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5月8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将努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标志中俄双边合作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化。但英国媒体却认为中俄关系未来还会面对问题,其中包括双方都在竞争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驻北京的咨询机构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则提出中俄缺乏战略互信,关系发展前景让人存疑。
中俄合作到底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助力,还是风险?最新一期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发表分析文章,题目就是中俄之间的“不自在的友谊”(An uneasy friendship ),文章认为,中俄都在竞争在中亚的影响力,俄罗斯要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便是要与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实力抗衡。此外,俄罗斯和印度、越南有军事和能源方面的联系,而这两国都是中国的竞争对手。
该文章在结语指出,“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俄罗斯对于自己在中俄双边关系中,被迫扮演越来越顺从的角色感到恼怒”。
龙洲经讯高级亚洲分析师唐米乐(Tom Miller)在北京和外国记者交流时分析,从中俄2006年宣布的天然气协议因为价格谈不拢而搁置多年,就说明两国关系缺乏互信。一直到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而受欧洲国家经济制裁,中俄才在去年达成天然气协议,进一步说明了两国之间的现实关系。
康米乐指出,中国在中亚地区已建立了经济影响力。虽然中国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在中亚地区政治上“踩到俄罗斯的脚趾头”,但是随着中国在中亚区域经济投入的增长,中国要避免在政治领域方面冒犯俄罗斯,将越来越困难。
相对于《经济学人》杂志的质疑立场,中国受访学者则以较正面态度,看待中俄深化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指出,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两个构想有重叠的地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从亚洲往欧洲走,沿线经过欧亚经济联盟的区域。他认为,中俄在中亚并没有竞争关系,提出将两个构想对接,体现了中俄合作将更进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出席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和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圆桌会后,接受采访时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将会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中国梦”怎么和俄罗斯强国复兴的发展对接?两国已有的框架怎么对接?具体操作上如铁路轨道如何对接?中国火车现在采用的是标准规,俄罗斯则是宽轨。
针对西方评论提出中俄缺乏互信、因受西方经济制裁俄罗斯更需要中国的观点,王义桅进一步说明,俄罗斯不仅对中国有战略疑虑,对所有国家都一样有疑虑。俄罗斯的传统思维是以大国自居,认为“俄罗斯地大物博,我不求人家,你到我地方发展,是你来求我”。
他表示,在全球化时代,谁都需要别人,不仅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俄罗斯,“中国需要世界,跟所有人都交朋友,邻居(邻国)是不可能选择的”。
谈到中国如何应对俄罗斯的强国心态时,王义桅说:“这个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问题,得从实干中学习。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这么多年,‘一带一路’需要几十年实现,这不可能事先都想好了,大家在做的过程中慢慢磨合。”
(来源:《联合早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