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六大转型”引领宿迁全面深化改革

zhuantibaodao 2014-04-14 14:11:18 蓝绍敏/文 总第237期 放大 缩小

 

2013年,宿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3亿元,增长12.5%,总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由2012年的97位跃升至去年的9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1亿元,增长17.1%,税收占比位居苏北第一、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290.8亿元,贷款余额1282.1亿元,均实现三年翻番目标;纳入全省统计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速位居全省首位,不少指标在增量、总量上也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宿迁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强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改革背景下,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革推动发展、激发活力、化解瓶颈、惠及民生,重点推动了“六大转型”。

一是推动了发展导向的转型。我们部署开展了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即科学发展,比质量、比后劲、比好生态;跨越发展,比增量、比增速、比进位次;和谐发展,比民生、比统筹、比正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传统发展导向的颠覆和革命。其中,通过科学发展,比质量、比后劲、比好生态,就是要推动科学发展不偏离,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跨越发展,比增量、比增速、比进位次,就是要做到换挡不降档、始终占据全省加快发展第一档;通过和谐发展,比民生、比统筹、比正能量,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就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凝聚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可以说,我们把过去相对来说,比较孤立的、单一的目标追求变成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一个有机整体的完整目标追求。

二是推动了考核方法的转型。考核是落实发展理念最好的指挥棒、方向标。我们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特别是针对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这一发展导向,相配套地改进考核办法、优化考核内容,在开展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实绩指数评估办法,对县(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发展进行综合评估,推动考核由主要比“快”向主要比“好”转变,真正使科学发展有质量有后劲可持续。在具体考核中,我们既没有采取“权重法”,用100分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用权重加起来考核;也没有采取“相加法”,三者各100分,加起来去评估;而是用科学发展评估的指数、跨越发展评估的指数以及和谐发展评估的指数三者相乘的“积数法”。“积数法”最大意义就是通过乘数放大效应,让“三大发展”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三是推动了产业发展的转型。在招商引资上,面对如今白热化的招商形势,我们提出了差别化的招商引资思路,在优惠政策上杜绝盲目比拼、盲目竞争,要求与产出挂钩、税收挂钩、设备投资挂钩,真正实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招商引资。在产业集聚上,不拼资源、不拼优惠、不拼政策,努力通过产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完善,营造自身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优势。为此,我们大力推进“三六五”集聚工程,以产业的高度集聚和人才的加速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调优。“三”,就是从2013年起利用三年时间推动产业和人才集聚。“六”,就是重点培育市区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15年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销售收入25%以上。“五”,就是到2015年实现引进工业企业人才1万人、引进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人才1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人、新培养初级以上职称人才1万人、引导支持1万名知识型人才创业的“五个一万”目标。我们还重点支持了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中的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龙头企业、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的特色企业、在本地能构成相对完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等“四类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平的提升。2013年销售超10亿元企业达26个,其中超20亿元企业11个,比上年分别增加8个和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5.6%、33.2%,宿迁经济开发区、沭阳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宿迁市成为苏北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地级市。

四是推动了城乡统筹的转型。实践中,我们创新发展思路,注重顶层设计,从空间结构、要素配置、融合发展等维度入手,致力走出一条后发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构建了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城市结构体系,关键就是让农民在身边就有城镇化的辐射源、带动源、吸引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轴两副九市”的城镇发展战略构想,把泗阳城区纳入中心城市发展轴,推动中心城区、洋河新区、泗阳城区三大主体一体发展;在强化沭阳城区、泗洪城区两个副中心同时,按照小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九个核心镇,形成分层拉动、梯度带动、互促互动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努力走正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在九个小城市的选取上,我们选在中心城市发展轴和两个副中心辐射带动不到的地方,体现城市结构的均衡,让农民基本上可以在半小时、甚至更短的一个圈里,将来可以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和功能。

形成了有利于城乡统筹要素配置的刚性机制。为此,我们建立了“343”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机制,明确县(区)财政每年对镇村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提高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30%以上,土地出让收益中用于“三农”的支出不得低于40%,用于拆旧区农村居民安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指标不得低于省下达挂钩指标总规模的30%。这样就在制度上让推进城乡统筹成为可能。同时,通过“三同步”还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开辟实现了“人的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新渠道。

五是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型。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完善的“地票”交易制度,将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纳入“地票”交易市场。一举解决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由“市长”向市场配置的转变。第二个是实现了由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政府要求向用地主体内在需求的转变。以宿豫区为例,在“地票”制度之前,该区投资强度约为200万元/亩;实施“地票”制度后半年时间,该区从地票交易市场购买绿票960亩,累计实现投资30亿元,投资强度达到312.5万元/亩,是同期的1.56倍。第三个是实现了由城市多元资本城乡分割向支持新农村建设、实现扶贫帮困功能的转变。

另一方面,突出了市场主体在创新和转型当中的主体地,就是我们的“创新券”。一是让“阳光雨露”普洒各类企业。不光大企业有,中小企业也有,全市50%以上的企业都发放了“创新券”,激发各类主体去创新。二是把事后奖励变成为事前引导。三是发挥了杠杆效应。现在财政资金带动投入比达到了1:14,就是说你用我1万块钱,你要用自己更多的资金去创新。与此同时,政府职能的转换,还突出表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格资质脱政化改革。为此,去年9月份启动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门研究出台了“1+10”文件,在工商登记、“四证一体”登记、并联审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流程再造和创新,只保留57项涉及有形资产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的审批项目,压减了136项,精简率超过70%,是目前全国行政审批精减力度最大、保留项目最少的地级市。

六是推动了民生改善的转型。民生改善的转型主要是把民生改善制度化。比如,在生态建设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责任、干部生态环境实绩公示、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调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生态环境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五项制度”,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1+5”制度框架体系,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机制保障。在民生保障上,注重把民生放在“六大体系”当中制度化去建设,每年市政府都要做民生实事项目,立足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质态,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既不翻“烧饼”、不走“回头路”,又能健康有序优质发展的制度体系。在扶贫开发上,我们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按照补上短板、兜住底线的思路,着力推进落实“三个无盲点”,即省定经济薄弱村100万元财政专项补助到位无盲点,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无盲点,省定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配备无盲点。2013年,一半以上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一半以上的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

在社会管理上,坚持以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初步构建了“三网融合体系”,即以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长效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等十大机制为支撑的社会平安网络,以大信访格局建设、网络问政大平台建设等四大建设为通道的群众问政网络,以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六大体系为框架的社会保障网络,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和全覆盖、网格化、多层级的工作平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