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国经济界最神秘的“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这篇最新的访谈《开局首季问大势》一万多字,涉及中国经济的大势研判,政策选择,语言生动霸气,不乏对当前很多看法的直接的批驳。读来痛快淋漓。笔者认为,这是继1月4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访谈后,关于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一次访谈。
关心中国经济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研读这个访谈,研究中国宏观政策的国内外机构,都会将这个访谈透露出来的一系列说法进行解剖,从中窥探中国经济的“秘籍”。“权威人士”这次访谈,无论是时机,还是角度、语言,相对于1月4日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自信,可谓霸气侧漏。
经济探底和调整尚未结束
从时机而言,权威人士的访谈恰逢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出炉之后不久,对于中国经济一季度取得的数据,乐观者有之,所谓中国经济“开门红”,悲观者亦有之,认为这是以前刺激政策的重现而言,刺激导致的数据反弹不可持续。
在我看来,一季度数字的回暖,是反弹而不是中国经济的反转,数字回暖背后,既有国内短期刺激政策的原因,也有全球经济在告别不必要的恐慌之后出现一定的反弹。比如,大宗价格的反弹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真正的反转,更不可轻易认为,整个经济的探底和调整过程已经结束。无论是投资、房地产、还是进出口,和政策刺激都不无关系。
投资反弹,最主要的还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刺激政策的结果,而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具有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也就是说,目前的数据反弹仍然是过去刺激性老路的结果。中国经济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新旧动力的转换问题,结构的调整问题,产业的升级问题,以及解决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些供给侧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长期的努力。
在全球经济仍然面临极大的不确定,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启动,“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主题还远远没有破题的情况下,且不可因为数据的短期反弹而轻言“见底”,轻言“开门红”,盲目乐观。一季度的数据只是说明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只要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就有政策空间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已经结束。面对全球最高的企业债务杠杆,面对银行不良贷款的飙升,面临新动能的匮乏,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千万不要因为数据的短期反弹而沾沾自喜,更不可轻言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重要的仍然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痛下决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经济产业和动力的全面升级,而不是继续贪婪数字的漂亮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权威人士”如何看当前的
经济形势
在5月9日“权威人士”的访谈透露出,高层对中国经济的清醒和冷静。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判断,权威人士的主要观点有四: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特别要指出,权威人士在肯定一季度成绩的同时,毫不避讳的指出,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取得主要靠 “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提醒大家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经济下滑,“退一步”为了“进两步”。
对于经济出现分化,权威人士认为“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权威人士谈未来的宏观政策如何选择?
对于未来的政策选择,权威人士明确表达了两个观点: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越俎代庖,主次不分,这话看起来真的有所指。)
在具体访谈中,权威人士对未来的政策提出了“三个要求”和“两大确保”:
三大要求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而“两个确保”的针对性很强: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很显然,这是对中国经济又回到以前刺激的老路上的担忧,也是警醒!
“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这句话是点睛之笔。这几乎意味着,高层对一季度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是不满意的,货币政策在2季度收紧已经成为定局。一旦货币政策收紧,股市,楼市,都将受到明显的影响,股市的回落是必然的,一线城市的房价在疯涨之后,必然面临调整。
让股市楼市回归本质
在这个引发刷屏的访谈里,除了对当下的经济形势的研判,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发力点之外,对诸如股市、楼市在内的焦点问题都“直抒胸臆”,进行了前所未有、鞭辟入里的剖析。
和以往不同,“权威人士”对股市、汇市以及楼市的看法,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切入点:
一是从高杠杆入手,直指高杠杆的危害,明确提到去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高杠杆不无关系。“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明确表态,在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
第二,明确提出让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稳增长的手段。这个提法极其重要。从多年来股市以及房地产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看,股市的每一次大起大落,背后总有“稳增长”的影子。
房地产自不待言,从来都是作为支柱产业,和稳增长的主力来看待。去年资本市场的暴涨暴跌,最流行的说辞也是“股市成为国家战略”,取代楼市成为稳增长的主力。股市上涨,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等等的论调一时极为流行,完全偏离了股市的本质。
“权威人士”提出让股市楼市回归本质,是对过去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政策的重大纠偏。提出: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股市本来就是融资市场,融资持续的前提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基础在于各种基础制度建设和监管,而不是看股指的涨跌。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终于可以不再为经济增长承担不能承受之重,回归股市的本质,各种各样的救市的说辞以后逐渐会失去市场。当然,这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需要一场从定位到制度体系的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换回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谈及房地产,“权威人士”醍醐灌顶的提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的命题。过去,中国房地产的“任务”太多了,地方财政,经济增长的引擎,都要靠房地产。使得中国的房地产政策越来越偏离主题。为什么要盖房子,盖房子为什么,为什么要买房子,这些几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房地产政策过于“经济化”和功利化而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权威人士”提到,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可谓一语中的。要让房子成为人居住的心灵家园,要让房子回到那些需要住房的人手里。这需要中国房地产制度的重构。比如,农民工去库存,如果没有金融、财政、税收等制度的配合,不仅城市和农民工无关,房子更是会离农民工越来越远。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权威人士”在访谈中首次提及房地产泡沫问题,他指出,“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很显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所作出的判断。我们不能就此得出“权威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泡沫的结论,但起码可以肯定,泡沫的危险是存在的。
笔者预计,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政策真正按照“房子是人住的”这个基本定位回归,一线城市的房价恐怕今年基本到头,二线的疯涨也基本结束。一些库存不是很严重的三线城市可能会迎来一些机会。未来房地产的重点,是通过金融和税收等一系列制度的重构,使得住房制度与中国的城镇化结合,而不是通过制造房地产的泡沫拉动经济增长。短期可能对房地产市场有抑制作用,但从长期看,唯有如此才能让房地产真正持续健康发展。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