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忧思
中国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相对于1998年之后的改革来说,这次改革的目标更宏大、范围更全面,同时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不少人直接把这一轮的改革与1978年开启的改革相媲美,从改革在各自时代的关键性和敏感性来看,这样的媲美是无可厚非的,但相对于1978年的改革来说,这一轮改革面对的社会价值更多元、利益群体更复杂、受众对改革的期待更强烈,因此,这一轮改革除了要取法1978年的改革,更要吸取1998年之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成效。
综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改革,新一轮的第三阶段改革要重点思考六个方面的问题,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虑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对于保证改革的成功有重要意义。一是中央推动下的中央地方关系问题。二是政党主导下的党政关系问题。三是国家全面规划下的社会创新问题。四是改革的道德性和正义性问题。五是改革成本承担者和受益者问题。六是限制国家权力与保护改革成果问题。
联合早报:中国要如何实现军事崛起?
中国军事现代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避免苏联的厄运。中国既要避免和美国进行军事竞赛,也要避免国民经济军事化。在第一个层面,目前美国实际上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尽管中国的军事势力远不能和美国相比。对中国来说,把美国视为对手,向美国学习不失为军事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要和美国进行军事竞赛。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要实现基于国家安全之上的国防和基于国际责任之上的国际合作。不和美国争夺霸权,表明军事现代化保持在防御性水平即可。对外在世界来说,尤其是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来说,中国的军事崛起必须考量到区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重要要素。必须把军事崛起放置于中国大国责任的构架内。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透明化尤其重要。中国周边要么是像日本、俄国和印度那样的大国,要么就是比较弱小的国家,这两类国家都恐惧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大国害怕的是中国和他们竞争霸权,小国恐惧的是中国会对他们实行王道还是霸道。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4,中国经济改革元年
三中全会已经制定了全面而大胆的改革方案。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承诺将继续加快金融、税制以及其他改革,并在2014年保持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改革付诸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只有有效的落实,改革才能带来真正的变化,尽管来自既得利益集团(如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政府下属机构)的阻力不容小觑。但我们仍相对看好政府推进其改革的能力,原因如下:首先,新一届领导人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实施改革的效率。在三中全会结束后仅仅几周,中央和地方层面就已经出台了金融领域的新举措。其次,新一届领导人已巩固了权力,建立了两大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三中全会确认将降低GDP增速在政府官员考核体系中的重要性,这将激励地方官员更重视改革进程,并更加注重经济增速的质量而非数量。
南方都市报:“王海”式打假终获法律认可
早在上个世纪末,王海的名字便响彻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打假英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模式和盈利模式已经与时俱进,早已从松散的单打独斗形成了紧密的团队合作。在一些普通消费者眼中,这些人都是推动中国公民维权的“英雄”;但是,在一些商家眼中,这些人却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神”。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于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法律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司法解释的背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该司法解释的出台是一场及时雨,滋养了全民打假的土壤,为“王海”等职业打假人提供了法律支持,“知假买假”行为将为法律所保护。
北京青年报:解决一票难求需要的不是时间表
经过这么多年“一票难求”现实的磨炼,公众对铁路运力与春运客运需求瞬间峰值之间的矛盾,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也很少还有人天真地以为,中国的铁路会按照春运期间的峰值需求规划建设。人们真正期待的,是逐步透明的票务机制,是所有乘客都能平等获取购票机会,是越来越人性、方便的购票体验,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政策。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时间表,既超出铁路部门的能力,也不在人们的预期之中。
2013年春运客流激增的事实也提醒我们,所谓春运期间的“刚性需求”,或许并不像舆论想象的那样毫无弹性。既然高铁的时间和价格优势能够吸引大批新增旅客,则价格杠杆的恰当使用,也理当能够在调节春运供求关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利用包括价格杠杆在内的各种手段,充分“榨干”春运期间每一辆列车的潜力,进而在不同列车乃至不同出行方式之间合理配置资源,应该是今后的着力方向。
中国青年报:教育公平能否实现“逆袭”
教育公平不过是诸多公平之一,即教育公平仅在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与社会权利均有较为均衡的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运行。若无后者的综合保障,希望以教育公平的薄弱之力,来推动社会诸多层面的公平,无异于螳臂当车。
寄望教育公平所实现的逆袭,有一明一暗的两个治理逻辑:显白的逻辑是教育功能的异化——人们期待教育成为夷平社会阶层的利器,实践中,教育更准确的功能是充当重新洗牌的核心机制。隐微的逻辑则在于:在教育公平所主导的民主社会中,正在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赛跑,政治层面上的平等参与动员,经济层面的投资收益诱导,让越来越多的人卷入竞争——不管是兔子,还是乌龟,都来比赛跑步。这场比赛要持续地玩下去,就不能让乌龟彻底绝望而退出,在过度的训练下,乌龟确实跑得与兔子相差无几。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