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勇/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闭幕,预示着“十三五”已渐渐临近。小康社会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自然也意味着这段时期是中国民生改善不断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
经济持续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前提
通俗而言,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计。“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流传在民间的谚言,其实说的就是老百姓每天的生计问题。时至今日,时空转换,开门已不单单是七件事,而是各种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必备需要。只有这些必备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管子》的《治国》篇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奉为基本国策,但立足于民生改善却是隐含其中的内在动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长期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再好的理论也将黯然失色,也将削弱执政的合法性。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存款余额只有89.8元,农村人均存款余额仅有7元,民生维艰。在这样背景下,穷则思变,才有了日后持续的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济的较高速发展不仅使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也让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过去共同贫穷的时代已走入历史,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正在迈向小康或富裕生活。当前民生改善取得的成绩,应是几十年来国家持续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故而,可以这样认为,民生改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经济发展则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是民生改善的前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一时期将是民生改善进入一个质变的新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但千头万绪,首要的还是应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唯有如此,民生的大幅度改善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保持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必须有合理的区间,这样才能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据估算,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十三五”时期每年经济增长要达到6.5%左右,由此可在未来5年实现城镇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6%和4.7%,从而确保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近一两年,在“三期叠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虽然采取了一些宏观刺激措施,如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显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与升级将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题。当投资驱动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动能时,我们必须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目前来看,一些新的思路正在形成并付诸实施,如扩大自贸区、支持互“联网+”等新业态、借由万众创新推动“中国制造2025”、勾画“一带一路”路线图及推动亚投行等,这些都可成为下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未来,如何将思路变成现实再取得实效,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事关“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是否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否则,离开了合理的经济增速,民生的持续改善也将难以为继。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中国已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在基本上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发展问题带来的压力逐渐显现。民生改善始终是动态性的,在生存型社会,民生改善着重要解决如何吃上饭的问题,而在发展型社会,民生改善需要解决如何生活好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几十年经济较高速发展的支撑下,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民生改善的进展却不太同步。尽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需求有了较大满足,但离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上学难、上学贵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难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虽然各阶层的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都得到了普遍实惠,但收入差距、财富差距的扩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劳动报酬占GDP比值的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明显改观;虽然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有明显进步,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百姓;虽然养老保障已实现全民覆盖,国家已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与老龄社会的到来,老有所依问题将进一步严峻;虽然住房问题已不再是生存问题,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特大型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过高的房价大大超出了普遍百姓的购买能力。此外,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诸如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交通拥挤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上述民生问题,关系到小康社会是否顺利建成。也正因为此,党的五中全会公报,对民生问题给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在收入方面,公报不仅重申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也创新性提出“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在社保方面,公报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就业方面,公报既重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又强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在教育方面,公报决定“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在扶贫方面,公报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等。无疑,这些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随着“十三五规划”对五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并辅以一些约束性的改善指标,“十三五”时期的民生持续改善将是可以期待的。
另一方面,民生的内容应不仅限于人的物质生活方面,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它还应包含人的精神面貌或状态因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简单化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并非就随着物质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物质生活的丰富,从目前看,还难同步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当今社会浮躁心态盛行、暴戾之气弥漫,这虽然与社会的急剧转型有密切关系,但也说明了人的精神生活不会因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得到升华,相反,还可能出现道德废弛、信仰缺失等不良社会风气。这样的例子此起彼伏。因此,当我们重视民生改善的物质内容时,也应同时高度重视民生改善的精神内容,正如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这方面,更期待“十三五”时期出台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结合中国梦的建构与诠释,让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更具说服力,使民生改善可带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民生改善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想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感觉”,在有关民生议题的政策制定中,他们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采取适当的形式,健全民意诉求表达机制,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让公众能有效地参与到民生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等法律赋予的权利。在集合广大百姓意愿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才会有助于获得更广泛的民意认同和支持,也会使政策的实施更有的放矢、更见成效。这是在“十三五”时期,在促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重要一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