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无生态,不滨海

zhuantibaodao 2014-07-03 09:44:01 本刊记者 汪 廷/文 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图 总第245期 放大 缩小

 

滨海的建设理念

潍坊滨海新区的建设理念,被简洁地概括为:产业先行,生态立区,产城合一。

上述理念,如果进一步简化,还可以是:生产、生态、生活。

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产业,无法称之为城市,完备的产业体系,将可支撑起城市的发展天空。

如果说产业是滨海之基,生态与生活则为滨海城市概念的双核。生态立区的价值在于,无论产业、还是生活,都被统摄到完美的生态概念里,也就是:无生态,不滨海。

对于生态环境这个课题,不同的人因为自身角度所限,答案也不尽相同。普通百姓更关注工作与生活的舒适度,而区域或城市的管理者则既要维护生态体系,同时又要借助产业推动区域或城市发展。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集“蓝黄”两大国家战略于一身的潍坊滨海,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产业的发展并行不悖地协调起来?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呈现博弈格局的时候,滨海将如何选择?

滨海的蓝色崛起

这个世界,从广袤芜杂的大自然,到丰蕴万象的人类社会,博弈无处不在。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也无非三种结局:一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二是经济发展让位于环境保护,第三种情形则是零和博弈,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输。

中国经济宏大而辉煌的数据背后,是中国环保陷入的困局。中国经济的极速发展,是以资源的无序消耗为前提和高耗能为代价的,其中,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近3倍!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沙化土地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诸多河流断流,湖泊退化,湿地锐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全国有400座城市缺水……

中国环保面临现实和理念的双重困局与掣肘,其一未能从执政理念和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其二则是治理流于表层,未能深入产业经济的机理。

也正是在这种中国式环保的困局中,我们发现了潍坊滨海——

2010年,商务部决定批准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一个从莱州湾畔盐碱滩涂上崛起的新城,对于环保,潍坊滨海绝不是后知后觉,而是先知先觉、生态为先。滨海作为潍坊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开发之初便将生态环境作为首先考量的战略,尤其是在潍坊“三八六”环保行动的背景下,生态意识已经深入到产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潍坊滨海不是将生态作为城市点缀性工程,而是将生态渗入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循环发展,建设低碳工厂、生态社区、绿色城市,形成了滨海独特的“城市低碳化、产业蓝色化、城区景区化”的鲜明特征。系统地观照潍坊滨海的环保路径,无疑将对破解环保中国的困局具有极其珍贵的意义!

产业蓝色化

产业蓝色化,凸显了滨海产业的差异性,那就是依托滨海海洋化工基地概念,引入港口、物流业,做强做大蓝色海洋经济产业。突出蓝色高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临港工业、滨海产业等五大产业园区开发,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聚集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形成海洋产业聚集区。

滨海利用海洋资源,集中发展海洋动力装备、临港物流、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化工等海洋产业。海洋动力装备产业,以潍柴重机为引领,引进萧山滤清器、济南小天宇等10余家配套企业,聚集海领船舶、颐杰鸿丰等项目,打造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基地。海港物流产业,以潍坊港、潍坊渔港、保税港区为龙头,推进龙威海关监管区、森达美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海陆空集合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海洋化工产业,加快推进石化盐化一体化、石大昌盛、中碳新能源等项目,发展高端精细化工,着力打造海洋生态化工基地。海洋医药产业,以华春医药、新和成药业、国邦药业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形成海洋生物医药链条。海洋能源产业,依托景世乾光伏发电、天恩光伏发电、齐美房车、荣昊特种车、瑞驰汽车等项目,加快海洋能源开发和应用。

推动产业生态发展,在滨海已形成共识。潍坊将滨海作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地,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各县区在滨海建设特色园区,打造蓝色经济隆起带。向高端看齐是滨海恒定的目标,滨海把好“进口”关,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要。为此,滨海制定了《特色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及指导目录》,从建设用地、能耗、环保、安全、水资源和投入产出等六个方面对入园项目做出明确规定,此举将进一步统一滨海工业产业发展思路,提升工业产业层级,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根据生态工业发展规划要求,滨海还建设完成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拉动力强、节能环保的重点支撑项目。大力发展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机变频节电改造、抽凝机组循环水采暖改造等一大批重大节能减排和技改项目,实施了山东海化综合利用废弃物改造纯碱生产装置及循环水改造、白炭黑厂水玻璃窑炉节能改造等20多项节能技改项目,年可节约标准煤30多万吨。投资建设的临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是目前国内吨水投资大、处理工艺先进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万吨。节能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改善园区产业结构,降低能耗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依靠先进的经济模式,滨海初步构建了蓝色产业体系,一举解决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产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导入到一个良性的、可循环的体系之中,从根本上化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零和博弈格局。$nextpage$

城市低碳化

滨海是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建设的新兴城市,对于一个既无历史负担、又有未来愿景的新城来说,全区域低碳化,将给滨海的明天带来太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正基于此,潍坊滨海将低碳化作为城市整体运营的一个核心的战略选项,将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品牌的新高标。

滨海按照“产城结合、轴带展开”的思路,突出“轴、带、区、镇”四要素,按照“一轴三带”布局,以北海路和白浪河为主轴,由北向南一次形成海滨带、城市带、产业带,点上布局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空间布局是“六岛八湾”,沿荣乌高速实施6河横向串联,形成内海潍州湾,将现有海岸向前推进至2米等深处,形成新的岸线莱州湾,滨海区规划建设风筝、央子、大洼、瀛洲4个岛,寿光北部、昌邑北部分别规划建设洋口(羊口)、夏营(下营)2个岛,统称潍莱岛。

当下中国,宏大,是一个讨巧的概念。体现在城市建设上面,随处可见的卫星城、大社区、大楼盘正是这种“宏大审美”的注释。

然而,高质素的现代生活,所追求的不是空洞的宏大、也不是工作在别处、生活在他处的宏大,而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活模式。

而对滨海来说,在产业引领的战略之下,如何更为人性的规划滨海人未来的生活,如何在建立蓝色产业体系的同时,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构建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则体现出滨海人一种大智慧。

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海科学规划了华山镇、衡山镇、嵩山镇、泰山镇和黄山镇等九个特色生态小镇,根据各个特色生态小镇的产业特点和功能需要,将打造出具有现代气息、造型、风貌、体量与色彩相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体,为产业工人提供宜居家园。与此同时,出台了《滨海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标准》,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标准整体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打造百年建筑,助力滨海现代工业新城建设。

在规划设计方面,根据各小镇的产业特点和功能需要,打造具有现代气息,造型、风貌、体量与色彩相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体,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点。在建筑标准方面,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全面应用新型墙体保温材料。所有建筑安装直饮水供水系统,实现直饮水全覆盖。住宅建筑采用室温调节和分户热计量技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技术。在市政设施及景观方面,道路建设按照20年使用年限,一体设计、一步到位,并同步建设自行车绿道。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未来滨海,入区、入户、入厂,展示未来高端绿色、低碳循环生产,零排放、低耗能、大绿量;光伏发电、风能潮汐能、地源热泵;建筑、住宅工厂化,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活色生香、极富特色的风情都市,还是一个海洋特色鲜明、海洋产业集聚的未来城市。

所有这一切,确保了滨海城市低碳化的基调,确立了滨海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恢弘框架,为滨海达成低碳城市的愿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城区景区化

如果在这里着重提及滨海区将生态绿化当做一项重大工程来做,大部分人可能不理解。可是当你听完下面这则调侃的时候,你就能理解当初滨海的自然环境有多么不堪。滨海开发区启动之前,这里无任何生态可言。村里一个孩子刚从树上抓到一只知了,不小心间那知了又飞了,孩子大哭,老人劝慰道,别哭,它还会回来的,果不其然,那只知了飞了一圈又回来了——因为,滨海除了盐碱地,就那一棵树!潍坊北部沿海2657平方公里,沙尘、大风、盐碱地无植被,绿化成本高,苦不堪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为让沙土飞扬的盐碱地变成秀美的生态新区,让一流的生态环境成为滨海的名片,滨海把持续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保障,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突破滨海的全过程。

在盐碱地上进行生态绿化是个世界性难题,而滨海的土地恰恰盐碱化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他们积极进行盐碱地改良和绿化品种的引进、驯化工作,已培育出盐松、竹柳、耐碱杨、龙柏等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目前,滨海区绿地面积已达15.1万亩,绿化覆盖率14.9%,正在加快大规模绿化进程,逐步实现开发区区域全覆盖。

全力推进沿海防护林带、沿河林带、生态林场等绿化工程,在荒滩上隆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绿色长廊,与一座座精美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与此同时,为解决生态短板,提升滨海生态水平,滨海区全面实施了山海湖河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河道疏浚工程、生态改良工程、生态文明典范工程。山海湖河综合整治工程分为南海生态组团和白浪河入海口生态示范带两大主体。

南海生态组团按照生态滨河城市门户区的功能定位,依托白浪河综合整治、盐碱地生态示范园、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重点项目,采用“蓄淡压盐”原理对盐碱地实施改良。同时,该工程利用河湖交汇、水系迂回贯通的自然优势,开河引水、挖土筑山、聚水成湖,借势造势、借景造景,配合大规模耐盐碱和生态观光农作物种植,发展生态高效观光产业和滨水商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打造生态优良、产城一体的创新型生产服务集聚区、复合型商业休闲活力区和生态滨水宜居新城区。

山海湖河综合整治工程,从南向北绵延至入海口,通过白浪河这条生态经济轴线,将央子片区、科教创新区、高档商住区、中央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功能区有机串联起来,打造集生态、旅游、商业、休闲、健身、娱乐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滨水廊道和国内盐碱地区人工生态景观建设典范,最终实现以生态高地带动产业发展的目标,达成“城区景区化”的愿景。

滨海生态保护启示录

一、潍坊滨海从产业内部机理入手,以低碳生态理念为指引,以蓝色经济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本地区资源特点的蓝色产业体系,从根本上化解了环保与经济的博弈危局,产业与生态达成和解、双赢;

二、将产业与城市协同打造,使得滨海从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一个天人合一的宜居之地,谓之为沧海桑田,绝对贴切;

三、无生态,不滨海,成为滨海人的一种信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