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我和中国驻德大使馆的同事们迎来了一位来自祖国的贵宾——开国大将罗瑞卿。罗瑞卿飞抵德国,不是出访,而是为了治病,治疗“文革”中落下残疾的左腿。为了配合罗瑞卿出国治病,国家派出了经验丰富的保健大夫随行。但我们在机场迎接的时候,却发现原先列入名单的王士雯并没有来。追问之下才知道,临出国时,王士雯骑自行车不慎摔伤骨折了。
如果王士雯没有因伤耽误联邦德国的行程,那么,1978年的时候,我就可以和她认识了。虽然无缘相识,但这却是我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
王士雯是中国著名的保健大夫,曾经当过邓小平的保健医生,当初决定让她陪同罗瑞卿出国治病,也是邓小平的意见。她是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国外读过博士后,在心脏内科方面有很深造诣。
我收藏的签名书,是王士雯和毛松岩编著的《无症状心肌缺血》(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王士雯原打算把这本书送给别人,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她改送给我,并且在原来的签名旁边写上“改送熊光楷同志指正”几个字。
王士雯是301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遇到关于老年心脏方面的问题,我都会首先咨询她。有一次,我给王士雯打电话:“我的一位部长级朋友,有心脏方面的问题想咨询你。”
“什么问题?”
“他幼年时患有心脏病,是心肌炎。长大后一直不敢剧烈活动,现在老了,更加不敢活动,不敢运动。他很苦恼,也很受困扰,因为他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承担那么繁重的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有时候也确实需要锻炼一下,可他就是不敢。”
“那么,你请这位部长朋友来医院吧,我给他看看。”
不久,我的这位朋友应约去找王士雯,经过一番检查,王士雯很有把握地对他说:“你的心脏病并不那么严重,可以也应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请你放宽心。”
一句话,消除了我的这位朋友藏在胸中几十年的顾虑。从此,他按照王士雯的建议,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一直身体健康,感觉良好。
还有一次,王士雯给我打电话,希望我给在301医院进修的研究生讲一讲国际形势。我在许多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平时常常接到讲课的邀请,但被医院邀请还属首次,我很好奇地问她:“你们医生那么忙,哪有时间研究国际形势啊?”
“医生再忙,也不应该像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再说,我们的研究生都是军人,军人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形势,是本分,也是天职。”
王士雯的话打动了我。在301医院,她很重视教学育人工作,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生。这些医务工作者不但技术精湛,而且爱党爱国,知识面很宽,是军队卫生事业很好的后继者。
直到今天,那次在301医院讲课的经历仍然令我难忘。
2012年初,王士雯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9岁。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