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

zhuantibaodao 2014-03-23 15:02:57 本刊记者 贺 琼/文 总第235期 放大 缩小

 

江苏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罗志军说,未来10年是江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无论是从有效应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还是从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趋势来看,都必须把改革作为全省发展的头等大事,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  

从兴办乡镇企业到发展民营经济,从创办开发园区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从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到创新驱动实践,较早开始市场取向改革探索的江苏,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罗志军说,江苏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过去江苏正是抓住用好每一次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才迎来了一轮又一轮重大发展。

罗志军说,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同寻常,取得的成就不同凡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对去年的政府工作,感受最深的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定力强,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落点实,推进结构调整发力准,保障和改善民生效果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求严。

江苏的发展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特别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转型发展提出的三项重点任务,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年来,我们把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工作的一条主线,扎实抓好三项重点任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质量有新的提升,节能减排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取得了困难比预料多、成绩比预想好的结果。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些成绩既是发展的成果,也是改革的成果。去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5.9万亿,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6%和11.4%,能在较高基数上实现这样的增长,与推进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成果数字居各省份前列,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排在全国前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了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在全国较早划定生态红线。

罗志军说,去年的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完成好总书记出的这张考卷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奋斗。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咬住发展目标,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这次全国两会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机遇,在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经济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江苏发展行稳致远、健康持久。

江苏进入发展新阶段

2012年,江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2013年提升到1.2万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这表明江苏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迈进中等富裕发展阶段。 

罗志军说,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江苏,拥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但也面临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大难点,基数越大,增速的保持难度就越大。此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任务艰巨、社会管理面临诸多难题等问题也亟需破解。     

“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罗志军认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根本的是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的窗口期,必将释放更大的制度红利和发展潜力。    

罗志军介绍,目前,江苏13个省辖市都明确了改革试点的平台和先行探索的任务。江苏将抓住用好这些改革载体和平台,做大改革文章,叠加创新功能,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改革品牌。

改革进入深水区,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江苏如何突破?罗志军表示,江苏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重点加强五方面的改革探索: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培育“强市场”的新优势,赋予政府职能以新内涵,形成两者正向叠加效应;二是构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使创新驱动成为江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最鲜明特征;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四是创新社会治理,打造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五是建立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考核制度为重点的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在此前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江苏苏南板块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优势,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新路,发展上始终先行一步,苏中板块紧随其后,苏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和国内许多省份一样,江苏也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对此,罗志军说,江苏近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苏北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苏北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8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 

罗志军说,下一步,在继续增加财政投入,调动社会资本,加大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将探索区域之间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由产业合作向科技金融合作提升,由经济领域合作为主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拓展,全面提升江苏南北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

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

江苏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比重达13.2%。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2013年,江苏进出口总额为5508.4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0.5%,增幅回落1个百分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变得日益迫切。罗志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对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作出了重大部署与布局,提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等战略。这为江苏提供了改革和开放的双重机遇。  

罗志军介绍,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江苏将重点围绕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三个国际化”,积极探索改革外商投资模式、外经贸体制、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罗志军说,开放也是对改革的一种倒逼。江苏将积极学习和汲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加工区结合自身特点,在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企业创造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在新一轮改革机遇面前,江苏希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罗志军说:“没有改革开放的领先,就没有江苏发展的率先。必须坚决破除头脑里的‘深水区’,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罗志军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还着重强调,结合江苏实际,做好今年工作要重点做到“五个突出”:一是突出改革开放。牢牢把握中央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二是突出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三是突出生态文明。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四是突出民生幸福。继续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法制化水平。五是突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