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熊光楷谈齐白石:大匠之门 天然之趣

liaowangzhisheng 2016-07-09 15:54:18 熊光楷/文 总第320期 放大 缩小

齐白石是享誉中外的人民艺术家,是中国国画的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笔下,花鸟虫鱼,涉笔成趣,世俗情趣融于文人雅趣,以“不似之似”“画前人所未画,发前人所未发”,对中国现代写意画产生了开创性的影响。

2010年10月,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为庆祝北京画院美术馆成立5周年,将举办“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11月5日上午,我们夫妇来到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画院将齐白石精品展定名为“真有天然之趣”,可谓别有匠心。这几个字取材于一张只有20.5厘米宽28厘米高的很小的图稿,齐白石在上面画了一只轮廓简略、稚气可爱的小鸟,题跋写道:“己未六月十八日,与门人张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闲话,忽见地上砖纹有磨石印之石浆,其色白,正似此鸟,余以此纸就地上画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的主办者认为,“真有天然之趣”正是齐白石的写照,因为齐白石的艺术就是一个“真”字。

细细观摩展览中的齐白石精品,真有大开眼界之喜。展览中既有齐白石特色的花鸟虫鱼,配有充满机智与趣味的题跋,也有一些齐白石的早年作品。特别是一些工笔昆虫,精微高妙,需要配合放大镜才能欣赏其栩栩如生的动感与情态。这也使我们大为惊讶于齐白石的工笔功夫,与他晚年粗犷豁达的写意作品异趣而同妙。另外,我们还看到了齐白石的许多画稿,上面留着齐白石对如何构图、如何设色思考与修改的痕迹,让我们感叹于中国画貌似不修边幅、率真写意背后的严谨钻研与精益求精。我们常常想象画中国画会比较容易,只要胸中有丘壑,打好腹稿就能在画纸上一挥而就。而实际上,国画有时候也像西洋画那样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打草稿。

我和我的夫人很幸运,我们的藏书中就有齐白石的盖章书。2010年3月25日,我在上海参观一个书画收藏展览,发现其中有一幅齐白石后人的画。一聊,知道他们与齐白石的后人有联系,于是拜托他们询问齐白石的后人是否藏有老人的印章,能否为我们钤章纪念。7月17日,他们从上海送来一本《齐白石画集》,上面盖着两方印:“齐白石”与“借山翁”。

这两方印,一方朱文,一方白文,正是典型的齐白石风格。齐白石一生,画绝,印也绝。在篆刻艺术上,他常说自己“不知有汉”“胆敢独造”。他惯用冲刀手法,单刀直入,浑厚粗犷,自然而又不失神韵。他自己也常以“三百石印富翁”自号。

这本《齐白石画集》也很珍贵。它是1952年5月的荣宝斋木版水印版,裱本经折装,五彩织锦面,共收齐白石典型的绘画作品22幅。据说,每一册装裱锦面的图案都不一样,形成了每一册的唯一性。木版水印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印刷技术,学名是古代彩色版面印刷术,由多块彩色版块,由浅入深,多次手工叠印而成,因此颇具收藏价值。这本《齐白石画集》刻板精美,套色精细,虽然已经半个多世纪,但仍然色泽鲜亮,宛如白石老人亲笔。

我们特别欣赏这本书对齐白石艺术风格的评价:

他的作品是从对自然景物精深的观察中来,具有形神兼备真实生动的特色;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那种勤朴不倦的劳动热情和对生活景物那种细腻精心的观察能力,以及表现景物那种富有精练创造才能的匠心。特别应当指出的齐白石的作品是接受了民间的表现技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明朗、健康、清新、愉快、生气勃勃的民族风格和气魄。这就是齐白石作品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最宝贵的艺术性格。

这段话写于1952年,当时齐白石还在世。时隔半个多世纪再看,这段话仍然有助于我们欣赏、品味齐白石的艺术精髓。

有意思的是,最近我们看到一段记载,1956年,中国画家张仃曾在法国将一套木版水印的《齐白石画集》赠送给毕加索。这是东西方大艺术家的一次没有见面的交流。也许,当时赠送给毕加索的《齐白石画集》,就是我们收藏的这种呢!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