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不动摇”看坚持改革定力

tebiebaodao 2014-09-01 21:30:53 王均伟/文 总第251期 放大 缩小

 

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谈到自己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他说了一句简短而又掷地有声的话:“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

“不动摇”:邓小平一生政治品格的浓缩

邓小平在政治上曾经“三落三起”,他曾经幽默地说:“如果给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希望获得该奖的金牌。”而他之所以能够再起,根本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在原则问题上,在政治大节上的“不动摇”。

邓小平第一次遭遇政治生涯之“落”,是1933年,当时他任中央苏区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执行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被坚持“左倾”路线的临时中央撤销职务,给予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妻子也离他而去。

他后来回忆说:“在江西根据地,王明路线夺了毛主席对红军、对苏区的领导权,还反对什么邓毛谢古路线。我算一个头头,叫‘毛派头头’。这件事一般人不大知道。”对临时中央强加的批判,邓小平只承认工作中有错误和不足,坚决不承认参与“逃跑路线”和“反党组织”。不管怎样残酷斗争,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他坚信自己执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正确的就要坚持。无论是被关押、被下放蹲点,还是被派去编《红星报》,他都没有动摇过。在人生低谷中的邓小平,对工作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他负责《红星报》,平均5天出一期,共编写了70多期,即使在条件万分艰难的长征途中,也没有停刊。遵义会议前夕,邓小平才结束这次人生之“落”,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

邓小平第二次遭遇政治生涯之“落”,是1966年,当时他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首当其冲,被作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进而被撤销职务,下放到江西劳动。这时他已经年过花甲,在劳动之余,他思考的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有很多自己的深刻结论,但从没有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而向极左路线屈服。他在沉默中忍耐和坚持,直到林彪集团折戟沉沙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他才获得了第二次复出的机会。

邓小平第三次遭遇政治生涯之“落”,是1976年。第二次复出后,他以无畏的气概主持了全面整顿,尽管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但“四人帮”却如鲠在喉,加紧对他的围攻。这时,毛泽东的态度就变得格外重要,一方面,邓小平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是全党公认的,也是当时迫切需要的,另一方面,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又是毛泽东不满意的。他既希望发挥邓小平的卓越才干,又不能容忍邓小平否定他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由邓小平主持作一个决议,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成绩。然而,邓小平并没有同意,在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决不肯作违心的事。他回答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由我来写这个决议是不适宜的。”

这个态度当然令毛泽东十分不满,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最近的表现,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一年,他已经72岁了。所幸,这一次被打倒的时间不长,只过了一年多,他就第三次复出。

“不动摇”: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问题,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议论和评价。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不动摇”的立场和坚定态度。比如,他说:“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有充分的觉悟,在根本问题上毫不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去团结、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使大家都充满信心地进入八十年代。”“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所以,从去年起,我们就把工作着重点转到了建设上。我们要把这条路线一直贯彻下去,决不动摇。”“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我们一直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为什么这些方针政策不能变呢?因为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要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化大革命’就是内战。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

从实践来看,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也是遇到了很多的麻烦、波折、问题。从改革一开始,来自“左”的和右的两个方面的指责就没有消停过。有人认为改革是“离经叛道”,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大方向;也有人认为改革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期间经历多次大的考验,包括两任总书记的下台,六四风波、苏东剧变等。在这些考验面前,如果不是有邓小平的“不动摇”做定海神针,很难设想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不动摇”:不是原地不动

从邓小平的“不动摇”,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今天保持改革定力,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看准了的,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所谓看准了的,就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了是正确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八大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中共领导。这些就是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共同信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第二,“不动摇”不是原地不动,而是要在坚持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前进。如果把“不动摇”简单地理解为坚持过去的一切不变,那是很狭隘的,是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我们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上,不能动摇,但在具体的方针政策上,要与时俱进,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中的国情,要不断拿出新的应对之策。如果抱住30年前、20年前、10年前的某些具体方针不放,甚至用这些方针政策来套今天的现实,那只能是削足适履。

第三,“不动摇”就要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勇于面对挑战。邓小平自己胆识过人,也特别强调敢闯敢试,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气概,想“不动摇”恐怕也身不由己。当前,正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这样的时期,“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