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房价是否还会出现暴涨?

zhuantibaodao 2015-07-20 16:10:07 徐 冰/文 总第283期 放大 缩小

中国房价在经过一年多的低迷之后,近期明显出现了复苏迹象。

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的个数继续增加,楼市回暖态势进一步巩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0个和3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2个和9个。

而一向作为全国房价走势风向标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复苏态势更为明显。北京房价已连续三个月出现上涨,上海、广州均已连续两个月上涨,深圳房价更是连续6个月上涨,而且近期某些楼盘的涨幅,完全可谓“暴涨”。

中国的社会神经,对于房价极为敏感。近期房价的异动,立刻造成了不小的紧张氛围。房价是否重回上涨通道?是否会再次出现令人恐怖的暴涨?诸如此类的疑问在市场迅速蔓延,以至于《人民日报》发文安抚人心,称“房价很难再现2009年暴涨局面”。

那么,中国房价是否还会出现暴涨呢?

房价是否已经“筑底”?

观察中国房价,必须时刻以中国宏观经济态势为大背景。

从2014年4月、5月开始,中国房价出现了相对明显的下降走势,其直接原因,则是中国宏观经济下滑明显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全年GDP增长7.4%,低于7.5%的预期目标。尽管官方口径认为7.4%的增速也在“7.5%左右”的范围之内,但对于经济增长失速的担忧,却也难以掩饰。

有两个现象透露了经济增速下滑的严峻:其一,2014年7.4%的GDP增速,是1990年以来24年的新低。显然,这个数据对人心理上的冲击,要远远大于之于真实经济的冲击。其二,这是第四次连续2—3年经济增速“破8”。前三次分别是1979—1981年, 1989—1990年, 1998—1999年。本次“破8”,2012年、2013年,GDP增长均为7.7%。很显然,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下降周期之中。尤其是按季度来看,2014年除了第二季度GDP稍有反弹至7.5%,其他三个季度都低于年初预期,三、四两个季度GDP增速均为7.3%。

中国房价在2013年还若无其事地依然延续着上涨态势,甚至在2014年春节前都尚未显露出颓势。似乎是戛然而止,2014年5月份,房价出现了滞涨,随即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房价开始掉头向下。

房价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可谓极为合拍。

大约从2014年年中开始,直至目前,中国经济高层也正式开始了以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手段抵抗经济下滑的历程。

首先是“不刺激”逐渐在口风上转向,《人民日报》开始不断发表观点,称“不刺激”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刺激。具体措施上,则是开始“定向刺激”。并且很快由“定向刺激”,加码为“定向降准”。这种转变,自然立即引起了争议,但是随着宏观经济下滑态势日益明朗,争议也迅速烟消云散。直至2014年11月,时隔28个月之后,中国央行终于表明态度,祭出了最强有力的支持经济的手段:降息。随后仅仅不到三个月,2015年2月28日,中国央行再次宣布降息。

降息对于房地产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在此期间,伴随宏观经济下滑,中国各地区GDP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房地产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极为重要,为了扭转地方经济颓势,各地不等中央明确表态即纷纷自行突破了楼市限购政策,开始是变相,后来则是明确放松了公积金贷款。今年3月30日,央行、银监会也联合对公积金贷款政策作出调整,是为“330新政”。自此,以房地产支持宏观经济保持一定增速的意图彻底明朗。

简单回顾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变化,就是说明,正是在这种政策支持下,中国楼市出现了复苏。中国房价是否已经筑底?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稍微超前,但是,只要中国宏观经济已经筑底,则房价肯定会筑底。目前,虽然判断经济筑底也还尚早,不排除还有反复波动的可能,但认为经济正在筑底的声音逐渐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和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某种程度上显示当前工业品市场需求有所回暖。而当前主流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及2016年筑底成功。如此,则可以认为房价正处于筑底过程。

中国房价不会出现暴涨

总体而言,我认为目前房价正在经历缓慢的筑底,其逻辑路径,则是为了抵抗宏观经济下滑,中国货币政策重归宽松,财政政策也正处积极态势。各地为了刺激楼市而出台的宽松政策,其效果正在逐渐叠加由量变向质变转化。可以判断,在今后一定时间内,房价会逐渐回升,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出现“暴涨”的情况。

但是,尽管房价目前得到有力的支撑,我却并不认为“暴涨”会成为普遍现象。也就是说,类似2009年那样的普遍暴涨不会出现。更有可能的态势是:房价将呈现缓慢的升势,间或会出现小幅的波动,直至在某个时刻升势达到临界点。

虽然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的个数继续增加,楼市回暖态势进一步巩固。但是统计局相关人士的解读是有道理的,也就是城市间房价分化在加剧,其中一线城市回暖明显,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较为稳定,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在下降。这样的判断,其实契合了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态势。

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目前大体有两种认识,其一是主张中国城市化主要应该是“城镇化”,也就是努力发展区域城镇,将人口就地或者就近城市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还是应该大力发展大城市,所谓城市化也就是大城市化。尽管这两种观点背道而驰,但是仅就目前城市化发展的态势和现状来看,显然大城市化依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人口仍然在向几个一线超大城市集聚,所谓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目前并不明显,也并不成功。

这样的人口流动路径,必然导致房价在不同城市的分化。此前所谓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最突出的贡献是将房价的“价值洼地”填平。在房地产飞速发展、房价飞速上涨的十年中,最显著的房价暴涨未必发生在一线城市,而是在三四线城。笔者所观察到的许多地级、县级城市,不仅房价上涨迅速,更让人惊讶的是大量的房屋存量。很难想象这些城市的收入水平和人口能够支撑如此大规模房地产市场。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房价很可能在未来10—15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临界点,届时,可能的景象将是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而一二线城市房价稳定。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中国住宅投资占整个房地产的70%,新增住宅需求峰值大约在1300万—1400万套住房,而这个峰值在去年既已达到,今后将逐渐持平,在往后将会逐步回落。同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高峰也已过去,因此从基本供求关系来看,并不支持房价长期大幅增加。

新常态与房价

“新常态”是当前之于经济的新的说法。所谓经济“新常态”,其内涵大体可概括为: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从比较优势看,由主要依靠初级资源向更多依靠技术、资本、管理等高级资源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

总之,经济发展是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也是从数量扩张型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型增长阶段的转变。简单说就是,经济增速逐渐减速,增长质量逐渐提高。

但当前的情况却是,经济增速已经开始逐渐下降,但增长质量,也即新的经济增长点却尚未成型。以前经济每当减速之时,维持经济增长的还有所谓的“老三件”“新三件”以换挡、换代,而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替代增长点。

这就使得当前的经济增长有些“青黄不接”。在此过程之中,既不能重回全面刺激的老路,又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因此,房地产依然是一个不得不用的法宝。可以判断,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成型之前,房价依然会保持稳定,关键并不在于房价还能涨多少,而是不能跌得太狠。

房价不会出现2009年一样的暴涨,因为暴涨的基础都已消失。但是,局部的暴涨的确有很大可能。深圳近期的暴涨不仅仅因为人口红利仍然在释放,更在于各类资源的集聚,使得不同城市的吸引力极度不平衡。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