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首批中央层面公车将迎最后一场拍卖,共有96辆公车参加。此前两场共计204辆公车无一流拍,平均溢价率均超70%,部分车辆甚至可与新购同款车型的价格叫板。(2月1日中国新闻网)
首批中央层面公车备受关注,其中前两场平均溢价率均超70%。对于涉改公车拍卖的未来之路来说,中央机关公车拍卖的火爆中不啻于一个好头。当然,部分公车高成交价也让坊间多了些置喙。“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很有面子。”一位神秘买家的一句话,给公车拍卖溢价高打上非理性的标签。
不能排除对官本位的崇拜延伸到公车拍卖中的可能性,毕竟中国人对于权威的认同是自古有之。譬如,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和民窑的瓷器拍卖价格往往是云泥之别。市场在自身活动中,偶尔也有附庸官体的冲动。只是公车拍卖的语境是当今现代,对于“领导”二字的过度解读,也在近年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脱敏不少。绝大部分精明的买家其实更在于拍卖公车的内秀,而非其涉改公车曾经的过往。
“领导坐过”不能成为公车拍卖溢价高的主要原因,不带牌照的裸车又有谁知道是哪位领导的车?不过,公车的使用背景却是被追逐的理由。众所周知,公车维修保养都是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执行。对公车维修保养的企业往往都是需要经过招投标方能纳入定点维修,他们的资质绝对过硬。而在保养维修过程中,零配件的质量更是有保障。所以,参与公车拍卖的,心里绝对是有定心丸。
另外,涉公务用车的公开拍卖基本流程已经比较规范,包括提前公告、车辆预展、委托具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公开拍卖等。信息对称让举牌竞拍者没有后顾之忧。期间,委托专业机构对被拍卖公车进行评估,从而让车辆交易明明白白地进行。当外部环境如此做足了功课,那接下来的公车拍卖火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公车拍卖溢价过高的背后,本没有太大的争议可能。只要没有违背市场原则和相关规定,完全可以让市场起到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而溢价高的结果,对于公车拍卖收入全部纳入国库的背景来说,无疑是利好而积极的。同时,公车拍卖除了有示范效应外,还应该对二手车市场有正能量的触动。中国未来肯定要消化巨大的二手车市场份额,但目前来看,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牵绊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公车拍卖趋于常态化的同时,不妨把自己的标准规范也一并传承到二手车市场中去。这种接力,也是市场乐见的。
(来源:人民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