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巨大。它将自由流动的水变成一潭死水,淹没植物和树木,阻碍鱼类迁徙和繁殖,造成一些物种濒临灭绝,并打破了原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

最迫在眉睫的例子是云南省的“三江并流”地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都流过该区域,曾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该区域是自然多样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在水电企业计划在这个区域建设25座水电站。

这些破坏带来的影响,可能用四川地质学家范晓(音译)2011年的一封公开信中的一段话描述更加准确:“这些大坝项目将在历史上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将会成为未来子孙后代永久的悲哀和遗憾。”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