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的社会变革与进步

zhuantibaodao 2017-03-13 16:42:41 总第344期 放大 缩小

赵明昊/ 文(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过去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整个国家的面貌为之一新,更重要的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的变革程度是巨大的。如今,十几亿中国老百姓之中,绝大部分已经过上了温饱甚至“小康”的日子。中国正朝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迈进,所谓“全面小康”,就是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众所周知,消除贫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消除贫困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便是对于发达国家,贫困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制约。过去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如果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1978年中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而这一比例在2010年降至大约4%,数亿中国农民彻底摆脱了贫困状态。如果按照国际标准,1978-2010年的30多年间,中国共减少6.6亿多贫困人口。同期,全球贫困人口减少7.26亿,也就是说,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来自中国。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达席尔瓦在其2013年发表的《中国成功减贫给世界的启示》一文中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中国的减贫事业之所以能实现如此之大的成功,是因为中国找到并实践了有效的社会发展模式。首先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组织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少数民族发展规划。其次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大力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再次是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除了使上亿中国人成功摆脱贫困,在过去60多年中,中国在教育、医疗事业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亿万中国老百姓成为受益者。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应该承认,这项基本权利得到真正落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在极其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克服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1949年,中国总人口的80%是文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仅有20%和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为了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政府确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方针,创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特别是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普通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位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如今,中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采取倾斜政策等措施,使全国城乡儿童、青少年和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按照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崛起,形成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医疗卫生事业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过去60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中国已经基本形成,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一是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60多年来,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了近40岁,这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罕见的。婴儿死亡率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13年的9.5‰,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反映国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二是政府卫生支出比重稳步上升,201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57%。三是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因病致贫”问题得到缓解,居民就医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合国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大规模医疗卫生保险改革,目前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人数已经占全国总人数的95%。如此高的覆盖率,如此大难度的医疗改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这在世界各国中是极为罕见的。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社会保障是普通民众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府便着手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那时至今,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实行的是“国家保险模式”;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正在形成之中。

经过60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并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总体框架。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保障人群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中国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1亿和4.7亿。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总参保率在95%以上。随着改革不断推进,中国正逐步形成覆盖范围广、社会化程度高、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待遇合理、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障新格局,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日趋增强,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在过去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组织也实现了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程度的生动反映,也是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标志。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1988年,中国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仅有4446个。到了2004年,达到近28.9万个。从2004年到2011年的短短8年时间里,再次增长60%,当时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6.2万个,是1988年数字的100多倍。截止2014年底,中国社会组织数量已超过60万家,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接收各类社会捐赠524.9亿元,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除了数量和规模方面的增长之外,社会组织之间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趋于紧密。社会组织呈现网络化的发展特点,在环境保护、艾滋病防治、智障服务等领域,出现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网络平台。社会组织中的各种服务类组织发展较快,资源较多地向困难群体教育、艾滋病防治、残障服务、养老等社区服务、灾害救助等公益服务领域集中。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蔚然成风。在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北京、成都等许多城市,地方政府通过出资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中心、枢纽型组织等支持机制,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并发布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清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许多城市每年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预算规模都在上亿元,且增长迅速。同时,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对社会组织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购买服务基础上政府正在与社会组织构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总之,过去60多年来,无论是从扶贫减贫、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需求看,还是从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组织发展等层面看,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长年保持较高增速、实现中国发展奇迹的关键所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