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始,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就结束了价格不断攀升、成交量不断增长、拿地价格不断创新高的局面,而转向成交量萎缩、存量房源增加、价格向下调整的走势,导致许多城市来自土地财政的收入下滑,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阴霾笼罩。
当前内地房地产市场走势
随着房产税试点的扩大和不动产登记条例将在2015年实施,业内对房地产行业整体走弱的担忧越来越强烈。而房地产的兴衰与国民经济全局有密切关系。它的走势将对上下游产业——钢材、建材、建筑业、装修业、家电业造成巨大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新建商品房成交额每增加或减少一个百分点,将产生5-6倍的乘数效应。2013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高达6.68万亿元,如果增加或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会对相关行业交易额产生3300多亿元的影响,换算成增加值(GDP),其影响也在1000亿元以上,占2013年GDP的0.17%。也就是说,会对GDP产生0.17%的影响。如果新建商品房成交额下降10%,全国的GDP 将下降1.7%。在内地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7%新常态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成交额萎缩10%,就会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率下降到5.3%左右,这就会打破7%增长率的新常态,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因此,业内许多专家都认为: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的下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出台刺激性政策对恢复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很有必要。
然而,上述房地产价格下调和成交量下降,是对过去几年政府房地产助推政策的惩罚性反应。这几年来虽然住建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拟制性政策,但作用有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总体上偏离居住性市场的真实需求,投资投机因素的积累导致形成巨大泡沫的局面。过高的房价使房地产市场成了投机者的赌场,既绑架了一部分刚性需求的购买者,又遏制了大部分基于真实居住需求的社会购买力,最终导致在畸高房价下买盘跟进乏力。由此可见,出现成交量下降和房价下跌是房地产回归市场的必然结果。如果政府动用行政手段人为改变这个结果,出台托市和刺激性相关政策,将会使房地产出现更大泡沫,在危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甚至走向悬崖,房地产灾难性彻底崩盘将不可避免,中国经济将因此而陷入更加困难的局面,甚至萎靡不振许多年。
另一方面,应该看到,过去10年中形成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导致买方产生越早买房越划算的心理预期——竞购行为又导致成交量的上升——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房价的上升,这种房地产价格与成交量轮番上升的机制,已经走到了末路,由此才出现了价格停止上涨、微降,而成交量同时下降的局面。这种局面是旧的机制无法持续、市场彷徨观望的结果,不能由此断言房价越下降,成交量越会跟着下降的结论。
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在内地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的大局下,在内地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就业岗位并逐步成为商品房需求者的情况下,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根据我们的测算,观望阶段结束后,新房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10~15%,个别城市达20%),就会与本来被排挤在市场外的绝大部分购买者的支付能力相接轨,就会迎来成交量的急剧扩大,从而形成价格下降、成交量反向上升的新机制,在这种新机制下,甚至会创出房地产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额的新纪录,迎来房地产真正良性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因此,减少政府干预,让房地产回归市场,回归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才是挽救和重振房地产的上上之策。而让房地产按照市场规律转变机制可能需要花费1-2年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房地产销售额的下降不可避免,如何减少房地产成交量的下滑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认为,房地产经济是典型的静态经济,它的特点是使人们生活在空间稳定的建筑物中。随着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静态经济的核心地位已经受到了动态经济的挑战——出行、旅游、学习、交友、学术交流、业余爱好、户外活动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在自己住宅中居住的时间将少于出行在外的时间——动态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的新主流。
而中国发展动态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地大物博,各地的人文风情、名山大川提供了无尽的观光旅游资源。二是人口众多,规模效应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容易形成动态经济的产业化和高收益率。三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走到世界前列,高铁列车的载客率也大大超过初期的预料而屡创新高,为动态经济提供了大流量、高效率、效益良好的技术装备。
因此,在房地产机制调整期出现的成交额下滑,完全可以通过社会投资向动态经济转移的方式来扩大内需,减少甚至抵消房地产下滑造成的负面影响。测算表明,对动态经济的投资也会产生6-8倍的乘数效应,高于房地产投资。因此,国家应该制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动态经济,尤其是加快高铁建设的发展速度,全面开花,提前实现高铁在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化布局。这种措施所产生的积极后果是:使动态经济获得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同时,又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高铁沿线城市的房地产的发展——这才是既能让房地产回归市场、重振雄风,又能避免调整期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作用的治本之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