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国《外交政策》
翻译:杨丽娅
中国的新五年计划看起来确立了中国的重大转型方针: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体转型为更加清洁更环保的发展模式,这一决策对环境和全球能源市场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领导人近日召开会议并确立的“十三五”计划,是习近平任期内的首个“五年计划”,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100周年之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中等繁荣”的社会。
计划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实施,整个导向是较为温和的经济增速、继续经济再平衡——从重工业转向服务业,以及重申对环境治理的承诺和清洁能源。中国官员曾经暗示“十三五计划”最终版可能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比如强制规定煤炭消耗上限,禁止新火力发电站建设项目以及出台全国性的计划遏制温室气体排放。换句话说,在将近四十年不惜一切拼命发展经济之后,中国领导人终于正式表态中国的“新常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领导人在今年经济形势不佳、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之下,仍然重申要打造更加清洁的经济模式。今年中国经济步履蹒跚,勉强达到了设定的7%的目标增速,相对于此前两位数的增速来说,已经是大幅下滑。这个绿色经济的承诺并非政治口号,而的确像是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意愿,想要在长期内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分析员Paul Joffe说,“中国有很强的驱动因素来追求新的经济增长路线和改变发展策略”,“我们认为中国的行动会对美国国内产生影响。因为共和党多年来阻挠美国通过减排措施的理由之一,就是拿中国来举例子。”
当然,中国经济新的方向对一些人来说也会是坏消息: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煤炭出口大国,中国的转型会让他们最大的市场慢慢萎缩。而且石油的需求也是一样,中国将着力减少对生产者的严重依赖,尤其是美国。
中国新“五年计划”的细节将会在明年年初公布,但此次公布的会议纪要已经清晰地勾勒出国家主席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对中国的规划。他们都同意“加速”新经济发展,引导经济从污染严重的工业向清洁的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同时推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发展”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还决心推进“低碳能源系统”,包括发展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以及推进环境保护。
当然,中国领导人会面临如何小心平衡各种政策的矛盾:如何才能在短短五年之内,把一个经济增长“中速”的国家带入一个“繁荣”社会;如何在关闭大量钢厂、低效煤炭企业的同时,不引起大规模的混乱。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中国想要完成其增长目标,就会重新走向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拉动经济的模式。因为中产阶级对于环境的抗议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但数百万人失业对于经济稳定的影响则更为直接。
展望未来,中国可能最终会走向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道路。可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才能真的将失去的环境找回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