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金砖”的十字路口

shehuiguangjiao 2014-07-30 22:27:50 陶短房/文 总第248期 放大 缩小

 

7月15日,巴西东北部沿海城市福塔莱萨,金砖国家第六届领导人峰会召开,“金砖”再一次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和争议的概念。

“金砖”的由来

“金砖”最初仅是一个由经济学家提出的虚拟概念。

2001年(一说2002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首次用“金砖”一词概括当时风头正劲的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由于这四个国家英文的首个字母合起来是BRIC,类似英语BRICK(砖块)的发音,奥尼尔将这四个新兴国家称为“金砖国家”或“金砖四国”。

2003年,奥尼尔发布《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预言到2050年前后,中、印、俄、巴四国将取代德、法、英等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并列全球经济六强,。

按照这份报告的预言,中国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印度2032年超过日本排名第三;巴西将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8年超越德国,这样到2050年,“金砖四国”将占据全球GDP总量排名前六位中的四位,剩下的两位则为美国(第二)和日本(第四),而欧洲各国将被排除出“TOP6”之列。

当时“金砖”各国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人口占总人口42%,2000年时,四国GDP比重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70%(中国)、2.00%(巴西)、1.45%(印度)、0.81%(俄罗斯),叠加占7.96%,但各国经济增长率都呈高速增长之势,已开始引起全球经济圈的广泛瞩目,“金砖”概念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金砖四国”从此成为新兴国家概念的代表。

当然,也有一派意见认为,“金砖”的高增长率,只是在原先低起点基础上的反弹,或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是不能持久的,“金砖”的褪色不过是时间问题,并不足以撼动G7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支配地位。

2003年高盛报告的主要观点,是“金砖”各国正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体系,以适应并融入全球化时代,并认为这种趋势将令“金砖”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2004和2005年,高盛研究小组又两度发布“金砖”研究报告,认为“金砖”到2025年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将达到20%,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将达到40%,2025年“金砖”将有2亿人口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从而极大改变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

但不论奥尼尔或高盛,都仅仅将“金砖”当成一个虚拟的新兴国家集合概念,奥尼尔曾经表示,这些“金砖”未来或许会加强联系,并借助经济实力的提升,寻求经济乃至政治上更大的发言权,然而高盛小组中许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金砖”之间有太多差异——俄罗斯其实本来就是工业化国家,中国是外汇严格管制的计划经济,巴西金融业高度开放,而印度则恰相反,是国内金融、市场壁垒最多的新兴国家之一,且四国间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成为一个能发挥合力的实体,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即便奥尼尔后来也多次强调,“金砖”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而不是一个潜在的国家集团,更不可能对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构成挑战。

然而“金砖”的发展很快就出乎最乐观预言者的预料。

2004-2008年,全球GDP增长的44%都由“金砖”提供,而到2010年,“金砖”GDP总值占全球比重就已高达18.30%,2013年更达到21%,同年“金砖”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也达到了15.5%。也就是说,在GDP总量比重方面,“金砖”提前12年就完成了高盛2004年的预言,而在增长贡献方面更提前了18年之久。

2013年“金砖”国家的GDP世界排名,中国第二、巴西第七、印度第八、俄罗斯第九、南非第二十九,虽尚未达到奥尼尔预言中2050年时“六强占四”的水平,却已在TOP10中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这和同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首次超过全球GDP总量50%是一脉相承的。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金砖”也以概念创造者奥尼尔和高盛始料不及的速度由虚变实,成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经济实体概念。

从互为补充到别开生面

最初几年,“金砖”的发展轨迹是符合奥尼尔在2003年推出的《与“金砖”一起梦想》预期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自扬长避短,通过与传统工业化国家间的经贸发展,在旧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各自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回报,它们在IMF和世行的发言权比重也在缓慢但切实地增长,“金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旧体系中更大话语权,及从不同层面开拓工业化国家市场上,而“金砖”之间的横向联系则聊胜于无,或者如当时许多分析家所言,“除了都有高增长率和较大经济规模外,‘金砖’间并无多少共同之处”。

然而自2008年5月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金砖四国”外长峰会起,这种轨迹开始出现明显改变,“金砖”们开始尝试建立“金砖”之间的“内循环”,变每个“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互补,为“金砖”内部的互补,从而规避全球性风险,并增大自身的生存力和发言权。2010年底南非的加入,让“内循环”变得更加“实在”,因为南非经济规模虽然不大,却和“金砖四国”中的三国有着层次丰富、互补性和循环性较强的交流合作基础,一旦正式融入“金砖体系”,就可以极大丰富“金砖内循环”的层次,从而进一步减少“内循环”对发达国家市场和旧经济秩序的依赖,增加各“金砖”的经济自主性,并提高各国在全球一体化体系中的发言权。2012年印度新德里“金砖”国家峰会更进一步,与会国签署了各国间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协定,公开提出了加速改革IMF/世行机制,本着公开、择优原则推选两大机构最高领导人等共识,而德班、福塔莱萨峰会,则将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这个新体系的基石,从虚拟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计划。

也就是说,自新德里峰会那一刻起,“金砖”的“虚变实”开始初具轮廓:一方面,仍然继续寄希望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和IMF/世行体系中话语权的提高;另一方面,开始思考和酝酿“自开生面”——构建另一套国际金融架构,与IMF/世行这一现有体系唱对台戏的可能性。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nextpage$

首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工业化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和金融困局,原本在经济优势地位下倡导的“自由市场”、“贸易无国界”,如今却因为形势的逆转,日渐为五花八门的贸易、投资壁垒和保护主义所代替,对“金砖”等新兴国家而言,昔日曾成为其发展“助推器”的IMF/世行体系,如今却日渐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壮大的障碍。

其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美、欧、日各国为求自保,不断利用其在旧体系中的支配权、规则制订权,玩弄以邻为壑的把戏,如通过量化宽松转嫁金融风险,通过强制减记债务对包括“金砖”国家在内,对工业化国家的储蓄、投资“赖账”等等,这让“金砖”们日益感到,将自己的经济繁荣一味“挂靠”在旧秩序、旧模式上,风险实在太大。

第三,曾长期寄希望于在IMF/世行旧体系中逐步增加话语权的“金砖”们,开始对增加的速度、幅度,和工业化国家的诚意产生怀疑和不满。

正如一些分析家,如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的弗拉沙德克多努索尔等所言,在大多数全球性机构中,“金砖”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在IMF和世行中都是如此,在联合国安理会也只有中、俄有相应的分量,和迅速成长后的经济实力越来越不相称,金砖国家在IMF投票权总和不过11%,而美国一国就有16.75%,欧元区则有22%,法国的经济实力远不如中国,但在IMF它的投票权为4.29%,中国却只有3.81%。金砖国家成立银行和基金的目的,是试图挑战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因为它们对IMF/世行体系改革缓慢深表不满。

然而“金砖”未来的进一步实体化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金砖”各国政治、经济、金融体制、目标差异很大,甚至对“金砖”的寄托和期许也大相径庭,可以在某个问题上团结、协调,却很难在大多数重大国际经济事务中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就不用说更复杂的政治问题上了。

其次,“金砖”在近几年,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放缓迹象:中国增长期维持两位数增长,但2013年增速只有7.7%;印度GDP增速最高达9%,去年仅5.3%;巴西GDP增速最高达6.1%,去年仅2.3%;俄罗斯最高达10%,去年仅1.3%;南非这块成色最差的“金砖”,去年GDP增速仅1.9%,甚至远远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GDP增速的平均值(5.6%),尽管事实证明,“金砖唱衰论”言过其实,工业化国家的增速尚低于“金砖”,而一些分析家认为可取而代之的“薄荷国家”、“金钻国家”、“迷雾国家”,也同样出现了相似、甚至更严重的放缓或结构调整问题,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对“金砖”的共识凝聚,对国际金融经济秩序的改革,都释放了更多“疑问手”。

此外,“金砖”之间的经济表现也出现差异化。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中国经济走势依旧平稳,且“实际上已是真正的经济强国”,印度未来几年经济增速也有望回升,而巴西和俄罗斯2014年GDP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至1%附近。这种经济地位的分化,也会给“金砖”的实体化带来隐忧。

“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

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是近期和“金砖”有关的、最热门的关键词。

如前所述,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的最初构想是2012年新德里峰会上首次提出的,之所以拖了两年才总算达成协议,关键原因,在于“金砖”们在出资比例、权力分配、银行所在地等关键问题上长期达不成一致。

自金砖银行概念提出伊始,“按GDP总量比重出资”和“各成员国分摊”两派意见便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按前一种意见,“金砖”中更有实力的国家可以提供更多银行资本金,这可令金砖银行获得更高起点,但出资多意味着股权比例高,在金砖银行中的话语权大,这对于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却不希望在金砖银行架构内居于他人之下的成员国而言很难接受;按后一种意见,各国出资均等,责权一样,可以减少创建阻力,实现成员国间平等,但“一家一票”的结构可能影响金砖银行未来运作和决策效率,且这样一来启动资金规模将不得不迁就最穷的“金砖”而受到极大制约。

银行所在地之争则是话语权和国家颜面之争。在本届巴西峰会之前,孟买(或新德里)、约翰内斯堡和上海都是金砖银行总部地址的热门,而更早些时候,各成员国甚至各自推荐本国城市作为总部地址候选,相持不下的结果,自然会影响银行的“准生”。

最终达成的协议采取了明显的折衷措施。

启动资金方面,采纳了“各成员国分摊”的方案,照顾了“平权派”的情绪,鉴于分摊所导致的启动资金过少问题,协议规定时机成熟时可按相同原则将资本金扩充一倍。而更具操作性和实际意义的储备基金,则采纳了“按GDP总量比重出资”的方案,基金总额1000亿美元,中国410亿占41%,印度、俄罗斯、巴西都为180亿美元,各占18%,南非50亿美元占5%,大体和金砖五国当前经济实力比重相当。

银行总部选址方面,上海后来居上成为最终选择。作为交换,约翰内斯堡被定为金砖目前唯一的“区域中心”所在地,而首任行长则被安排为印度人,任期5年,此后的轮换顺序为巴西、俄罗斯、南非,在总部选址上获胜的中国,被安排最后接任,同样,首任主席、首任董事长分别属于俄罗斯和巴西,中国则榜上无名。不难看出,这同样是折衷方案。

尽管“金砖”们表示,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没有和现行机构竞争的计划”,但毋庸讳言,这个崭新体系的建立,是金砖国家从虚拟概念迈向实体化的重要步骤,经济和金融上的相对独立,还将赋予新兴国家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发出独立声音的更多自由。

金砖银行体系的出现,会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资金,提供更多选项。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发展中国家对现有金融体系对穷国的苛刻要求十分不满,如IMF总是在给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中附加苛刻条件,这不仅令后者感到不公平和不被尊重,且往往使得受援国在接受援助后非但未能摆脱危机,反倒面临更多问题,金砖银行体系的出炉,无疑会受到“等米下锅”且不愿吃“嗟来之食”的发展中国家欢迎、期待。

这并不是说,现在所看到的方案就十全十美,不存在问题。如前所述,为突破僵局,迅速达成协议,各方最终选择了折衷路线,令分歧暂时被妥协所替代。但妥协不意味着完全认同,更不意味着放弃自身意见,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各“金砖”在出资比例、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分歧并没有真正消除。

不仅如此,如前所述,五个“金砖”目前经济表现各不相同,如果这种状态维持几年,“金砖”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将发生微妙变化,届时启动资金和储备基金出资比例、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力分配问题,有可能再次变得棘手。

福塔莱萨峰会的召开和金砖银行、储备基金的逐步落实,标志着“金砖”已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根据计划,金砖银行和储备基金正式开始运作,即便一切顺利也要等到2016年,尽管某些分析师“几十年内金砖体系都不会具备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那样能量”的断语过于武断,但诚如多数分析家所言,至少在2016年之前,“金砖体系”还只是一个可以憧憬、期待的“空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