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和机会

shehuiguangjiao 2015-08-19 17:23:11 周俊生/文 总第286期 放大 缩小

8月11日,在当天外汇市场早市开盘前夕,央行宣布了一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自当天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一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情况,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图表: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跌逾千点

当天,人民币中间价报出的是6.2298,这比上一交易日一下子下跌了1136个基点,跌幅高达1.86%。第二天,也就是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再度出现暴跌,下调1008基点报6.3306,而当天收盘已升高至6.4458,跌幅达1.9%。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表现更引人注目,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跌幅超过3%,至6.5888。短短两个交易日里出现的这种暴跌,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了广泛的连锁反应,美欧股市全线暴跌,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与人民币交易相关的板块和个股也出现了较为剧烈的动荡。

央行为什么要改变人民币的交易规则?这一改变将对人民币的未来走势产生何种影响?人民币的暴跌对正在积极推进稳增长的中国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一时之间,人民币再度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

贬值反映人民币未来趋势

央行作出这一改革的一个背景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出现了幅度较大的下降,同比降幅达到8.3%,这对政府正在努力之中的稳增长自然很不利。长期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特别是在最近两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使中国出口企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有机制过度重视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导致人民币只能跟在美元后面,而其自身的有效汇率却被忽视,人民币的市场趋势表现得比较模糊,这对于人民币远期市场的走势是不利的。因此,此次改革的一个最大看点,就是改善了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有效汇率能够逐渐稳定,从而正确地反映出人民币的市场趋势。

自中国人民币外汇市场建立20多年以来,人民币已经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市场化趋势,而对一些有缺陷的市场机制进行改进,这本身就是汇改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人民币在客观上已产生了贬值要求,在资本项下,美元面临加息周期、中美利差收窄、资本外流冲击人民币汇率;在贸易项下,贸易再平衡压抑商品出口,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经常帐户顺差趋于收窄。这些来自市场的因素都对人民币形成了贬值的客观要求,此次央行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只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而不是对已经存在的趋势进行的扭转操作。

因此,对于此次针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改革,尽管一些外媒发出了猜疑,但就国际市场的客观反映来看,基本上持肯定态度的。美国财政部8月11日发表的谈话表示,现在就评估此次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还为时尚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表示,中国推出新机制是受欢迎的举措,它可以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民币正面临是否能够进入IMF设立的SDR(特别提款权)篮子的评估,如果评估通过,将有力在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而IMF认为,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有助于SDR运作。因此,可以认为IMF对于央行的此次改革是持有肯定态度的。

当然,此次改革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产生了一定的震动,因此,对于央行此次作出的改革,以及它将在市场上产生的作用,我们不必忙着下结论,还需要观察。接下来,如果央行能够在稳货币、稳汇率、防风险方面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并且在两三年内推出人民币浮动汇率机制,我们可以期待,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弹性也能不断提高,从而使贬值压力得到有效释放。

美元走强产生倒逼效果

对于人民币汇率出现的下跌,很多人理解为人民币出现了弱化。其实,中国在今年初已经出现过一次力度较大的下跌,其时央行还采取一定措施干预,但它并不表明人民币的弱化,而是其长期在与美元比价表现为升值趋势以后的自然调整,而近期出现的人民币下跌,主要的原因也是美元持续走强所产生的一种倒逼效果。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此轮人民币贬值的起始点,恰好与美联储去年10月宣布结束持续了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QE)政策的时间吻合。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并且在近期进入加息周期,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有很大好转,美元指数随之上升,人民币汇率则相应地出现下跌。

人民币下跌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欧洲央行今年1月宣布的庞大购债计划,目前正在实施期。按照计划,欧央行每月购买600亿欧元资产的主权债,其中包括希腊的国家公债,希望以此将欧洲带出经济疲软的困境,其救市的意图很明显。这一政策就“药量”来说十分猛烈,但是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直接作用是给已经在去年结束量化宽松的美元注入了强劲的升值动力,并延伸作用于人民币汇率。因此,欧洲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人民币产生了进一步的贬值空间。

所谓量化宽松,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滥印货币”,而它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促成货币贬值。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当时还是小布什执政的美国政府迅即推出这一政策,并在奥巴马执政以后继续推行,导致美元出现持续的贬值。由于美元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货币,美国这种“滥印美元”的做法导致各国储存的外汇出现贬值,这实际上是它在把危机转嫁给全世界,因此受到各国的指责。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行,导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比价出现长期升值。

在美国持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期间,由于美元不断贬值,美元的信用随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使全世界都产生了错觉,认为美元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将会下降。但是,在美国结束了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元指数迅速回升,事实证明,美元在全球市场仍然保有“王者风范”。而随着美元的走强,世界各主要货币与美元的汇率都出现了下降,在这种横向比较之下,人民币出现的贬值幅度还是微不足道的。但人民币的这种贬值在纵向比较上与先前长期保持的升值走势出现了逆反,所以引起了舆论的高度重视。

 

人民币贬值是一把“双刃剑”

目前出现的人民币贬值走势,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在人民币升值期间,中国出口企业曾经长期承受汇兑压力,导致很多出口企业难以为继,出口贸易因此而出现下降,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随着人民币贬值的展开,中国出口企业承受的这种压力就可以减轻很多,从而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中国的出口产品总的来说科技含量不是很高,因此更多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在东南沿海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量中小微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这种状况虽然是中国正在展开的经济转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但短时间内还很难彻底改观,尤其是这种产业成为中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支柱,他们在目前还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在前几年人民币升值期间,这些企业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中国持续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之下,他们的生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一个现实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人民币贬值对于缓解这部分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而在他们的压力减轻以后,中国经济转型等方面的改革也就有了继续推进的基础。

当然,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国内经济,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可能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失。在人民币长期升值期间,人民币成为国际资本的一个投资“洼地”,国际资本纷纷进入中国套利。这些国际热钱进入中国,虽然对中国的外汇管理产生了挑战,特别是推高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但客观上看也有其积极效应,这就是增加了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使央行可以减少用调整货币政策来向市场提供货币的压力。最近两年,虽然央行很少降息降准,但市场上的流动性仍然很充沛,特别是被限制融资的房地产市场仍然能保持稳定,这种套利资金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但是,当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形成以后,中国市场的套利空间开始缩小甚至消失,而美元的套利空间则随着其升值空间的出现而加大,因此,国际资本就会逐渐离开中国。目前大规模资本项目逆差的出现,显示在美元强势升值背景下跨境资金流出的速度在加快,而在它后面所反映的,则是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下降,导致国际资本不断流出。这对于中国的经济稳增长显然是不利的。举个例子来说,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重新成为政府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套利资金的不断流出将增加房价下跌的动力,使稳增长产生更大的困难。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是,在人民币长期升值期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快速上升,2014年史无前例地达到1亿人次。在分析这一情况时,通常理解为中国国内居民收入在上升,其实近两年在转型压力之下,国内居民收入上升的幅度是很有限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以后致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提升,对于国内居民来说,在国外市场购物比在国内市场购物反而便宜,因此出境游客中有不少在旅游的同时还热衷于购物。但是,当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这种比价优势就会降低甚至消失,这自然会降低国内居民出境游的热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