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似乎是永不告别的“常态”。30多年来,每年超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13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但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海内外所有的观察者都在猜想中国会如何适应这一“新常态”。
经济放缓会导致所谓的“中国崩溃”吗?或者这个看似无所不包的制造业大国将会继续焕发活力,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难以追赶吗?
很多基于之前的历史来对中国进行的简单预测,都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判断。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必要参照前车之鉴。相反,随着中国深化改革,建立经济增长适度的小康社会,一个体系式的转变对中国的未来和经济增长潜力都是必要的。
变革的时代
和西方国家2008年经济危机后“失业率高企的复苏”状况不同,中国政策制定者为实现中国复兴定下了两个目标:到2021年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到2049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中国的经济不应只看增长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的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经济进入一个新常态,将会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其他家国家提供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
习近平试图让世界相信,无需过多的担心中国经济下滑。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滑落至7.4%,为二十年来最低的增速。中国经济季度增速滑落至7%,但达到了2015年3月时制定下的目标。观察者们对中国下行压力如此关注并不奇怪。因为全球经济还没从2008年时的经济危机完全恢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的引擎之一,经济下滑引起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但仅把“新常态”看作是中国政府为了降低经济预期而发明的新词有欠妥当。如果说粗放且快速的增长是中国经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目前的特征;那么慢且可持续发展将会开启一个新时代,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其视为一个承诺,必须打破“中等收入陷阱”并且实现大多数人高质量的生活标准。
有了坚实的基础宏观政策和继续深化改革,中国不会任由其经济恶化并危及到其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不会以牺牲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代价过度刺激经济。
挑战和机遇
尽管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压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削减过剩产能和加速工业重组,遏制环境恶化,和应对快速老龄化。但中国因此也有更多可以进行再调整的地方,这些存在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十年潜在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为了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将会实施大规模的城市化,不仅可以获得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同时也可以为房地产市场提供长期的支撑。
第二,为遏制过剩产能和加速工业升级,中国政府已经表态进行改革创新,将其作为主要的工业发展驱动力。一方面,政府进行简政放权,让市场在创新和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宣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且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通过互联网的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第三,不要低估中国对于处理环境问题的迫切感,或者其对探索绿色增长的热忱。2013年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破产的事件,已经给当地政府敲响了产能过剩的警钟,但是中国对于在清洁能源和汽车方面想要居于领先地位的决心没有动摇过。
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也会对世界产生良性的影响。比如,有预计称,在未来5年内,中国进口将会达到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
中国政府用来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有很多,包括相当大的财政政策空间,健康的对外支付手段和良好的流动性。然而最重要的可能是中国的财政、货币和金融系统改革,以及其他一些正在进行的常规改革。这样的结构性改革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效果,但它们对于基本面重组和中国经济再平衡都是至关重要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