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音乐在空中回荡,造型独特的吊灯洒下柔和的灯光,欧式风格的走廊两边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橡木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汉森葡萄酒庄园地下酒窖,仿佛置身神秘、温馨的红酒梦境。
2014年初,汉森葡萄酒获准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源自内蒙古西部沙漠的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1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有机葡萄酒企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并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汉森葡萄酒与欧洲的知名葡萄酒口感非常相近,都比较厚重和细腻,如果说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点儿努力的话,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来自英国的吉姆伯斯,在品尝了汉森葡萄酒之后发出如此感叹。
兄弟俩前仆后继
乌海市地处贺兰山北麓,位于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交汇处,地理坐标正好位于北纬39°的国际酿酒葡萄种植带。这里日照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没有病虫害的侵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条件极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同时,降水量少、沙尘暴、“干热风”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又成为酿酒葡萄种植的巨大挑战。
内蒙古“汉森葡萄酒庄园”就坐落在这里。汉森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是弟兄俩,两人的姓氏“撖”与“汉”字同音。
在20世纪90年代,乌海市政府鼓励农民大量种植葡萄,但葡萄销路不畅,出现了三次大面积种植和三次大面积砍伐。汉森酒业创始人撖升平毅然下定决心,要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2001年,撖升平成立了汉森酒业,不幸的是,2004年,就在葡萄产业化即将梦想成真的时候,他因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为了不让哥哥的心愿夭折,弟弟撖建平在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一路高歌的情况下,接手了哥哥的汉森酒业,他决定种葡萄、酿葡萄酒,并要把这份事业做得更大、做得更有意义。
“我1956年出生,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动乱、上山下乡……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撖建平说。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社会、人生有了与常人不同的理解,他常对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也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2001年,46岁的撖建平做出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举动,一掷千金,种葡萄,酿葡萄酒。
“我觉得葡萄这个产业可以治理环境、治理沙漠,改变乌海的生态环境,而且酿造葡萄酒也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产业。”说起他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撖建平信心十足地说。
沙漠里“造出”葡萄王国
吐鲁番因为葡萄而全国闻名,让人没想到的是,如今的乌海市,也在这小小的葡萄上做出了大文章。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乌海已经成为与吐鲁番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是地地道道的“葡萄之乡”。从这里产出的有机葡萄酒酒香醇厚,风味独特,不但让本地人赞叹,也让欧洲人折服。
“到2013年底,公司总资金已经达到9亿元人民币,年营销额达1.5亿元。”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撖建平说。
从荒漠起步,十几年来,汉森人埋头苦干,先后在乌海和周边地区沙漠开辟出10万亩有机葡萄种植基地,给漫漫黄沙披上了绿装,也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有机葡萄种植体系。他们引进法国优质酿酒葡萄苗木,利用以色列滴灌技术高效利用黄河水资源,建成了国家级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在沙窝里“造出”了一个葡萄王国。
“在沙漠里种出这样高品质的葡萄,真是太令人震惊了!”来自世界顶级红酒杂志《品醇客》的记者安德鲁杰福德惊叹道。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品质良好的葡萄是酿造好酒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此外,汉森酒业很早就确立了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他们斥巨资从意大利进口了全部加工设备,酒加工工艺整体采用法国传统技术,还吸引了法国著名红酒品鉴大师布鲁诺等一批国内外顶尖技术人才。2007年,汉森种植的葡萄和酿造的葡萄酒同时获得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有机和绿色认证,这在国内是第一家。
汉森拥有国际范儿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汉森葡萄酒系列产品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汉森酒业的研发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汉森葡萄酒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7项、银奖12项。
“我是第一次在欧洲喝到来自中国的葡萄酒。”旅居北欧20多年的华人张伯伦,在丹麦哥本哈根的餐厅喝到汉森干红时惊讶地说。
从2011年开始,汉森酒业集团启动国际化战略,旨在打开国际市场,形成国际化影响。几年来,汉森葡萄酒走出国门,共计在法国巴黎、法国波尔多、德国柏林等国际葡萄酒大赛上获得30余项国际大奖。如今的汉森有机葡萄酒已经远销丹麦、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国家。
汉森,为内蒙古的沙漠治理、环境改善和农牧民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家为缔造中国葡萄酒民族品牌而奋斗着的企业,让内蒙古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内蒙古向世界递上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