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张澜力保魏时珍

liaowangzhisheng 2014-07-23 19:50:20 丁 东/文 总第247期 放大 缩小

 

张澜先生是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作为新政协的主要发起者之一,77岁高龄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公众对他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长袍长须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形象比较熟悉,但对他以后的活动却知之不多。最近读到一则关于他与数学家魏时珍的佚事,感到张澜先生晚年的活动值得进一步钩沉。

张澜本来是一位教育家,1926年出任国立成都大学第一任校长。他打开夔门,延揽人才,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得这所地处西南的高等院校群英云集。魏时珍就是他礼聘的一位杰出学者。

魏时珍本名嗣銮,字时珍,1895年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魏家坝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魏鼎是举人,父亲魏锡远是玉环书院院长。1913年出川到上海,考进德文医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德文科,1918年毕业,进入工科,主修电机专业,并留校任德语教员。1920年4月,与好友王光祈结伴负笈德国,于1922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师从戴维希尔伯特、科朗、波尔恩、列尔松等知名学者,完成论文《在平均负荷下四边固定的矩形平板所呈现的现象》,以数学方法解决了物理弹性力学的疑难问题,对建筑学颇有贡献,于1925年获数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年近不惑的朱德也在德国求学,他还曾帮助朱德补习德文。他对德国古典哲学、文学等亦有研究,提出德国批判主义与中国程朱理学有相通之处。他关注国际最新的物理学动态,主动与爱因斯坦写信联系,希望把《相对论》的基础知识介绍到中国,得到爱因斯坦的回应。1923年,他在《少年中国》月刊上首次向中文读者介绍了相对论。他从德国学成归国后,在成都大学担任理学院院长,讲授“偏微分方程”、“变分法”、“相对论”等新兴学科。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他当选为第一届理事,兼杂志编委会成员,成为中国数学界的元老。他撰写的《偏微分方程》一书,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中国第一本关于偏微分方程的大学教材。他还在《少年中国》学刊上发表《人类进化面面观》、《科学之宗旨》、《量子论的数学基础》等论文,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哲学、文学等多学科。他主张为文、史、哲应为一体,密不可分,大学专业设置不宜过细,文科、理科应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建议数学学院应开设文、史课程,文、法学院的学生也应该学习自然科学。这与张澜的教育思想十分吻合。因为张澜从小熟读经史子集,中过秀才,后来留学日本学习格致之学,也是一位文理兼备、会通中西的学人。他们互相切磋学术,成为知音。

魏时珍到成都大学任教后,受同事李璜之邀,参加了中国青年党。中国青年党的前身是少年中国学会,是一个中国留学生1923年在巴黎创建的政党,领导人有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主张“国家主义之精神、全民革命的方式外抗强权,力争中华民国之独立与自由,内除国贼,建设全民福利的国家”,曾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以外的第三大党。中国民主同盟建立时,为其中的三党三派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青年党倾向于支持国民党政府,并和国社党参加了蒋介石主导的1948年国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反动党团。魏时珍虽然并非热心政治之人,但青年党员的身份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1951年1月25日,他被带到成都南较场政训班隔离审查。身在北京的张澜获悉此事,立即致信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全文如下:

恩来先生:

昨接成都友人胡助来信称,魏时珍于一月间忽奉命往南较场集体学习,与匪特等受同一待遇等语。魏时珍为川北蓬安县人,曾留学德国学物理,澜主持成都大学时,聘任教授,后继续主办农工学院及国立理学院。虽早年加入青年党,从不过问政治,澜所素悉。拟请先生电告成都行政当局,如魏时珍无其他大罪过,可令来京进革命大学研究院学习,以容纳知识分子,并加深其学习。特陈。

此致

敬礼!

张澜

接到张澜的信,周恩来自然十分重视。他马上通知川西行政当局,说“魏时珍的问题,要调查事实,慎重处理”。经过几次函电往还,沟通情况,魏时珍总算在1951年6月24日走出“政训班”,获得自由平安回家。是年8月,成都大学并入新成立的四川大学,聘魏时珍为数学系教授。

张澜又给魏时珍去信,加以劝慰,信中说:“兄于理学院接管之时,稍受代表诘问,即认为皂白未分惴惴不安,大可不必。须知中共的基本精神,即在批评与学习;它们视学习等于生命,以批评提高警觉,每值学习与批评的场合,语贵坦白,义取彻底,盖不问好人坏人,不论学历、职位与年龄。兄之学诣,素所佩仰,除待间当代揄扬外,特略述中共作风,藉广襟期。”

在张澜帮助下,魏时珍教授平安渡过一劫,后来在四川大学教书,工作,得到师生的尊重。1958年,主编《相对论》;1980年,完成《孔子论》。1982年出版《魏嗣銮先生科哲论文集》。1984年6月,德国哥廷根大学向他颁发《金禧特别纪念证书》,表彰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以及为增进中国与德国之间数学交流所作的贡献。1992年6月8日,以97岁高龄去世。

二十世纪,中国政坛派别林立,纷繁复杂,科学家或浅或深地卷入其中,并不鲜见。当政者能否包容之,不但关系到科学的昌明,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张澜先生为营救魏明珍向周恩来紧急建言,其意义不仅是帮助一个知根知底的朋友,也包含着对执政党善待科学家的殷切期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