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奥运奖牌榜上的进退

liaowangzhisheng 2016-09-03 13:22:04 朱 洁/文 总第325期 放大 缩小

我在伦敦市中心上班。这两天早晨,每当踏入办公室时,英国同事们就会笑眯眯地说:

“你看,我们英国队在奥运奖牌榜上,还是领先中国队哦!”

我只好回以英式冷讽:“恭喜!这简直史无前例,你们看起来惊喜又得意哦。”

的确,英国队在里约奥运会上表现出色。作为一个疆域和人口相对有限的岛国,能在国际赛事中比肩、甚至超越“泱泱大国”中国,的确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到意外。而中国从汉城到伦敦奥运会上,非本土作战的奥运金牌一路攀升,却在里约从金牌榜上跌至第三,让许多中国观众心里很不习惯。为什么奥运奖牌榜上,会有这样的进退呢?

“东道主红利”

奥运会一直有“东道主红利”现象。承办奥运,使一个国家获得全球瞩目,是提升软实力的大好时机。东道主们希望在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主场中有所突破,于是精心遴选有获胜机会的项目,从申办成功后即开始突击。超乎寻常的准备,能大幅度提高一个国家的竞技水准。通常,东道主不仅当届赛事表现出色,还会在下一届比赛中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一批获得深度投入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和临场状态在主场时达到巅峰,而在四年后的下一届,仍会保有较高的实力,并有之前主场时获得的自信和经验值护身。

英国是上届伦敦奥运举办国。申办伦敦奥运成功后,英国制定了明确的奖牌目标——金牌数量增加1/3、超越体育大国俄罗斯。令英国人也没想到的是,在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上,英国在金牌总数上甚至一度超越了中国,这也许可视为仍在红利期内的惯性使然。同样的,中国在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时以51金夺得榜首,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依然吃着北京奥运时的“老本”,勇夺38金,名列第二。里约奥运会上,许多八年前为中国摘金夺银的老将仍在拼杀,但他们已走出红利期,过了最佳赛龄,成为强弩之末。竞技场本来就是“不许人间见白头”的地方,走到职业生涯尽头的老将与正当年的壮士狭路相逢,容易落在下风。

资金投入

成功举办主场奥运后,本国观众与媒体对竞技运动的关注方兴未艾,民众体育意识上升,竞技人口增加,为国家体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来自人民的热情,也为政府继续大规模栽培竞技体育事业提供了舆论环境的丰沃水土。

英国在里约奥运周期的体育投入已高达3.87亿英镑。在2015年2月时,奥运会项目就已投入2.74亿英镑,超过伦敦奥运周期。2016年7月,英国体协公布了里约奥运会的目标——47至79枚奥运会奖牌。这一雄心背后,蕴藏着源源不断的金钱投资。

英国体协从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国家彩票中心等处得到预算,分配至国家运筹的运动和研究机构,塑造“世界级项目”,最终花费在奥运运动选手身上。投资说明中,英国体协并不遮掩:每一笔投资都要用在刀刃上、功用主义地最大化斩获奖牌的几率。他们将大量资金集中在最有机会获胜的项目和人员上,而非均摊,并不断评估各项运动的进步而调整资金分配。里约奥运准备周期中,英国自行车队获得3026万英镑、赛艇2550万英镑、皮划艇2004万英镑,而例如篮球、排球等在主场中处于劣势的项目,则鲜有补贴。加大总资金投入、加强专业培养双管齐下,让英国队不断优胜劣汰、扬长避短。

而中国正处于体育改革的关键期,原本为北京奥运准备的一套举国体制,因为高投入、低产出,渐渐不再适用。同时,民众关注度也远不如前。北京奥运会在西方陷入金融危机低谷的2008年,是象征着中国崛起的灿烂火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激烈火花,一定程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不可能每隔四年就重新点燃一次。

另一种体育精神

中国奥运会东道主红利减退、政府投入减少、民众关注降低,而英国则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奖牌榜上名次更改似乎可以说得通。

当然,时隔八年,中国观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已经更全面,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位置已不需要用金牌打地基,运动员的闪光人格也比胸前金灿灿的奖牌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往届比赛中对李宁、刘翔的责难,与本届对傅园慧等并未摘得金牌的新星的认可,产生鲜明对比,展现出意识上的进步。

“去金牌化”的舆论趋势开始挑战与“唯金牌论”,这是一种新境界。尽管中国在奖牌榜上或许要退一席,却并非完全是件令人嗟叹的事。中国与西方一些成熟国家综合实力上的差距正不断减小,这是不需要、也不能够用一张奖牌排名榜来书写的事实。

(来源:FT中文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