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围缴“余额宝”

tebiebaodao 2014-05-03 21:47:53 常惠芳/文 总第239期 放大 缩小

 

去年年底,与供职银监会的一位朋友聊比特币时,他表示,比特币风险极大,国家不会放任不管。突然,他莫名其妙补充了一句:还有余额宝什么的。

彼时,我猜测银监会或许要出手干预余额宝,毕竟余额宝在当时已经有了做大的趋势,必然会让银行业不安。但之后我们知道,不论是比特币,还是余额宝,都是由央行挑起了“监管”重任。

某电视台的评论员显然也较早收到了“风声”,他率先向余额宝敲响了“战鼓”。当初那些在专业人士看来不值一驳的观点,如今却被奉为监管依据之一,亦被代表银行利益的“业内人士”频频引用。

滑稽的是,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嘈杂的争辩,导致之后央行出台的任何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行为,都被解读为利益之争,有“站队”之嫌。

马云说:有时,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那么,躲在文件背后的又是谁?

这注定是一部悬疑剧,而且没有happy end。

央行“言行不一”?

在农历春节后至两会期间,面对媒体关于是否取缔“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问题,央行高层做出了如下的回复: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要支持容忍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创新。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这个金融新品种,第一要鼓励创新和发展,第二是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扩大金融供给。副行长刘士余表示,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无论好坏都还缺乏完整的时间序列和相应的数据来支持,还需要一定发展观察期,在观察期之内要体现包容。

这些言论被普遍解读为央行不会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实施监管措施,也与央行一贯以来的“宽松”相吻合。

然而,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央行高层相继表态鼓励、包容、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后不久,央行即对互联网金融开展了密集的监管行为。

3月13日下午,央行下发通知,叫停虚拟信用卡以及二维码支付业务。

3月14日,媒体曝出央行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其中规定“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人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引发舆论热议,被指过于严苛。

不仅如此,央行口径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3月18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提议,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接受存款准备金管理。

如果此建议被采纳,那么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内的所有“赚银行钱”的货币基金都将面临无利可图的局面。$nextpage$

互联网金融 “风险”何在

“管控风险”,是金融监管常用语,也是一条万能的监管理由。因为在金融领域,无论是什么产品,都会有“风险”存在,即便产品自身不存在风险,也会对整个金融格局造成影响,带来变化。而“变化”,在监管层面看来,便意味着“风险”。

正因如此,一些看起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只要其规模足够对行业造成影响,那么就会被纳入到“管控风险”的监管视线内。而在中国,对于“不明觉厉”者,最有效的监管方式便是“叫停”。

刚刚起步的二维码支付与虚拟信用卡被叫停,便是基于这样的监管思路。

据央行公布的《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移动支付的笔数和金额同比增幅双双超过200%。移动支付的大好前景,使阿里巴巴与腾讯都看上了这一市场,前者是第三方支付的龙头企业,而后者拥有中国最多的手机端客户。双方为了推动移动支付市场,不惜在打车软件上投入巨额费用补贴用户。伴随着扫码支付应用的普及,一些硬件商推出二维码POS机。

虚拟信用卡则是互联网大佬们争夺的另一块金融高地。3月11日,阿里巴巴和腾讯先后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这种虚拟信用卡将与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信用额度则由之前的网络信用度决定。同真实的信用卡类似,虚拟信用卡还提供了50天的免息期。

这两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产品有何风险?从技术角度而言,二维码支付的实质是将用户链入一个支付网页界面,因此其风险在于链接是否可靠,这种风险在PC端也同样存在,与扫码似乎无关,倒是此前频频曝出的仿冒网银对用户的危害更大一些。而虚拟信用卡的风险恐怕是存在被盗刷和套现的可能性,但这一风险更多存在于传统信用卡。因此,究竟两种产品有何巨大的风险以至于被叫停,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是难以理解的。

银联是“躺枪”还是“黑手”

尽管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明觉厉”,但二维码支付与虚拟信用卡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撇开了银联。

银联成立于2002年3月,是中国唯一的银行卡组织,也是人民币支付卡唯一交易清算供应商。其盈利主要来自于银行卡交易——ATM跨行取款,向发卡行收费;对于POS跨行交易,则向商户收取费用。有数据表示,2012年银联实现营业收入 108.5亿元,净利18.36亿元。

第三方支付机构打破了银联坐地收钱的规矩,其线上的业务与银行直接“合作”,完全绕开了银联。而线下业务方面,二维码支付和二维码POS机的推出,则将商户也从银联身边拉走。可以说,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线下业务的开展,其实都是在从银联的百亿奶酪中切走一块。

因此,对于此次二维码支付与虚拟信用卡被叫停,银联毫不掩饰地说“停得及时、停得正确”。

对于这两种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银联方面的解读是:二维码支付是将线下交易转化为线上交易,“违反了异地收单的管理要求,也违反了交易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而且“破坏了中国10多年艰难形成的安全规范的支付体系”。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持卡用户卡未离身钱被刷走的事件频频发生,这同样违反了“异地收单”的管理要求,更谈不上“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承诺包赔不同,这些被盗刷的持卡用户即便借助司法的力量,也很难讨回公道。对此,中国没有一个部门主动介入监管。

正是存在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双重标准,使央行的此次叫停变得暧昧起来,而银联这个获利最大的支付行业垄断者则被指为幕后势力。对于这样的指责,银联回应称:“施阴谋者最易以阴谋论指人。”

“我妈都不管我花多少钱”

央行叫停二维码之后,“限额令”草案很快被曝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

如果草案通过,则意味着像支付宝这样的支付机构账户只能成为小额消费账户,而第三方支付公司今后就只能作为银行支付渠道的一个补充。

对于消费和转账的限制也引发网友集体吐槽,一篇“我妈都不管我花多少钱”的帖子写道:“买齐一套家电跟集邮似的,还得等每月的限额下来。这样真的好吗?我妈都没管我一个月在网上花了多少钱,央行你凭啥管我呢?!”

央行的这份草案还使得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受到打击,因为草案中有这样一条: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

“不得回提”,意味着向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账户里充值相当于买了一张“购物卡”。更重要的是,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所对应的账号正是第三方支付账号。不得回提的规定以及对支付账户转账的限制,是否意味着赎回的钱只能用于购物,而购买理财产品将受到“每月1000元,每年10000元”的限制?

对此,微信、支付宝方面相继发布公告进行了回应,称草案尚未出台,申购与赎回均不受影响,请用户放心。

监管令金融创新挂倒档?

事实上,相比二维码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影响最大的要属“余额宝们”。这些“宝宝”的实质是货币基金,产品内容并没有什么创新,却由于申购赎回渠道的便利性而获得普及。

余额宝触动的是银行的利益。与银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立场不同,银行对余额宝还有着合作的关系。合作是基于银行的吸储需求,手中握有大笔资金的余额宝无疑是银行的大客户。但另一方面,余额宝们的规模越大,意味着在银行存钱的人、尤其是活期储户则越少,银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获得资金,以往稳吃利差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返。

因此,银行对于余额宝们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个大客户,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对方做太大。

2月25日,银行业协会开会提议,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余额宝90%以上资产投资于协议存款。因此,银协的提议被视为“围缴余额宝”。只是,协议存款的规定一般是由央行来确定,况且余额宝们也是货币基金,银行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可能做到甄别“互联网货币基金”与“非互联网货币基金”,而如果对所有货币基金关上“协议存款”的大门,受损失更大的只会是银行。

毕竟,“钱”的市场供需已经发生了改变。货币基金可以投向别的金融领域,银行却难以找到像货币基金这样“靠谱”的大供应商。而魔匣一旦打开就再难合上,指望人们回头继续“傻存钱”赚那一点点利息,显然已经没有可能性。

这也为监管者带来一个难题:如果不加以限制,会推高银行的吸储成本,加上存准管理与利率管制,以及其他严格的风险管控,银行业将面临发展的困境;而要限制货币基金,则存在监管职能的分歧,货币基金属于证监会的监管领域,央行是难以直接干预的。

于是舆论呼吁,要从根本上改变货币基金与银行的这种市场格局,只有进行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即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但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允许银行破产,而要使储户利益不受到银行破产的冲击,只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快显然已经超出了想象,因此,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前,监管部门需要让其发展“慢”下来,以给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缓冲期。这或许是监管各方“围缴”余额宝的真相所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