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世界将由中美关系所主导。世界可能面临一场新的冷战,也可能因为中美的互利关系而带来繁荣。后一种愿景似乎更加有可能,因为不管从地缘政治、经济还是能源角度讲,中美都有共同的“核心利益”。
首先,从地理角度讲,美国位于资源、资本都很丰富的北美大陆。美国中西部拥有广袤的可耕地,并且由世界上最大的通航河流一分为二,粮食和产品都能借由水路低廉地出口到国外。临近的国家要么从历史上就一直交好(比如加拿大),要么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美国构成威胁。这种良好的环境让美国可以专注于发展实力,主导全球商业海运。由于中国所处的海域由美国海军主导,双方都不会直接威胁对方。
同时,中国人口众多,土地广袤,海岸线绵长。然而,中国历史上就只关注国内,只有短暂的几段时期建设过海防力量。中国北方的核心地带面朝俄罗斯,东临日本,西边和多个国家接壤,南边的邻国还有正在崛起的泰国、印度和越南。换句话说,中国四周危机四伏,最大的威胁来自其他大陆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
因此,中国需要美国的支持来调和或者抗衡与俄罗斯、印度的冲突。从地缘角度上讲,中国不会把美国在其领海边缘的军事力量视为威胁。中国对抗美国的举动会招致其邻国趁虚而入,而且还少了一个必要的盟友。没有哪届中国政府会傻到冒这种险。
中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是互不侵犯的国家,并且他们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有一致的利益诉求。
第二,中美在经济上注定会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经济通常都会令两国关系走向地缘战略同盟。美国采取的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主导模式,经济繁荣——衰退的周期性会强于计划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经济让市场主导分配,往往导致资源分配不明智。在衰退时期,企业要么缩减规模要么倒闭,美国容忍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它早就决定以经济稳定性换取更好、更长期的发展。这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面都是成功的。经济增长和其他一些优势,将确保美国在长期内都是一个超级强国。美国利用其优势保持全球海运“贸易秩序”,其维持秩序的组织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结果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并在国内成功建立起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源于欧洲的“国家胜利”模式。这种经济基于出口制造品到美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经济关系。中国由于缺乏经济模式转变,现在并未达到大多数国民认为的资源、利益分配公平。这种分配不均引起了国内局势紧张,解决这个问题并完成经济转型,可能会削弱中国建设海外力量的能力。
从经济上讲,美国在食品制造、教育和精密制造工业上有优势。中国则在重工业、轻工纺织业、以及廉价劳动力方面有优势。这给了两国经济很好的优势互补基础。
最后,两国由于互补的能源利益需求会走得更近。中国外交政策主要围绕获取更多资源,特别是石油。未来几十年间,中国将寻求通过扩大水电和煤电增加能源自给自足。美国的目标同样如此,而且随着页岩气革命,美国很可能扩大向中国出口能源,包括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中国原油有56%约为进口,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进口的原油有60%-70%来自非洲和中东,最便宜的运输方式就是海运。这让中国很容易受到印度的制约。而且因为技术原因,中国的页岩油储备虽然丰富,但开采成本非常昂贵,远高于美国开采成本。
因此,在能源领域,美国将最终会转变为一个天然气和石油出口国,而中国将会进口美国资源。这将会进一步加深两国关系。
因此,中美两国有望达成一个互利的协定,来达成他们在安全和发展上的需求。地缘、经济和能源上的考量将让两国在这个世纪里关系更加紧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