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刚刚主政中纪委的王岐山在公开场合推荐阅读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位新纪委书记的目的不言自明——让人们意识到反腐败是一项与国情紧密相关的长期艰苦细致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
一个月前,中共十八大后第一轮巡视工作进入整改落实阶段,10个巡视组陆续完成了上一轮对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巡视情况反馈。在上一轮巡视中,各巡视组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发现了一批突出问题和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成效不可谓不明显。
10月23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第二轮中央巡视工作正式启动。10个巡视组将再出发,分别奔赴山西、吉林、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新华社、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和三峡集团“打虎寻蝇”。
剑指一把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10月23日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要严肃认真开展好今年第二轮巡视。要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不能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能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王岐山强调第二轮巡视要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提高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的针对性,坚持到领导干部担任过一把手的地方“下沉一级”了解情况。
众所周知,“一把手”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地方的领导核心,对决策的出台和执行都起着关键作用,权力、地位及影响都较大,而对其监督制衡额力量相对较小,因而极易成为被腐蚀的对象。近几年,从陈良宇、刘志军到薄熙来,无数腐败典型案例一再告诫人们,“一把手”一旦失去监督,私欲膨胀,必然走向腐败;一旦走向腐败,后果必然极其恶劣。所谓上行下效,“一把手”腐败往往会污染一个单位甚至整个地方的社会风气。而且倒下的注定不只是“一把手”自己,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其裙带利益群体也随之倒台,只能“苍蝇老虎一起打”。
结合第一轮巡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党建专家张希贤分析指出,以前发现的不少省部级干部腐败案件都是在其前任或者任下一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时候发生的。比如当副省长、副书记的时候问题暴露了,但是腐败问题实际上发生在之前他担任市委书记、市长的时候。因此,对省部级高官“下沉一级”去给予重点巡视和检查非常有必要。“这是为了解决‘带病提拔’问题,查找‘病根’”。
“管好一把手,反腐就成功了一多半。”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说道。中央巡视组紧盯一把手可谓是抓到了“牛鼻子”,切中了要害。这对净化中国官场,纯净权力运行,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换个角度来讲,保持对“一把手警钟长鸣,其实是对“一把手”最大的爱护。
要让官员不能腐、不敢腐
从第一轮巡视组的工作成果来看,中央对巡视工作作出重大改进的决策成绩斐然。
据第一轮各巡视组通报,各派驻地方和单位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湖北发现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一些基层单位和农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呈上升趋势;中储粮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重庆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隐患,苍蝇式腐败问题比较突出;江西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存在插手工程建设项目……
上述结果充分说明,巡视组的工作不是走过场,更不是为“评功摆好”收集资料,而是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深入各地,对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那些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贪图享乐、形式主义的奢靡之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纪之举,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的不当动作,都在巡视组了解和紧盯的范围之内。
王岐山在此次动员部署会上强调,第二轮巡视要按照中央对巡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四个着力”,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
这“四个着力”,实际上就是巡视工作的四个重点: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上一轮巡视最大的改变,就是明确职责定位、突出工作重点。”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表示,这样有利于避免巡视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发现问题难等情况的出现。
“重点突出,指向明确,反映了中央查找线索、解决问题的决心。”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如此评价“四个着力”,“其所确定的重点都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既符合当前中央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安排,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要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巡视组只是其中一环。
“不敢腐”,就是要强化惩治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政治机制和社会氛围。要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使行政权力的运作处于众目睽睽之下,避免“暗箱操作”,一旦出现腐败现象,有畅通、迅速的检举、控告、弹劾、罢免等制度来揭发和制止,不使腐败分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而要让腐败分子“提心吊胆一阵子,痛苦折磨一辈子”。
“要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不能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能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王岐山在动员部署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
巡视组不妨常态化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甫一亮相,就给中国政坛吹来一阵正气清风。但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下来的不正之风,早已浸入肌体,一次次的反腐败行动不了了之,在让老百姓为之痛心的同时,也对走过场式的反腐败,多少有些失望。真能痛打“老虎”?真能打死“苍蝇”?
中央巡视组的出现,让公众看到了中央整顿吏治的决心和希望。但实事求是地讲,当下虽然看上去言路是畅通的,信访之路是畅通的,许多基层的情况和声音却仍然传不到中央,中央的政令有时也“出不了中南海”。地方政府以维稳为中心的工作思维,决定了一些负面的诉求,不能反映到市里,更不要提省里和北京。老百姓的诉求如何反映?巡视组是一条明路,这条路不妨修成“村村通”。
因此,要多派中央巡视组到基层。与其让中央一些部委办局的官员长期坐在机关里审这查那,不如让他行到各地巡视巡视,接点地气,了解民意。中央派出巡视组要常态化,不能像搞运动一样,运动风一过,巡视组就不再来了。此外,中央巡视组也不妨以暗访形式下来。
只有中央巡视常态化,官员守法从政、清正从政才有可能实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