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

tebiebaodao 2015-07-15 16:02:15 总第282期 放大 缩小

王香平/文

(中央文献研究室 副研究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雷厉风行抓作风,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卓著,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执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历史经验证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独特优势。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也不意味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更加密切或者必然密切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对群众的感情变化了,作风问题突出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就会大大提高。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这就是所谓“塔西佗陷阱”。

出于这种深厚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的第一项规定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内开展的第一个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目标都指向了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严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抓作风,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反“四风”的实践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假抓大不一样,严抓和松抓也大不一样。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党的十八大结束刚刚20天,党中央就出台了八项规定,这是党中央立下的第一个重要规矩。两年多来,八项规定持续发力显威,截至2014年底,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查处的就有76600多起。为掌握全国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中央纪委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9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这不仅表明党中央动真碰硬抓作风的决心,也体现了党中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建设新思路。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党中央抓八项规定,看起来可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体现了一种精神。为什么要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送贺年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为什么要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差餐饮等这些具体问题?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相反,提高标准、从严要求,自然就会看到差距、看到问题。抓住了问题也就抓住了具体。”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实践经验证明,抓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鉴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围绕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公务接待、公车改革、因公出国(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等多项工作进行了规范,党规法纪的制度笼子越扎越密。这表明,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划出“红线”、标明“雷区”,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改进作风,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比如,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组织生活中,一些人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必须在党内形成弘扬正气的大气候。大气候不形成,小气候自然就会成气候。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中央之所以把改进党的作风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切入口,就是通过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十八大以来,从提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开展以惩治“四风”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改进了党风政风,振奋了党心民心,凝聚了党心民心,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