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采用虚实相间的方式结构剧情,设计了田志远、夏默两个高级干部为邓小平的助手,并设计他们的儿女田源、夏建国、夏建红及其男友刘金锁分别成为北京四五运动、知青逃港、1977年高考、云南知青争取返城、安徽农民包产到户、北京创办个体饭馆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角,这样编剧固然可以节省演员,但与历史真相距离不小。其实,在当年的历史转折中,这些活动都是由某些有名有姓的人物承担的,他们虽是生活在基层的百姓,其真名实姓,还是值得历史记下一笔。
18户农民立约包产到户的事件,发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当地农民在人民公社年代吃尽了苦头。1958年大跃进以后,170多人的小岗村在困难时期先后饿死了67人,死绝了6户。后来,全村粮食产量徘徊在3万斤左右,每人每年才能分到100多斤粮食,什么树皮、青野菜、葫芦秧,只要能吃的都吃了,农闲出去讨饭是常事。1978年11月24日,又到了种麦的时节,小岗村20户农民中的18位,聚到村西头严立华家,商量明年怎么办。他们最初打算分成两个组,不合适又分成四个组,还不合适又分成八个组,最后决定干脆包产到户。年长者知道包产到户的风险,提出如果干部倒霉怎么办?大伙儿讨论决定:“如果干部倒霉坐了牢,我们就给干部送牢饭,如果真的杀头枪毙,就把他小孩养活到18岁。”当时,他们从孩子的作业本上撕了一张纸,写了一纸契约,每个户主都签字按手印。内容是我们分田到户口,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发誓赌咒,任何人不能说,亲戚也不能说,谁说出去不是娘养的。生产队长严俊昌事后回忆,我当时的决心是,管它倒霉不倒霉,社会主义的车往前拉还是往后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一个月后公布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有关农村政策的口径还是“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可见小岗农民包产到户,的确存在政治风险。
当时18位农民签名画押的契约原件没有保存下来。后来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份文书有特别意义,让小岗村农民重新写了一份,两位没有出席会议的农民也补上了名字。所以现在被存入博物馆的契约有20个人签名,他们是:关庭珠、关友德、严立付、严立华、严国品、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关友章、严学昌、韩国云、关友江、严立学、严俊昌、严宏昌、严美昌、严付昌、严家其、严国品、关友申。
其实,包产到户并不是小岗农民最早发明。从50年代,到60年代,有合作化的同时几乎就有了包产到户,各地农民和农村干部多次尝试打破大锅饭分田到户,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因素而被扼杀。为此挨整挨批的干部不计其数。小岗农民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尝试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最终有惊无险,成为中国农村新政的先声。在这个过程中,县委书记陈庭元、地委书记王郁昭、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先后以不同方式支持过小岗农民的尝试。掌权者的担当重要。没有这份担当,农民也没有机会证明大包干的优越性,没有机会证明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和收入水平。小岗村试了一年,就改变了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窘境,不但交足了公粮,而且家家余粮吃不完,全村的粮食产量从3万多斤提高到十几万斤,人均年收入从22元提高到400多元,农民有财力盖新房,购买农业机械和手表、电视机等消费品,告别了讨吃要饭的屈辱生活。
小岗农民冒险一搏,并不是出于多么崇高的理想,而是绝境求生,为了满足人生最低的物质需求。他们普遍文化不高,上学最多的副队长严宏昌不过中学程度而已。1977年恢复高考,他们并非参与者。更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成绩优异而中途弃考的传奇举动。当地公社干部,也不会发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又主动放弃的惊人之举。当时上大学不需要交学费,有全额助学金,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电视剧把小岗的故事和恢复高考嫁接在这一批人身上,就显得太勉强了。
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店是1980年9月30日开张的,店主是刘桂仙和他的丈夫郭培基,地点在中国美术馆对面的翠花胡同里,郭培基原来是北京内燃机厂炊事员,刘佳仙也当过厨师。他们有四子一女,老大是知青,在外地,老四和老五待业在家。当时老五从广播中听说外地出现夫妻店的新闻,勾起了开个体饭店的想法。他们向工商局申请开业用了两个月,时间虽不算短,其实相当顺利。区工商局作保,让他们从信用社得到500元贷款开业,粮食局和官办的饮食服务公司,也特别批准他们采购计划供应的食材。东城区政府把他们当作正面典型。还曾想安排刘桂仙担任区政协委员,刘未敢接受。第二年春节,陈慕华、姚依林两位国务院领导登门拜年,表示支持。
在京的外国人对他们兴趣更大。外国驻京新闻记者纷纷采访报道。美国大使馆专门来悦宾饭店包桌吃饭,他们画了地图,标明从使馆区到悦宾饭店的路线,分发给其他使馆。每人10块钱的标准,使他们不知配什么菜是好,因为当时砂锅白菜豆腐一毛九,炒肉丝五毛六,油焖大虾才两块四。
郭培基、刘佳仙夫妇开个体饭店,也不是出于惊天动地的宏大理想。他们说,就是穷怕了苦怕了,想生活得好一点,同时给两个待业的儿子谋生路。后来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中有10个人相继下岗,悦宾就成了一大家子人的饭碗。
和中国农民重获农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艰难过程相比,中国市民重获餐饮业经营自主权,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小得多。所以,悦宾饭店的知名度也远逊于小岗农民。农村触动体制的举动为何风险更大?或许可以追溯到毛泽东强烈的农业社会主义情结,所以在毛泽东时代农村一有风吹草动,格外敏感。有学者认为,万里之所以敢于在安徽突破禁区,支持包产到户,可能与他建国后直到主政安徽前不曾分管农业有关。这种看法是否有几分道理?可以留待方家讨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