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会谈
中国的外交活动近两年变得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中外公众和媒体有目共赌的事实。对于那些与人民共和国几乎同龄的中国人来说,在他们几十年的记忆中,恐怕只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周恩来时期和八十代年初的邓小平时期可与今天中国的外交相比了。
那么,活跃的中国外交又有哪些直观的表现和深厚的内涵呢?
国际视野下的全方位外交
首先就是中国这批新领导人,特别是习近平主席非常有国际视野,也格外地勤政。上任以来,他频密出访,足迹遍布全世界,会见了那么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国际友人和各界人士。这样的频率和密度,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都非常罕见。正如习自己所讲,亲戚间多走动会显得更亲,各国领导人多走动会拉近各类关系。很显然,他的这样一个思路,对中国外交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次,就是中国的全方位外交有所体现。这包括:与大国之间展开的外交活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当然还有多边外交、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等等,这些年都得到了显而易见的发展。
第三,全方位外交不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务实的外交战略和外交策略。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习近平在竭尽全力推介的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使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努力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习中央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或者说,就目前来说,置于最重要地位的是改善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西部、南部的周边国家。
第四,就是敢于开辟新路。许多媒体都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不循旧制、打破了在与朝韩关系中先朝后韩的惯例,根据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首先去了韩国。习近平不循旧制的另一个看点和热点则是他很果断也很务实地采用了一次(出访)一国(被访问国)的方式。这种中国领导人以往很少采用的出访方式被称为“点穴”。习近平今年点穴式访问的一个是韩国,另一个则是蒙古。
以上四点,仅仅是中国外交活跃的皮毛。笔者以为,习中央之所以在方方面面有一些超越常规的外交动作和外交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共决策层在制定外交决策与战略时,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一个尚为清醒的认识,对世界主要政治格局的观察也还算较为理性。
顺便提一句,不久前,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场两个人的对决。PK的双方一位是退休的外交官,前驻法国的大使吴建民先生。吴先生被凤凰卫视称为“中国最大的‘鸽派’”。另一位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著名的“鹰派”将军罗援先生。中国的“鸽派”、“鹰派”代表人物辨论与争论得很激烈。吴建民口若悬河,罗援咄咄逼人。但如果我们抛开这表面的热闹看实质就会“发现”,他们争来争去都离不开:1.对中国所处时代的判断,2.对中国在世界地位的判断,3.对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判断。诸位千万不要小视这三个判断,它们恰恰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外交方针、政策、路线和战略的基础。鸽派认为今天的时代仍然是和平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与大国关系一如既往,韬光养晦仍应该是中国外交的主调。鹰派则认为,和平与发展“一天都做不到”,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空前,应该有更大的话语权。在外交场合不要唯唯诺诺,该“亮剑就亮剑”。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观念
习中央显然既不同意鸽派的看法,也不同意鹰派的论点。从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就中国外交和有关国际关系问题上的多次讲话讲演中,我们大体可以推导出他和他的政治局的同伴们关于中国外交的基本思路。
最为重要的是明确了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习近平认为,邓小平先生所指出的时代特征即“和平与发展”,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世界的主流。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特征中的中国,其对外政策的基本面当然也不会改变。倡导和平、推动发展、利益共享仍然是中国外交的主旨和主动力。
不过,指出中国对外政策基本面的不会改变,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闭目塞听,完全无视世界的变化。事实上,当代世界的一个重大变化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就是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以及世界各国纷纷出现希望中国承担和履行更多国际义务及责任的呼吁。这样一来,一种可称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观念,是在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的观念。在这个观念中,完全没有早年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模式和影子。既没有干预、渗透、制裁、武力打击、分裂政权等等干涉别国内政的老毛病,又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努力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对热点问题劝和促谈,寻求政治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打击。同时在国际事务中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国家”)说话、撑腰。
从这样一种外交观念里,我们不难觉察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国情以及国际地位的清醒认识: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但还不是一个世界性的强国。中国现在正处于“大而不强”、“似强未强”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正处在从一个发展中大国向世界强国跃升的过渡期。对于这一点,高估或低估,后果都非常危险。
正是出于对中国国家实力与地位的科学考量,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与大国的关系,笔者认为,比如首先是对美关系有着较为准确的拿掐。习近平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接受就说明了它的可行性。对于美国政治家提出的“重返亚洲”以及这一设想对亚洲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中国领导人能够十分审慎地加以对待,而没有像一些民族主义情绪浓厚的某些人那样,认为这是在围堵中国。
事实上,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中美两国对现在的战略局势都十分清楚,那就是不冲突不对抗,提供一种好的预期。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正能量,亚太是一个很重要也很辽阔的区域,中美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管控分歧。中国从来就没有腰斩美国于马下,并取代其领导地位的“雄”心;因此,美国在中国这种外交观念的影响下也应该对中国有一种理性的妥协。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对美国如此,对欧盟特别是对英德法也大至如此,无出其右。中国的这种外交态势,并不是什么软弱,而是一种划出“底线”、“红线”的分寸感外交。
这种外交运作方式当然也是在证明,韬光养晦的总调子并没有变,但要八个字连读,即“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以前为了搞经济建设尽可能地少搀和事、少惹事。但现在国际环境有所变化,“树欲静而风不止,海欲静而浪翻涌”,不能把韬光养晦变成鸵鸟政策,必须有所作为。韬光养晦的精髓是不称霸、不引火烧身、不当头、不扛旗、不成为矛盾的焦点、集中精力搞建设、搞发展。中国的外交战略以前向韬光养晦倾斜得多一点,现在则是向有所作为调整,这仅仅是一种再平衡,而不是对以往的抛弃。那么,外交上有所作为又是指什么呢?
那就是更加积极进取,更加主动,更加有决心,讲究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引领,推动务实合作。今日中国的外交理念,除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互鉴之外,还有更具全局性和长远目光的顶层设计。在笔者看来,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所实施的外交顶层设计中最大的两个项目,可称为两大亮点的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个则是海上丝绸之路。前者被外人称为“中国人的西进战略”;后者则包括了把中国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强国的信心和愿景。
一些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传媒对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表示了极大兴趣。一些评论说,中国外交向欧亚的“转向”,不仅必要、及时而且非常聪明。其原因则意味着中国真正走入了欧亚地区的“心脏地带”。中国向这些国家投去资金和安全援助,可以获得该地区的持久的油气回报。同时又可以通过提议建设三大交通体系,即通往欧洲的北方铁路线、连接伊朗的油气管道和南方的高速公路走廊,造福于中国,更普惠于世界。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会面临多重挑战。让装载着几百个集装箱的300趟货运列车,用16天时间,一次穿行中国和欧洲,而且还要长期化,这绝非一件易事。不但经济成本高,而且途经的中亚地区还常常是民族宗教对立与冲突的火药桶。
1000多年前的通往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因为战乱和仇杀而中断,绝唱于黄沙与戈壁。自元代始,随着民族迁徙和中原经济的南移,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又逐渐在中国最南端闽粤兴起,并终于成就了伟大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今天,一位血脉连在古丝绸之路必经处、为政多年效力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的中国领导人,决心把那些湮灭了的久远故事,变为造福于亚洲甚至世界的现实。这种伟业,岂是常人所能想像?享利基辛格博士说过,把现实变为历史,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有时光帮忙;但是要让历史变为现实,却只有中国人可以做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