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目标,1980年10月15日在军队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到二十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中共十二大正式确认这个目标。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连续3次成为中共代表大会的主题。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提到“小康”的有40多处。那么,在邓小平心中,小康社会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定位,对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小康社会:达到发展中国家比较富裕的水平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回答大平正芳关于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蓝图的问题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首要的、关键的问题是要确定符合实际的战略目标。从中国实际来看,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算贫困的国家,就是在第三世界,也属于比较不发达的那部分。提出小康目标,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到1000美元,即在当时人均不到250美元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发展中国家中比较富裕的水平,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有人说这个目标定低了,邓小平不这么看,他认为,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而且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
3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小康社会对现代化进程的定位是成功的。把握住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形成了解决温饱、达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在新世纪又用20年时间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以两个“翻两番”统领发展速度,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疾徐自如,实现了长期持续的快速发展。
小康社会:还不富裕,但人民得到实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小康之世的说法,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解决温饱。邓小平接下了历史的重担,提出小康社会目标。邓小平说:“中国历史上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日子好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1983年3月,邓小平视察江苏、浙江、上海后,主要以苏州的经验为蓝本,作了清晰的阐述。他指出,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在这样的水平上的社会面貌是:“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邓小平描述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温饱无忧、安居乐业、精神文明、社会安定的社会,是超越了传统意义的现代小康社会。这样,他就在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进程中,划分出一个从温饱不足到温饱有余的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规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由于中国还面临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人民改善生活的期望与国家建设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长期以来,这个矛盾处理得不好,过分强调国家建设的需要,人民生活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邓小平认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在发展思路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重视经济总量向重视人民生活的重大转变。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不了。经济发展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邓小平的这个新思路,不仅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善,也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联系近几年中东北非的乱局,我们不能不感谢邓小平的战略眼光。
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阶段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命题,把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
邓小平特别强调,小康社会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他说:“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小康社会,只是邓小平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他更看重的还是第三步战略目标。1987年,在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两年实现的时候,邓小平说:第一步提前完成,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但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也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但还不能说服人家相信社会主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我们就可以放胆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正确把握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定位,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了活力,在国内外风云变幻中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在20世纪末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在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并未停步。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中共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12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的时刻,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像邓小平那样,实事求是地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定位,脚踏实地,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创造中国人民更美好的明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