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敏/文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召开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升级版改革着力于问题导向
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深刻剖析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以及党建诸个领域的改革方略、基本思路并分解为共336项改革的重点任务。这是继改革开放35年之后推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被认为是改革的升级版。
这一轮改革的最大亮点或者是重大突破,就是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问题导向的改革其实就是要求“接地气”的改革。
按照《决定》的指导思想,此轮改革要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着力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要回应广泛的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着眼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体现当今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升级版改革之所以能够以解决问题出发点,以重大问题为改革导向,不仅是党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内在要求和当今中国社会稳健前行的客观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从35年来中国改革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这就说明,当下进行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少数决策者和智囊团要搭建的“空中楼阁”,不是只是要表明改革的立场和态度、为改革而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开创其新的未来。可以说,《决定》提出的336项改革任务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围绕《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近两年来,先后召开十五次会议,审议出台了60多份改革文件,直面广大群众的现实关切,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统一部署、统筹推进、逐项落实改革任务。比如,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服务改革、负面清单制度、商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法官制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等等,有章又有序,凝神又聚力。也正是因为这些改革是接地气的改革,所以能够“落地有声”、初见成效。
接地气改革要重视基层创新
从改革之初我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在推进农村改革、企业改革、城市改革、沿海开放改革到宏观管理改革并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改革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并逐渐成熟为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比如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系统谋划与协调配套相结合、先行试点和创新推广相结合,党政领导与重视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等等。
这些改革方法来源于实践也有力地指导了改革实践。新一轮改革我们在方法论上提出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这不仅因为30多年来取得的改革成就给了我们更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业已形成的改革方法论也给了我们改革自信。已经形成的这套改革方法论可以指导今天的改革。到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大国经济地位业已确立,面向开放型中国的新未来,我们的社会经济目标已更加清晰,市场经济更加成熟,融入全球化更具广度和深度,政府治理水平更加娴熟,广大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望更加强烈。据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决策层的顶层设计,制定明确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坚决地破除思想上的藩篱和利益上的障碍,坚决地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减少时间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红利。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必须看到,顶层设计并不能替代基层的探索创新。中国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改革举措的落地条件差异还是较大,当下的改革仍要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探索。看准的改革目标,就不要老是议而不决;看准但尚不成熟的可达目标,就要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对那些尚看不准但并不会犯“颠覆性错误”的,也要鼓励去试验去探索。这也是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群众为什么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改革开放为什么可以从群众中获得取之不竭的智慧,就是因为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拥护、所支持,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
今天我们强调改革要“接地气”,从方法论上说,还是要重视改革的群众观、重视基层的改革创新。重视基层创新来,就是要尊重基层群众的伟大实践,新一轮改革强调的是“以问题倒逼改革”,“哪里有问题,改革就到哪里”。群众的现实诉求能不能回答,群众的利益通过改革能否得到调整,就是可检验的改革成效。从规划顶层设计来说,决策者需要把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放到重要位置,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改革部门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任何好的改革措施必然是要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因此,中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把握实际情况,制定好解决方案,制定出接地气的改革措施。只有重视基层创新,才能成就改革大业,也最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以定力与韧劲稳定改革预期
用经济学的俗语说,今天的改革效应已经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而是“卡尔多改进”,就是说必须面对整个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既得利益者因为改革深入就有可能让渡获得的利益。深水区的改革,不会是无痛的改革。比如,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就是革除过去的权力垄断;再比如司法体制改革,就是打破旧有的分业体系;还有干部制度改革要完善干部的“进出”、“上下”机制。这些改革都要动一些部门、一些干部的“奶酪”。
从现实来看,目前感到改革动力和激情不足。有不少改革事项,虽然有了顶层设计,但落实起来,一些地方尚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亦步亦趋,或者是“畏手畏脚”、“慎之又慎”。还有些地方处于利益考量对自己有利的就“选择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左顾右盼”,合意的就抓紧干,不合意的就扔一边,改革起来总让人感到不得劲,不能落地。还有的地方把改革概念宽泛化,导致改革走形变样,影响了改革大业的整体推进,使得改革的边际效益递减。
改革的本质就是一场利益调整,当下的改革触动的是最难触动的利益,利益调整就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李克强总理说,“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但如果不改革只会让老问题累加新问题,阻碍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的步伐。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利益格局调整到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人民福祉、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局面上来。
对于改革的决策者和推动者来说,就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有坚持改革的战略定力和持久韧劲,勇于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凡是看准了的改革,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不能遇到矛盾和问题就绕着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走回头路。同时也要有更多的改革智慧和策略,对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积极化解。要通盘评估改革方案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利益变化,对利益调整的结果充分预估,对不同层面的利益进行统筹。比如,针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总会让部分人利益受损,可以用增量来带动和理顺利益关系,通过公平有效的机制对受损者加以弥补,从而减小改革阻力使得这轮改革能够获得更大红利。
新一轮改革也必然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些改革照样短时期内可能会让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比如资源要素价格调整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等。这就需要注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寻找不同社会群体的最大公约数,并通过多次分配和社会保障来予以调节。对于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方案,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要充分听取人民意见,广泛推进协商民主,吸纳人民智慧,稳定改革预期。这样,改革才不至于走偏,利益调整才能得到群众拥护。
改革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支持了,改革的动力就激活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