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畔在历史上却一再成为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国人熟悉的苏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这里。一首苍凉的俄罗斯民歌,在我耳畔回旋了半个多世纪:
在贝加尔湖荒凉的草原,在群山里埋藏着黄金,流浪汉背着粮袋慢慢走,他诅咒那命运的不幸。
他身上那破烂的衣衫,缝着许多大小补丁,他头上还戴着一顶破帽,身穿监狱的灰色长衣。
为真理曾受尽磨难,在黑夜里逃出监牢,他行走得筋疲力尽,贝加尔湖展现在眼前。
流浪汉他走到了湖滨,乘上渔船开始航行,他独自在忧愁地歌唱,歌唱着祖国的苦难。
那微风在轻轻地说道,流浪汉你逃跑也枉然。苦命人已不痛苦,人世间他无依无靠。
流浪汉他渡过贝加尔湖,年老的母亲迎接着他,啊,你好啊,亲爱的母亲,父兄们可过得安宁?
你父亲早长眠在地下,一抔黄土掩埋着他,你兄弟已锁上了铁镣,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今年夏天去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旅游,这里早已成为一个现代城市,有五所大学,还有诸多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精美的城市雕塑随处可见,城市周边是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白桦林。苦寒景象不见踪影。
寻找有关流放的历史文化原本不在预定的行程之中。然而在旅途中,不论华人导游,还是俄罗斯导游,却一再提到伊尔库茨克文化教育发展,得益于流放于此的十二月党人,于是我们便问,此地能否看到有关十二月党人的历史遗迹?回答是,不但有墓碑等遗迹,而且有两座博物馆:谢尔盖沃尔孔斯基博物馆和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博物馆。于是,我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参观了其中的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三层小楼,原来的主人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公爵,是1812年抗击拿破仑入侵战争的参加者。当时,这些俄国贵族军官,因为参加反击拿破仑的远征,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产生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组织,企图推动政治改革。
1825年11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他没有子嗣,按照皇统世系,皇位应该由其大弟弟康斯坦丁继承,但康斯坦丁同与皇族没有血缘关系的波兰女子结婚,宣布放弃皇位。亚历山大一世生前指定其二弟弟尼古拉为皇位继承人,有关诏书密藏于东正教教会、枢密院和国务会议,并未公布。因此出现了尼古拉向远在华沙的康斯坦丁效忠,康斯坦丁拒绝皇位,又根据亚历山大一世密诏向在彼得堡的弟弟尼古拉效忠的场面。华沙与彼得堡相距遥远,书信往返不及时,形成了俄国皇统中断十几天的特殊局面。
要求政治改革的贵族们,为了实现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国家,提出最高政权机关为两院制的人民议会,公民应拥有一块不能买卖的土地以保证生活,同时允许拥有私有土地以使生活富裕,年满20岁男子按财产资格有选举权等政治主张。他们趁最高权力交替不畅之际,于俄历12月14日,发动3000多名陆海军官兵,全副武装,列队走向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高呼“拒绝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的口号,举行起义。尼古拉一世调集了9000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用大炮轰击广场,打死千余人,残酷镇压了这次“十二月党人革命”,彼斯特尔、雷列耶夫、谢尔盖穆拉维约夫、别斯图舍夫和卡霍夫斯基五名领袖在彼得堡处以绞刑,穆拉维约夫、特鲁别茨科伊等121人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服苦役,他们带着手铐脚镣,用马车押运37天,到达伊尔库茨克。
特鲁别茨科伊后来同7个十二月党人到一座银矿服劳役数年,又辗转赤塔、彼得罗夫斯基、欧尤克等地,直到1845年才重获自由。其妻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在丈夫流放后,乘着马车在风雪中奔驰了五个星期,来到贝加尔湖畔,伊尔库茨克省长奉沙皇旨意,规劝她回到彼得堡去,她却坚定地说:“纵然我会死去,我也要死在丈夫的身边。”她成为第一个冒着严寒,到西伯利亚陪伴丈夫的勇敢女性。像她这样放弃荣华富贵,陪同丈夫赴难的十二月党人妻子,当时是一个群体,已成为人类坚贞爱情的高贵象征。
1855年尼古拉一世去世,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流放的十二月党人也获得赦免,但他们没有返回欧洲,而是留在当地,开办学校,向缺少文化的当地人传授知识,传播文明。
特鲁别茨科伊在伊尔库茨克的住所建成于19世纪50年代末,一直保持着原貌。2011年9月纪念伊尔库茨克建市350周年,开辟为博物馆,门票20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40元,两位讲解员都是优雅的老太太,年龄在70开外。表现历史场景的视频,蒙着薄纱,不能直接观望,朦胧中增加了历史感。展品既有主人带过的脚镣,用过的衣箱,还有大量书信、照片、书籍,主人的家庭生活用品和一架钢琴。由此可以想象,曾为贵族他们,一旦重获自由,还是拥有了比当地农民更好的生活条件,也就有了传播文化的巨大空间。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失意政治家流放边疆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美谈。比如,在海口就有五公祠、苏公祠,唐宋两代被贬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全、苏轼等名臣,万里投荒,曾为海南岛的经济、文化、教育做出不朽贡献。他们其实和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命运并不相同,虽在朝廷的政治角逐中失势,到海南还是官员,手中还握有政治权力。而十二月党人则完全失去了政治权力,只有头脑中的文化无法被权力剥夺。
如今,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地崛起。发展教育,振兴文化同时成为民族的渴望。然而,在时下的文化教育领域,我们一边看到是权力的傲慢、金钱的堆积,一边看到的文化丧失精神,教育缺乏灵魂。这种畸形的匹配,并不能给民族的复兴注入前行的动力。俄国十二月党人在政治上失败了,在文化上却没有失败。他们的往事,或许对今天不无启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