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这是继2015年公开提出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划重点)后,中央层面的又一个落实之举。那么,为何要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这一国家战略走到哪一步了?哪些行业正在或者即将发生改变呢?
为何要成立这一委员会?
近来屡次听过“军民融合”一词,但它与“国家战略”联系起来至少要回到2015年“两会”期间。
2015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他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在这次讲话中,他表示,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国防大学姜鲁鸣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在当今时代,如何管理国防事业和治理军队,已成为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和显著标志。但长期以来,中国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导致军口和民口两张皮的情况,偏离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轨道。今天,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深度融合实现军民之间的“车同轨、书同文”。否则,国家就会像“一麻袋土豆”,陷入“有资源无聚合、有实力无能力”的境地。
如何让“国家战略”落地?
接下来的时间里,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开始走进中央和地方多个文件。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的2016年3月2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20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这份文件干货颇多,值得细细读来,其中首次专门列明了落地举措,也可以从中看出,军民融合到底是一盘多大的棋?
例如,《意见》提出:
优化空域结构,推进空域分类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空域动态管理、灵活使用机制。
统筹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地理信息资料成果定期汇交和位置服务站网共享机制。
扩大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稳妥推进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推动军工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积极参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研平台向民口单位开放力度,推动建立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加强行动能力和保障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固边戍疆新局面等。
在这份文件推出半年后,2016年10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前往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在这次展览上,他总结成,军民融合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呈现出加快发展良好态势。“继续把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地方层面也在加入这一行列。日前,浙江决定开展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力争到2020年打造市不少于3个、县(市、区)和功能区不少于20个的示范区。
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何军民融合这四个字在当今如此重要,以至于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曾在《人民日报》上专门撰文对此进行介绍,历史上,军事技术一直领先于民用技术,但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人类开始进入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时期,开启了商业革命先于军事革命、社会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军队信息化水平的历史。目前,发达国家的军事专用技术比重已不到15%,而军民通用技术超过80%。
美国推出“国防创新倡议”和“第三次对消战略”,试图通过颠覆性创新,先于对手发现重大先进技术。俄罗斯成立国家创新支持机构,负责颠覆性创新。日本也创设专门基金支持新技术发展。目前,世界军民融合呈现出全方位、全要素发展态势。科技工业方面,美、英、德、日等国进一步打造武器装备研制军民一体化的平台,军队信息化建设80%以上的技术来自民用信息系统。
不止因为当今时代,军事技术需要领先的民用技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姜鲁鸣写到,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统筹安全与发展,一直是困扰各国的历史难题。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相似的考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进入调整期,国防投入资源条件趋紧。同时,随着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国防安全压力不断增大。
他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就成为实现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不二选择。推动军民融合,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尤其是国家高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又能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强大实力的大体系支撑现代国防。比如,北斗系统如能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至少能带来4000亿到5000亿的经济社会效益。
(来源:政知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