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范曾:痴于绘画 书法先导

文化 2017-04-18 11:19:27 熊光楷/文 总第347期 放大 缩小
  我家客厅正中挂着一幅画。画中一位老者,白发白须,头戴斗笠;还有一位童子,乳发覆额,满脸稚气。一老一小正在对弈,老者守着棋局,皱眉沉思;童子则气定神闲,满不在乎。画面很简单,但爷孙二人对弈的乐趣却呼之欲出。

  许多客人见了这幅画,都很喜欢,问:“是范曾的作品吗?”

  我笑一笑:“不是。”

  接着我说:“这幅画的作者没有那么知名,但我很喜欢这幅画,因为我们家是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常常与外孙、外孙女对弈,乐在其中。”

  接着,我还会说:“虽然这幅画不是名家所绘,价值恐怕也很有限,但对我很有意义。因为这是伍修权老人送给我的。1979年,伍修权创办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并担任会长。几年后伍老退出总参领导岗位,专职任战略学会会长,而我已被提拔为总参的一个部门领导。为了使战略学会的工作得到更多支持,伍老谦虚地请我在回龙观吃饭,这幅画就是他在吃饭时送给我的。有意思的是,后来我成了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第三任会长,一直干了12年,到2009年战略学会成立30周年时才主动请辞。”

  虽然这幅画不是范曾所绘,但客人们常常认错,也反映出范曾的知名度很高,而且,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富于个性。

  范曾出名很早,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就名声很大。他笔下的中国古代人物,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是文人墨客、僧道隐逸,都造型夸张,神采飞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但他的成就并不限于绘画。他有一句自我评价:“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这显示出他的三个工作方向:一是书画;二是写作;三是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这三个方向上都取得了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成就。

  2010年1月31日,我和范曾在同一个活动中相遇了。而且,我们二人都是这次活动的主角。这就是由20家新闻媒体共同评选出的“2009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颁奖典礼。我和范曾都是“十大人物”之一。我是因为收藏签名盖章书而入选。而他的入选却并不是因为他是收藏者,而是因为他是被收藏者。主持人在介绍时说:“他的作品永远是收藏家、拍卖行和一切收藏爱好者追逐的对象。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惊动媒体,他的一书一画都会让拍卖兴奋……”在获奖感言中,范曾也说:“我本人谈不上收藏家,我是被收藏家。”

  范曾还讲述了他对收藏的理解。他说,收藏是为己之学,首先能使收藏者有种内心的快乐,但终极目的如王阳明所说是利他,是为了国家收藏我们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我的致辞中,我也说了我的收藏理念。我说,我的收藏跟大家的收藏既有共同点也有特殊点,共同点是大家都关注文化历史的积淀、凝聚;不同点是,我更关注的是精神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我收藏的重点,是签名盖章书。如果真要用金钱来衡量的话,那么,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自认为我收藏的签名盖章书中不知有多少万两黄金。

  颁奖结束后,我和范曾参加了活动主办方的午宴。我和他谈到许多藏书读书的乐趣,他均表示赞同,我们谈得兴致勃勃。临别时,范曾邀请我改天到他家中一聚,看看书,谈谈书,一起吃个晚饭,为我画一张画。我说,谈书、吃饭都是快乐之事,当然乐于前往,但送画就不用了,我并不收藏字画,我收藏的是签名盖章的书画册。于是我拿出一套《范曾雅兴》。范曾当即在上面写道:庚寅将至,幸遇熊将军,题数字志快。

  这套《范曾雅兴》分上下两卷,用微微发黄的书写纸印成,以传统的折页方式装订,可以打开成一个长卷。这套书中收录的并不是范曾绘画,而全部是四字条幅,用典型的范曾风格的书法写成,清雅工整,古意盎然。

  范曾曾说自己“痴于绘画,能书”,相对于绘画,范曾的书法也很有特色,受到广泛欢迎。在《范曾自述》中,范曾说,“书道”法自然:至大之境必为本乎观之于天,悟之于心,应之于手。挥写之际,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当此之时,正所谓天人合一,略无间隙。他还认为,中国的书法家是中国画家的先导者。书法家对线条的悟性走在画家的前面,这是中国书法家和画家的关系。第二个关系就是:书法家和画家,他们都是追逐自然的大规律,追求天地的大美。从范曾的这些观点,我们更容易理解范曾将绘画与书法并举的艺术追求。

  2011年11月13日,我受邀访问范曾位于昌平的书斋。2014年11月,我在民族文化宫举办新书《藏书记事忆人:节目单专辑》发布会暨“签名节目单收藏之旅”展览开幕式,很高兴地邀请到范曾莅临。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