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号文件中的“乡愁”

shehuiguangjiao 2015-03-07 12:53:19 欧阳晨雨/文 总第269期 放大 缩小

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收尾起步之际,一份排名为1号的中央文件总会如约而至,而文件的内容,也都会聚焦“三农”问题。虽说没有专门制度规定,但此举早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惯例。

故而,当今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时,并没有让人们觉得意外。真正出乎意料,且又在意料之中的,则是文件中的一段表述,“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相对于传统上官味浓郁的正式文件表述,这个颇带文学色彩的提法,拿起“乡愁”的新钥匙,开启了另一扇通向新农村的大门。

从“离别哀愁”到“神来之笔”

对于万千中国人来说,乡愁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伴随着社会变迁,一缕乡愁寄托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

让人们记忆颇为深刻的,还是台湾诗人余光中那句同名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首情真意切的诗,映射了一段悲情时代的缩影,也承载着中国人的离别哀愁。当乡愁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舆论热议对象,则需待到40多年后,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工作会议召开之时。

在这次高级别的重要会议上,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但更让媒体和公众感兴趣的,是习近平提醒地方官员们的一番肺腑之言,如城镇化切切不可被“水泥钢铁森林”迷失了眼,“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以人为核心,“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此“接地气”、“有质感”的文字,在中央重要会议的正式报道中的确罕见,由此给公众一份别样的感动,甚至让一些媒体誉为“神来之笔”。

但是,“神来之笔”绝不是“突如其来”。40多年前,习近平曾作为知青到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县委正副书记等职务。长期在农村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他更加了解中国乡村和广大农民。

媒体曾报道,习近平担任大队支书时,曾外出参观学习,建成了陕北地区的第一口沼气池,引起一时轰动。这次改造农村面貌的尝试,或许为将来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困局的“大手笔”,埋下了一枚最初的“种子”。

十八大召开、新一届党中央集体产生后,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曾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席话语中,已有了新乡村建设的新思路,也渗透着对乡愁的看重与依恋。

当2015年1月19日至1月21日,习近平在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调研时,距离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已不足10天。他在农户家拜访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历经长期的酝酿,此时“乡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已呼之欲出。

 

“系得住乡愁”谈何容易

乡愁是人们生长于斯的地域情结。山水草木、人文地理、村闾小巷、日常饮食、乡俗民情,如同盐渍般融入异乡人的记忆深处,每每忆起,便会有一种温馨和喜悦。

“那时候,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鸡鸭是没有禽流感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转型的高速行进中,乡村的面貌日新月异,段子中描摹的景象,已难以找到现实版本。

据统计,本世纪以来,中国城市面积扩张了50%,而城镇人口只增加了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专员杜晓帆曾考察了中国多地的古村落,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每天消失几十个村庄!”

白墙黑瓦、青山绿水,古老村落、历史街巷、传统民居,亭柱画樑的老宅,青砖铺路、花草满园的庭院等,只有失去以后,人们方能猛然觉醒,原来这些平常不过的事物,竟然就是乡愁赖以生发和寄托的珍贵地方。

只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这些标识不复存在,人们的乡愁也将失去依托。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的故土情怀,也难免归于失落与泯灭。

对于那些迁出乡村的人们,在庞大的城市也难以体味家乡感觉。城市规模虽然在迅速扩大,但居住多有不易:房价居高不下、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拉低了居住的环境与品质。嗅到禾苗山花的清香,看到萦绕的炊烟,听到牧归的牛鸣狗吠,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很多老人来到城市,往往不长时间便思乡欲归。即便发达的物质,也终不能代替心中的一抹乡愁。

一位外国专家对某地旧城改造如是感慨:“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但在盲从混乱的规划下,不少城市丧失了文化个性。城市的发展没有融入大自然,望不见山、看不见水,历史印记变得模糊不清。

现实中的人们,站立在进退两难的岔路口。曾有统计显示,春节过后,50.1%的受访者会去一线城市打工,30%的受访者选择二三线城市,选择老家或者家乡附近县镇的受访者,仅占13.8%。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让许多人远离家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再强化着城市吸力。但在他们看来,即便居住在这个难以融进的城市,故乡也难以回去,更何况家乡也变得有违最初的记忆。

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留住乡愁的前奏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但现实情况却往往是逆势而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戴相龙在国际金融论坛批评,“有的地方把农民的耕地集中起来,把农民赶到楼上,但是农民下了楼还得去种地,这就不叫城镇化建设了,而是典型的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无论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之推进,都必须遵循科学之规律,避免盲动无序。恰如80年前晏阳初所指,“民为邦本,本固才能邦宁”。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农村现代化”目标,绝不应是以牺牲农民为代价的城市化过程,而是建立在科学规律之上、以人为本、农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着力提升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是留住乡愁的前奏。根据“诺瑟姆曲线”理论,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又趋缓慢甚至停滞。2014年3月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中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如此新型城镇化不再蚕食乡村,而乡村也能焕发新的容颜。

考虑到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统筹城乡综合发展,将是应有之义。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的强大磁吸才不会无可抗拒,乡村才能留住一方安宁,才能吸引和凝聚各方力量。

再审视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包括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5个部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末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之表述,这不仅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自然延伸,也是确保乡村有序发展、藉以留住乡愁的必要保障。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不仅包括了严格遵守国家规划,防止寻利冲动下诸如强拆、强占等侵蚀举动,也包括了绵延乡村文化传统、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立法努力。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时代大潮的不断洗刷中,构建活力希望的故乡,才能守住精神的家园,才能真正留得住那一缕乡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