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内地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越来越慢。而最近一些怪论开始抬头,比如说,之所以消费增长放缓,是因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已经饱和。真的是那样吗?
直觉可以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只需要在PM2.5逼近1000的“霾都”里待上一天,或者在河北煤烟四起的农村转上一圈,那些怪论就不攻自破。
那么,为什么内地天然气增长会放缓?如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发展
清洁能源
内地的各类污染现象里,空气污染的“袭击”范围最广,最显而易见,国际影响也最大。内地空气重度污染的出现,经常是燃煤失控、汽车尾气扩散不利造成的。因此,要治理空气污染,关键在减少煤炭、石油等肮脏能源的消费,转而消费更多清洁能源。
天然气、水电、风能和太阳能被公认为是清洁能源,此外,核能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清洁的,那么,谁是目前内地清洁能源的“头牌”呢?
在治理雾霾方面,天然气之外的清洁能源各有各的不足,目前都难以担当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角。开发水电不会产生空气污染,但内地水力发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雾霾最严重的地方是东部地区。而且,即便西南水电“千里勤王”,通过电网输送至京津冀地区,它要在治理雾霾方面立功,可能还需要以电动汽车为中介。京津冀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较丰富,两者虽然清洁、低碳,但受到风力大小、太阳光强弱等天气变化的较大影响,稳定性问题尚待解决。核电站虽然可以产生大量、稳定的电力,而且核能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也少,但美国三哩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等核事故让世界各国人民谈核色变,内地有不少民众反对发展核电,特别是在他们的居住地附近发展核电。这些大大限制了发展核电对治理雾霾可能有的贡献。
因此,目前在内地,天然气是唯一可以倚重的,可以大规模替代煤炭和石油消费的清洁能源。
内地发展天然气困难不小
天然气虽是内地清洁能源发展的“头牌”,但它的发展难度也不小。实际上,内地天然气发展已陷入困境,主要表现是近几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逐渐放缓。2003年之后,内地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连续12年是两位数,但2014年增速降至8.6%。2015年前10个月,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速更降至2.7%,创20年来最低增速,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这个冬天内地大片地区会出现多年来最严重的雾霾天。
内地天然气消费为什么会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呢?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气价太贵了。当然,贵和便宜都是相对而言的。天然气的“贵”,是和其他能源,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相比而言。比如,2014年,内地的电厂发一度电,如果烧的是煤,只需要0.15元人民币成本,但如果烧的是天然气,则需要0.5元人民币。燃煤成本只是燃气成本的30%。而2015年煤和气的成本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样,两三年之前天然气汽车在内地还发展得红红火火,不论是烧液化天然气(LNG)的重型卡车,还是烧压缩天然气(CNG)的小汽车,都发展得蓬蓬勃勃。为什么兴旺?便宜。跑一样远的路,烧天然气比烧汽柴油便宜1/4到一半。但是,最近,天然气汽车不再红火,因为和烧油相比,烧气的好处越来越小。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大跌,内地汽柴油价格也随之走低。但内地气价不跌反涨,结果,烧气逐渐地不再比烧油便宜。司机们用脚投票,重新回到汽柴油的怀抱。
这两年,内地天然气本不应该卖高价。前些年,全球天然气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内地天然气价格也一涨再涨。那还可以理解。可是,近几年,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美国天然气产量迅速增加。此外,澳大利亚等国的天然气产量也出现了“井喷”。国际天然气市场一改多年的供不应求,转而出现了供应过剩。世界天然气价格随之大幅下降。其中,美国天然气价格降幅最大。2008年,美国的天然气年均价格为8.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如今已降至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仅相当于约每立方米0.54元人民币,降幅达到惊人的77%。欧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也大幅下跌。
然而,近些年内地天然气价格不但没有下跌,相反却乘着一轮又一轮所谓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东风逆势上涨。为什么呢?原因很复杂,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地70%以上的天然气由某巨无霸公司供应,而“巨无霸”买的基本上都是高价气,需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2008年4月,国际气价正高,“巨无霸”与卡塔尔天然气、壳牌签约300万吨/年、共计25年的卡塔尔LNG供应协议,这是一笔照付不议的长期合同。这份合同涉及到7500万吨LNG的买卖,金额巨大,在当时被呼为“世纪合同”。不过,这世纪合同导致了“巨无霸”的江苏如东、大连、曹妃甸接收站LNG进口成本很高。除签了昂贵的卡塔尔气外,“巨无霸”还签了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每年进口大量天然气的长约,约定价格虽不及卡塔尔气那么高,但仍然较贵。结果,“巨无霸”进口的长约气,不管是LNG,还是管道气,都比国内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更贵,所以进得越多,亏得就越多。
近些年来,“巨无霸”为涨价提出各种理由,其中的重要一条是,“巨无霸”也不傻,当年之所以签那么贵的合同,全是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慨然为国做出的牺牲。或许它说的是实情,可是即便如此,又怎么样呢?试想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里,一家公司能够让买家们为它“高贵”的牺牲或奉献行为埋单吗?当然不能,因为市场不相信眼泪。既然内地矢志要成为市场经济社会,那么内地政府就不能为“巨无霸”之类公司的“哭诉血泪家史”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妖言”所迷惑。
“巨无霸”还警告大家说,气价便宜了,大家就会可劲儿地烧,结果会出现严重浪费,同时低气价会打击天然气公司的生产积极性,供应会减少。消费增加和供应减少同时发生,将会催生气荒,国家能源安全会遭遇危机!所以,还是气价越高越好。这样的言论似是而非,它假装不理解市场机制对商品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也装作不知道内地天然气市场早已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它的本质是吓唬人,而且夹带私活。
下一盘气化中国的大棋
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下调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宣布从11月20日起,下调非居民用天然气城市门站基准价格每立方米0.7元人民币。这是内地社会期盼已久的一次降价,来之不易。
降价落实后,天然气上游企业会少赚很多钱。按照去年内地400多亿立方米的非居民用天然气消费量来计算,他们将减少约300亿元的收入。
但是,有人忧愁,就有人欢乐。内地天然气发电厂、化肥企业、天然气化工企业、陶瓷厂等用气企业会获益匪浅。由于以天然气为动力能省更多的钱,所以天然气汽车车辆连续下降的势头也有望被逆转。
更大的受益者是宏观经济。能源位列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后,是第四大生产要素,能源成本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十分关键。对内地经济而言,降低天然气价格,是一个重大利好。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后,其天然气价格逐渐走低。进而导致一系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比如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的成本降低。其中,天然气发电成本的降低,拉低了美国国内平均电价,让美国老百姓省了电费,还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复兴。近两年来,美国制造业大规模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回归美国,与美国气价下跌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很大关系。
最大的获益方是内地环境。目前内地天然气消费远没有饱和,近两年内地天然气消费增速急剧下降,是因为气价太贵,对企业和个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大家宁愿去用肮脏的煤炭和石油。气价下调后,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相比,价格的吸引力会增强,其消费量势必增加。“气化中国”能往前推进一大步,这虽然不能避免内地雾霾等污染现象的发生,但无论如何,对内地尤其是内地东部地区的环境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
11月18日的降价让内地社会喜大普奔。然而,政府定价毕竟不是长远之计。长远之计应该是由市场来决定天然气价格,唯有如此,内地的普罗大众才能充分享受到国际天然气革命带给我们的健康和财富的好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