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内地治污:呼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tebiebaodao 2015-03-23 19:42:21 王海滨/文 总第271期 放大 缩小

 

不出意料,在今年的“两会”上,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话题的火爆程度空前。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渴求,在这次“两会”上得到较充分的反映。

核心是反转治污路径

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忧虑和恐惧指数近些年来直线上蹿。环境“负债”日积月累、越欠越多是人们担心的一个来源。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做的不是无本生意,而是欠下了巨额的环境等方面的债务,可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雾霾、毒水、童山秃岭、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土壤,都是环境反过来向我们索债的表现,而且,今后她的逼债恐怕会越来越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们环境忧惧提高的主要原因。食不果腹的人,全心想的只是如何糊口,而衣食足而知忧国忧民忧己,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把心思越来越多地转向如何吃得更安心,喝得更放心,呼吸得更安全。

出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每年都在大增,他们在呼吸了外国的新鲜空气,领略了外国的山青水秀后,怎能不在回国后对雾霾围城、污水横流等乱象满怀恐惧、满腹怨言?

中国百姓,尤其是其中的为人父母者,对空气污染的恐惧,更让人体会到中国环境治理的艰难。人们发现,中国环境方面的市场和政府失灵现象俯拾皆是。不过,要争取更美好的环境,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环境污染产生和发展的真正诱因,并且找到根治问题的有效方法。

其实,中国的环境危机早已有之,各级政府的环保法规陆陆续续也出台了不少。可是环境指数仍然不断下行。既然多年来修修补补、敲敲打打明显不管用,内地政府就必须尽早出台并严格执行全新的治污战略,新战略的核心应该是拓宽思路,反转治污路径,由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治污工作的突破口改为多种手段并举,促进重污染地区的治污。治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善贫困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缺钱是内地环保的难题

在各类污染现象中,霾受到的国内外关注最多,因此我把霾问题作为内地污染现象的一个样本来分析。内地各级政府近几年出台了不少治霾的《条例》、《办法》,如果政策法规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那么完成治霾目标本应易如反掌。实际上,治霾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说明政策的执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来自社会各方面,既包括排污企业,也包括普通民众……大家为什么一面对雾霾痛心疾首,一面抵制减少排污呢?最关键的原因是排污划算,减排不划算。只要排污比不排污更合算,政府的治霾政策就难以收到实效,更难长期有效。比如,2014年的“APEC蓝模式”是一场行政强制色彩浓重的治霾运动,APEC前后,京津冀有17个城市实行汽车单双号限行,1万多家企业停产,2.5万多处工地停工。这场强制措施保证了会议期间北京的空气清新,但是不出所有人所料,会议结束之后北京的空气污染迅速回升到了“正常”水平。

那么,内地目前有哪些经济因素激励大家排污呢?负面的激励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清洁能源太贵,而肮脏能源很便宜,而且价格差异还在不断发展。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肮脏能源淘汰清洁能源。

能源有许多种,但化石能源在内地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煤炭最脏,石油其次,天然气最清洁。但是,最肮脏的煤炭是内地最重要的能源,在内地能源消费总量中长期占据70%左右的份额。而最清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发展至今,只占据6%的比例。差别之所以如此巨大,主要是价格使然。质优,价也优。所以,煤炭比天然气便宜,这容易理解。但是,要治理空气污染,就需要政府干预,缩小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价格差距。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拉越大。比如,2014年内地天然气价格迎来2005年以来的第六次上调,全国非居民用天然气普遍涨价。煤炭价格全年则下跌11%,而和2008年—2009年的高位相比,更跌了40%以上。煤价下跌利好燃煤发电,2014年全国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已降低至每千瓦时0.15元,仅为天然气发电成本的30%。在这么巨大的成本劣势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巨额补贴,燃气电厂怎么能活?同样,天然气和煤炭之间的明显价差很容易让老百姓产生烧煤做饭、取暖等的冲动。越穷的人,对价格就越敏感。贫穷地区的人们消费肮脏能源的意愿一定比富裕地区强。

割舍清洁能源,转向肮脏能源,其结果必然是空气质量改善的受阻。这种阻力在京津冀地区展现得很明显。京津冀总体上不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虽然北京的经济发达程度名列全国前茅,但它周边就有19个国家级贫困县。而河北省还有近70个省级贫困县。财大气粗的北京市政府可以大把砸钱淘汰煤炭消费、发展天然气消费,包括花费巨资为天然气发电等提供补贴。但是,京津冀其他地区特别是河北省的煤炭消费量高得骇人,而且居高不下,其天然气消费却发展乏力。实际上,北京市政府正大规模削减煤炭消费,包括用燃气电厂代替燃煤电厂,被淘汰的燃煤电厂被迁至河北。而河北省即便想为了环保而发展燃气电厂,难度也很大。气价如此之高,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补贴,燃气电厂基本注定会亏损。由于河北省各地没有北京那么强的财政实力,燃气发电发展不起来,也就很正常了。

关键是解决穷地方的治污

和北京民众相比,河北老百姓也有更强的动力去烧煤块煤球。除了管网设施的发达程度外,河北民众在用气的支付能力方面也和北京百姓有所差距。相反,河北毗邻“煤海”山西,煤炭供应充足。作为做饭、取暖燃料,煤块、煤球比天然气便宜得多,对河北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有强大的诱惑力。散煤燃烧比工厂烧煤产生的污染要重得多。河北省发改委测算,全省年工业用煤为3亿吨,民用散煤2000万吨,但后者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几乎是燃煤电厂排放的10倍,烟尘排量与电厂相比高近百倍。

北京已经为治霾投入巨资,却不足以改善北京的空气,因为在现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中,“穷邻居”河北等地的肮脏空气随时都可能溜进北京人的后院。河北等省对北京空气污染的“贡献”恰似前些年工农剪刀差严重时内地的城乡关系,受到种种盘剥的农民因贫困而普遍得不到较好的教育。当农民进城后,会把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习惯带进城,而使城市的环境卫生变差,城市居民因之得到了报应。

内地目前的治污,存在严重的责任与资源不对等。穷地方(比如河北的贫困县市)往往也是污染严重的地方。他们的治污潜力大,责任也大。在承担重大责任的同时,穷地方却普遍缺乏治污的资金等。这是内地环保事业徘徊不前的症结。这种积弊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算中央政府出台再多治污政策,北京等富裕城市把治污工作做到极致,内地的环境质量也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那么,应该如何来治理贫穷(和重污染)地区的环境污染呢?解决治污资金是关键,而穷地方治污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对肮脏能源的征税。一方面,中央政府除了让穷地方征收的污染等税留在当地外,还应该把一部分富裕地区的税金转交给穷地方,以充实穷地方治污资金。另一方面,对治污资金必然坚持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审计审查。

对煤炭、石油等高污染能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今后除了合情合理合法地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率等之外,还需要征收较高的污染税。通过突出“污染”二字,来强调和突出这是对污染行为的惩罚,以对高污染商品的消费者形成心理压力。因为煤炭比石油更肮脏,所以烧煤缴纳的污染税应该要明显高于烧油。

污染税、成品油消费税等应被放入各地的治污基金,只能用于重污染企业关停的善后、对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补贴,等等。此外,为了防止重污染地区靠污吃污,并激励他们尽早脱污,除了让各地政府对治污基金偷腥不着外,还可以考虑建立资金配套机制,让各地按当地污染情况的轻重,从地方财政中出钱,对治污基金进行不同程度的配套。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