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带着母亲和一双女儿,开启单独的访华之旅。此次访华,是米歇尔的第三次单独正式出访。
在米歇尔的访华团队中,并没有自己的丈夫奥巴马,而是自己的两个女儿玛丽亚和萨沙,还有她的母亲、76岁的玛丽安鲁滨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陪同米歇尔走访一所中学,随后陪同她参观故宫。两位夫人还共进私人晚餐,并观看演出。
第一夫人角色不是官职,并无定数
米歇尔单独访华,属于史上第一次。让公众对第一夫人这个词倍加关注。
“第一夫人”的称谓,起始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夫人玛莎。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夫人、议会内阁制的总理或首相夫人,均被称为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并非官职,世界各国也没有在宪法和法律上明确“第一夫人”的角色。她们在内政外交中发挥什么角色,以及在某种角色上发挥到多大程度,完全取决于最高领导人的授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第一夫人”能扮演多大的角色全要看“第一家庭”的夫妻关系如何。当然,国家最高领导人会根据国家内政外交各方面的反映和效果,随时扩大或取消对“第一夫人”的授权。
因此,第一夫人扮演的角色变化很大,并无定数,美国也是如此。
比如说,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从居家型女主人身份上往前迈了一步,成了亚当斯的政治参谋。这或许与白宫有关,美国第二任总统一家,是第一批入住白宫的主人。到了1929年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时,第一夫人露胡佛成了第一位在白宫发表电台讲话的第一夫人,早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灶边谈话”。之后,罗斯福总统又造就了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最高峰。
总之,历史上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千差万别,有像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那样充满女性魅力的,也有像前法国总统萨科奇夫人布吕尼那样绯闻不断的,还有像抗日战争期间的宋美龄那样可以全权代表蒋介石出访美国的。从在外交上的作用来看,第一夫人既可以成为国家首脑从事外交活动的“左膀右臂”,又可以是本国政府推进公共外交的“形象大使”,还能成为连接本国与外国社会的“桥梁纽带”。总之,如果运用得法,第一夫人对于国家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提升会有很好的作用。
最活跃、最具影响的当属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克林顿1992年至2000年跟随丈夫克林顿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一夫人。其间,她的身影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这位女强人担任第一夫人时频频随丈夫或单独出访,日程很紧。这也为她日后担任国务卿打下了良好基础。
肯尼迪夫人“让全球豹子大幅减少”
米歇尔访华,是美国首次单独让第一夫人访华。之后习近平主席在海牙见到奥巴马总统,还笑着说你夫人托我向你问好。展现了第一夫人访华之后两国领导人的家庭之间愈加亲近的关系。
第一夫人独自进行外交访问的传统,由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开启。作为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埃莉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独自前往英国、爱尔兰和美国位于太平洋的各个基地访问。
此后,独自外访渐渐成为现代美国第一夫人的重要礼仪和职责之一。但第一夫人外访的重要性逊于总统外访,而访问的话题也集中在医疗、教育和女性权益方面。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也曾将夫人玛米推至国际舞台,只不过是利用美国家庭的厨房来驳斥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
他的后继者肯尼迪在夫人外交方面技高一筹,他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20世纪60年代的巴黎街头,当杰奎琳穿着别致的法国时装出现时,立马成为法国公众和媒体的宠儿。她出访途中的每一次打扮都被竞相模仿,成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妇女的时尚偶像。1962年访问挪威期间,杰奎琳身穿豹纹大衣亮相,从此引发豹纹“狂潮”。有杂志称“全球的豹子数量该大大减少了”。
除了时装秀,她还公开展示其对欧洲音乐、历史、文化的关注,精心布置白宫和各种外交礼仪场合,她精通多国语言,并能和不少重要国家的领导人直接对话,拉近彼此间的好感,她还小心翼翼地平衡“时尚”和“国家形象”间的关系,让自己既光彩照人,又大方得体。这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可以给美国加分。
根据白宫的数据,近20年来,从希拉里、劳拉到现在的米歇尔,单独出访的次数达到了惊人的37次。希拉里任第一夫人期间,她曾20次独自出访了包括南非、波黑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劳拉布什在接过第一夫人的接力棒后也曾先后14次单独出访。米歇尔奥巴马也来到中国,开启她的第三次单独访问之旅。
总统夫人出访,也是代表国家,每一处行程,每一句话,都非同儿戏。
美国专门研究第一夫人行为的学者迈拉古廷说,总统夫人们形象已经固定。她们在政策问题上的言论总是没有坏处。美国历任第一夫人之所以积极参与外交事务,是因为美国社会已经将她们定型,她们需要充当外交中的润滑剂。
“夫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一定是经由总统批准过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家艾力达布莱克将第一夫人定义为总统的发声筒。虽然被指为润滑剂和发声筒,但美国第一夫人们在单独出访时从来不谈政治:奥巴马夫人谈教育,克林顿夫人和布什夫人特别强调妇女问题,肯尼迪夫人喜欢触碰人权问题。
第一夫人出访是公共外交的组成部分
第一夫人们开辟了外交的新空间,同时也定义了公共外交的新内涵。
他们所推动的公共外交,不仅包括与外国民众的交往,还包括赢得本国民众对政府的好感和支持。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变外交的形态,创造了一个全球交往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社会成为交往的主体,政府在一些“高级政治”领域中依然拥有垄断权力,比如与中美夫人外交同期进行的是全球核安全峰会,习近平和奥巴马都要出席。在一些软性话题,教育、医疗、环境等领域,社会才是真正的参与主体,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对多数人来说,生活才是他们的全部或最重要的部分。
清华大学赵可金教授认为,第一夫人扮演的角色有三个方面。
第一,平衡女性和首脑的关系,扮演首脑外交的左膀右臂。第一夫人作为国家元首的助手或者陪同者的角色,有时候作为夫人的陪同角色或者助手的角色,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文化和了解的软沟通,可以起到一种为首脑外交补台和呼应的效果。
第二,平衡作为国家和社会的角色,扮演国家公共外交的形象大使。国家究竟以什么面貌体现在国际舞台上。仅靠最高领导人传递可能是不够的,最高领导人一般是男性,代表的往往是国家男性的那一面,毕竟这个国家有女性的群体需要传递。在国际舞台上第一夫人反而是国家的首席的形象大使,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名片和天然的代言人。
第三,平衡女性角色与社会角色,扮演民间外交的“桥梁纽带”角色。在很多场合下,“第一夫人”是独立承担起公共外交的角色,比如代表第一领导人单独出访,出席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化活动的开幕式和盛会典礼,呼吁全社会关注一些弱势群体,倡导慈善、环保和人道主义关爱等议题。尤其是作为女性角色,第一夫人往往更多扮演与女性相关的角色,替代最高领导人起到“母仪天下”的效果。
米歇尔访华,就是这么做的。
为能够更好地给中国孩子讲故事,米歇尔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访华之前,米歇尔特意访问了一所教中文的学校。在六年级的课堂里,学生们教米歇尔说了几句可能会用得上的中文“你好”、“我的名字是米歇尔”和“再见”。还有一名男孩建议要会说“厕所在哪儿”。
当然,回国后,她肯定会忘记这些词,这也无妨,通过大众传媒,她的亲善已经留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目的已经达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