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小国家是中国崛起的战略基石

tebiebaodao 2014-10-26 16:20:12 总第256期 放大 缩小

张洁/文

1 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德里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习近平与莫迪共同会见记者。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

周边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依托

2014年8月开始,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了蒙古、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并达成了一系列丰富的合作协议。仔细研读,不难发现,习近平主席访问的这五个国家均是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历史上与我交往源远流长,现实中同我利益深度融合,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正如外交部长王毅在总结中说,习主席的访问掀开了中国睦邻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航程。

“一带一路”规划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虽然目前主要集中于推动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同时强调社会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但是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是涉及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的、全方位的中国周边大战略,而周边中小国家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发力点和重要依托带。周边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重视,有内在合理性与必然性。中国是世界上边境线最长、地理上接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从而造就了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国周边汇集了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贫穷国家;既有不少大国,又有众多中小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周边地区是全球范围内多种重大关系汇集和聚焦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大国谋求自身利益的重要场所。

众多的周边国家,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周边关系和地缘格局。周边关系和环境历来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极大。周边是中国维护主权权益的重点,是中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首要选择,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地位的主要支撑点与战略依托。

中小国家是中国构建稳定周边的发力点

从国际法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拥有平等的主权,中国长期以来也奉行这样的外交原则。但是,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往往因为国家体量的大小和实力的差距,大国需要更多地尊重和理解中小国家的多样性,特殊的政治文化、安全心理和发展需求等等。正因为如此,中国与数量众多的中小邻国,长期践行富邻、安邻、睦邻的三邻政策,并进一步提出了亲、诚、惠、荣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蒙古期间所指出的,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这无疑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显示出中国谋求与邻国分享发展红利,实现互利共赢的外交布局。

习主席在出访期间,与五国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诸如中蒙本着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原则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中塔启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合作解决塔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粮食安全三大发展瓶颈;中马加强海洋事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民生领域合作;中斯启动双边自贸谈判,重点推进港口建设运营、临港工业园开发建设;中印积极研究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中方优势,改造升级印度铁路,兴建产业园区。5个国家还表示,愿意参与建设“一带一路”。马尔代夫总统有感而发地说,中国是大国,马尔代夫是小岛国,中国重视并尊重马尔代夫,马中关系堪称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典范。

增强战略定力统筹周边外交

发展与中小国家的友好关系,首先取决于中国与当事国的双边外交,但往往也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这里的大国既包括美国这样的全球性霸主,也包括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在地区事务中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从而构成了中美邻、中俄邻、中日邻、中印邻等多组复杂的多边关系。这种多边组合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与周边中小国家的关系具有两面性。

最典型的是中美邻关系,美国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重返亚太地区,一方面利用日本、菲律宾等国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试图将日、菲的对华挑衅掌控在一定范围,避免自身被拖下水,从而在充当亚太地区安全的稳定器的同时,也成为麻烦和冲突的制造者。

近些年来发展顺利的中俄关系,在对待周边国家的问题上,同样面临着合作与竞争的局面。例如,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推进,不得不直面俄罗斯在蒙古、中亚国家长期存在的影响力。尽管俄罗斯目前表示对“一带”建设的支持,今年9月,中俄蒙3国元首还举行首次会晤,确立了互利合作的大方向,特别是推进互联互通和跨境运输,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但是,仅以蒙古与中亚国家的铁路建设为例,这些国家受俄罗斯的影响,铁路宽度于中国的不一样,成为互联互通建设中的一个障碍,而改变这种局面面临非常大阻碍,中俄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此显而易见。特别是在近期的中蒙俄关系中,由于俄罗斯对于蒙古铁路主干道的复线项目的实施具有相当大的决定权,而蒙古的铁路建设又决定了中蒙经贸关系的提升空间。仅仅从铁路建设就可以看到俄罗斯对蒙古的巨大影响,更遑论由于历史与政治问题,俄罗斯在各个领域对蒙古的渗透,可以说,俄罗斯是影响中蒙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自2013年以来,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力,印度对南亚地区的长远影响力,都是中国在处理与周边中小国家关系中,必须谨慎应对的。

中国应该怎么办?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邻国一起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提出了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指导原则;在发展上取得成功以后,中国又进一步提出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这些举措都对于改善与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近年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在显著增强。2013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确定了未来5~10年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而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也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未来,中国在处理周邻关系中,尤其是与中小国家的关系,至少应该考虑:

第一,中小国家是大国博弈的焦点,但这些国家都有着强烈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多样性,要研究并尊重各国政治、历史、宗教等特性。

第二,加强中国周边外交的精细化,密切关注中小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变化。由地缘政治所决定,中小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尤为关心、敏感甚至焦虑,一些国家为了保持所谓的国家安全,还出现了去中国化现象,不仅在安全上,而且在经济上引入其他国家,加强对中国的平衡,甚至在未来有可能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牺牲与中国发展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而寻求其他大国的保护或合作。对此中国要防范于未然,具体国家具体分析和对待,并及时作出外交上的调整。

第三,加强中国与中小国家的政治互信建设,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不能将经济联系作为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唯一或主要工具。只有民心相通,道路才会相通。

第四,辩证地处理美、俄、日、印等大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既要有合作,又要有斗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