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由解放日报社主办、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协办的解放日报第66届文化讲坛在上海举办,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知名纪录片导演周兵齐探讨“城市精神的力量”这一主题。论坛由欧阳夏丹主持。
“海纳百川”比“包容”丰富
中国现在处在一个什么历史阶段?是城市化、城镇化兴起的阶段。我们不要等到城镇化到了很广泛的程度之后,才想到城市精神,就像不要等到雾霾发生了后才想到雾霾治理。城镇化的过程需要与文化发展同步,如果不提前思考,海纳百川之后会纳入很多我们不希望有的因素,会出现贫富不均,会出现贫民窟,会出现急于进城却不能就业的人口激增,城市人的文明素养如何与城镇化同步,而这些都是与文化有关的问题。
三位的高论对我都有启发。主持人夏丹一上来就把城市精神定义为“城市人的精神”,一语定乾坤。周兵导演用历史的照片向我们阐释上海的微笑,微笑也是一种语言,并且很深厚。这种视觉解读很直观,很能调动我们的情感。陈思和馆长讲的是哲学,他有几句话大家要琢磨琢磨。他说,上海是包容的,其实全世界很多大城市都有这样的特点,关键是在于包容了之后能不能卓越。他在这么多上海同胞面前,说上海没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很多人听了是要生气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所以他敢说,我就不太敢说。
我是半个上海人。我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幼儿园,小学上了一半,到天津接着上小学、中学,在北京上大学,工作10年,再到上海,在上海工作24年又调回了北京,我有京津沪的阅历。如果下次讨论城市文化的差异,我倒可以谈谈上海、北京、天津的有趣的差别。
因为我说北京话,北京人不太问我是哪里人。天津人很认可我是天津人,虽然我天津话说得不太地道。很可惜,在上海待了这么多年,上海话我还是没学好。我当上海市副市长的时候,香港一家报纸说“一个不会说上海话的人当了上海市副市长”。虽然不会说,但我听得懂。不过如果有人当面议论我,我就听不懂了,我有选择性。
拿到“城市精神的力量”这个题目以后,我就想,是说全世界的城市精神、中国特色的城市精神,还是只讲上海?如果是讲中国的城市精神,我就得调研一下。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国现在有661个城市,其中县级城市有280多个。这些城市的城市精神多数是八个字,“包容”、“爱国”、“创新”、“开拓”是使用率最高的,这证实了刚才陈思和馆长所说的“城市都是包容的”,用“包容”就白白浪费了两个字,因为别人也包容。
上海用的是“海纳百川”,这四个字很有文学性,黄浦江由太湖上游众多河流供水,上海地名里有个“海”字,有黄浦江流过。“海纳百川”的“海”在地理上指大海,在文化上就指上海了。既然是那么大的海,就不能不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我是1974年年末到上海来工作的。当时我舍不得北京,可我夫人是上海“土著”,那我只好投降。但我最感恩的也是上海,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成长期,吸收了人生丰富的营养。
我是学核物理的,在核工业部门,接触的人际范围小。刚到上海时,我所在的单位是上海航天局所属上海广播器材厂,是当时国内同类工厂中的一家老厂。那个时候,彩色电视摄像机有一个关键器件,对播出的图像质量影响很大,要靠从国外进口,非常之贵。那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难,我是新来的,厂里就把这个技术攻关任务交给我了。我稍微有点优势,数学物理有些基础,阅读英语资料没问题。可是我动手制作不行,厂里有几位被称为“老法师”的技师,我构思什么、画出图,他们都能够做出来。很快,我们就成功了。北京的兄弟厂不能理解,上海人怎么能做得这么快,这就是上海的厉害。
后来,我在上海当了几次劳动模范,当“文革”后第一批“高工”,又当十二大代表,这是谁给我的?是上海给我的。对上海,我是感恩的。
城市文化沉积在建筑里
两位嘉宾和主持人刚才都讲了生动的故事,我也补充一个故事。
大家到浦东去,出延安路隧道时能看到左边有一片绿地,这是上海第一片把房子拆了没有盖楼而建成了的第一块绿地。绿地旁边有一座陈氏故居,是清末民初建成的。墙壁上方群雕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下方雕刻的却是法式图案,墙上的瓷砖是英国的。当时有参与规划的同志说要拆了它,因为这座建筑的存在使得它门前的马路只能弯着走,而且这里的地价又特别高。我说不能拆,拆了之后浦东就没有旧的痕迹了,而且马路拐个弯挺好,驾驶员开车的时候可以“扫描”一下沿街风光。
为了保住这座老宅,我说了一句话:如果我在,这是一个决定;如果我英年早逝了,就算“遗嘱”。
后来,澳大利亚外交部副部长来参观,他参观后留了一张字条给我:“留下一栋古建筑,比建一座摩天大楼更珍贵。”在澳大利亚,有的旧建筑只剩下一面墙了,他们还用柱子在墙背后把它顶住,保留下来。为什么?因为这是古迹,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城市精神活在人身上,城市文化沉积在建筑里。
NHK(编辑注:日本放送协会)1993年到上海来,他们觉得当时浦东发展迅猛,用两个星期拍了个片子叫《赵启正的一天》。为了在日本宣传浦东,我也没有顾忌出了次风头。将近20年后,他们又来了,说这次不拍一天,拍一瞬间。我把他们带到陈氏故居,让他们把镜头朝天,对着民国初年的房檐,背景刚好是陆家嘴的两座摩天大楼,一座是金茂大厦,420.5米,一座是环球金融中心,492米。他们问,你有解说词吗?我说:“上下五百米,前后一百年。”
上海的力量在哪里?就在这种超越,这种气魄。顺便说一句,两座大厦合计约66万平方米,超过了外滩的全部建筑还绰绰有余,而陆家嘴的新建筑有470万平方米。建外滩用了20多年,建陆家嘴也是20多年,上海城市力量的增长,表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外国人看上海
1953年,美国学者就说“上海,通向现代中国之路”。
外国人到底怎么看上海?刚才陈馆长提到,旧上海是殖民地,被迫海纳百川,连外国流浪者也得接受,有的还成了大富翁,而今天是主动海纳百川。这话说得很深刻。
孙中山在1918年写了一本《建国方略》,这本书上海档案馆也有,我借过,书末页的借阅卡上有我的名字。他原话说得很朴素,大致是说:一江之隔,浦东的地价比上海市便宜很多,如果能够建一座大桥,再加以开发,它的地价就会上升,浦东应当建成“东方大港”。
大家注意,那个时候没有“浦西”这个词,是先有浦东开发,再有“浦西”的说法,不信你们去查《解放日报》。那时候,这边叫上海,浦东叫乡下。“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就是这么来的。那时候,人们的“上海梦”就是到上海做生意能发财,就如同现在一些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梦”。
最近美国出了一本书叫《中国梦》,副标题翻译过来就是 “世界上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大市场”。(《The ChinaDream: The Quest for the LastGreatUntappedMarket onEarth》)。书的序言里说,美国人关心的是,中国人是一天喝一瓶可乐,还是一周喝一瓶;有多少人会买IBM电脑,作者忘了IBM个人电脑已经被中国联想收购了。很多外国人的中国梦就是能够在中国获利。
我们并不批判这种“China Dream”(中国梦我们通常译为“Chinese Dream”),因为我们欢迎世界各国人来投资,我们需要和世界沟通。
外国人看上海,比较有名的一本书是美国大学教授罗兹墨菲依靠他早期的调研在1953年出版的《Shanghai,The Key to Modern China》,意思是“上海,通向现代中国之路”,或译成“上海,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好像有点不谦虚啊!可这不是我们说的,是外国人说的。我一直建议把这句话作为上海的一个口号,外国人一看就懂。
老外很早就见识到上海的地位,说上海是中国的大门,今天依然如此。
当年浦东做规划的时候,吸收了很多外国专家的意见。规划陆家嘴时,我们请了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一起来做。陆家嘴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计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要求做成一个国际金融区、国际跨国公司的总部区。
各国设计各有特色,坦白讲,都比我们自己设计得好。法国人设计了一个箭头,建筑群由高而低,沿着陆家嘴向外射出去,象征着前进。英国人的设计像斗兽场一样,一圈一圈,错落有致,这种设计通风好,并且能够借助天然采光节省电力,当时我们还没有这种理念。日本人的设计像条形码,一条绿地,一条建筑。他们说他们保留着上世纪20年代的浦东地图,说当时浦东全是河流,就像威尼斯,可惜你们都给填上了。他们说,如果你们把这些河道重新挖开,一定能成为东方威尼斯。那得花多少钱啊!咱们当时哪有这个气魄啊!意大利人按照中国的太极图和椭圆形古城来设计。最后,我们把这些设计全拿下,给了人家奖金,然后把这些设计的优点都吸收过来,归纳出了一个中国方案。
陆家嘴还没有建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有规划图,还有模型。每栋楼都安排好了。投资方想把楼盖得圆一点方一点,可以;大门朝东开朝西开,可以。但是不能突破规划,我们给的水、电、路就是这些。这里不是谁有钱我们就把土地批给谁,必须按规划来做。现在,陆家嘴已经按照规划建成了。
追求卓越需要勇气
大家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一批开放14个沿海城市,可以叫改革试验区1.0版,接下去的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是2.0版。当时小平同志鼓励上海,说后来者居上,浦东开发不要动摇。后来我们果然居上了。
我们得感谢深圳,它在前面披荆斩棘,像土地批租、股份制改革等,当时非议很多,深圳都顶下来了。
改革开放至今36年了,坦率地说,现在确实需要新办法来推动新一轮发展。有的同志跟我说,现在我们的基础更好,怎么事情好像更难办了呢?我说那时候土地多,劳动力便宜,我们什么先进工厂都没有,外国人来投资,造汽车,欢迎!生产计算机,欢迎!现在再来建汽车厂,我们不一定要了。再来生产计算机,我们得看看是什么样的计算机,不高级的我们可能就不要了。虽然当时上海的地价已经比较高了,但现在更高。
跟大家说一个当年的事情。外地卖土地是按亩算的,上海哪能按亩卖?上海人买鞋带曾经是一根一根买的,买牙膏可以不要纸盒退一分钱,这土地怎么能按亩卖呢?当然得按平方米卖。不光按平方米卖,还得按楼层乘上去,一百层就得乘以100。当时,我们请上海著名书法家胡问遂先生写了一幅字:惜土如金。这幅字挂在我的办公室,人家来了问我,“惜土如金”是不是说土地卖得贵?我说,然也!而且,贵还不够,还得问问你买来做什么。
现在,新一轮改革怎么走?中央说相信上海,要求上海接着做排头兵,做先行者。交由上海开辟一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实际上就是改革试验区3.0版。从1.0到3.0都给了上海追求卓越的机会。
这个自由贸易区,名字挺长的。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弄这么长,那是因为上海本来就有自贸区——上海外高桥自贸区。当时英语翻译成“Free Trade Zone”(编者注:即“自由贸易区”),缩写FTZ,但中文名称叫“保税区”。
只会英文的人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矛盾,只有日本人精。他们问我,为什么外高桥保税区的中英文名称不一致?有什么深层原因?我说,因为一般中国人对自由贸易区的意思不甚了然,可是对保税仓库就了解得很清楚,知道货物进了保税仓库,不用上税,拿出来再上税。保税仓库多一点,就是保税区了。上海不是没有自贸区,但是现在这个新版自贸区走得更深远。
现在的自贸区不只是免税,以后还会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和投资自由,就给了上海去创新的机会,还要几年内能拿出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制度创新的成果。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任何一个新的做法,必然会和现有的习惯矛盾,不矛盾就不需要创新。可是矛盾多了,上海是不是就有压力了?所以,追求卓越是需要勇气的。
真正的复兴是人的文化的提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必须包含着文化复兴。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写过一本回忆录叫《治国方略》,其中亚洲那一章的第一节就讲中国,写得非常长。开头是这么讲的:冷战结束了,最高兴的是美国和中国,因为他们少了一个敌人。但是,我们亦喜亦忧,因为共产主义还没有结束,那就是中国。她还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虽然她不喜欢中国,她这些评论的出发点也不正确;但我们要从 “大气谦和”的角度听一听这句话有没有某些道理。
有人说,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我们反驳,我们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可是四大发明至今多少年了?其后,却没有什么重大贡献!我们分享祖先的光荣要到何时为止?
撒切尔夫人说,中国人没有思想贡献。我们说,有啊,我们有孔子和老子啊!这都2500年了,新的能在世界广泛接受的思想呢?
有人说,你们这么发展下去,是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可能和平发展,可能成为霸权国家,也有可能自乱阵脚,成为混乱国家。我们说,我们肯定和平发展。人家接着问,何以证明?我们说,孔子说了,和为贵。2500多年前的孔子能回答今天的问题吗?
我们的回答,好像总是缺少点什么。
不久前,在美国耶鲁大学开了个会,讨论新型大国关系,我在会上就碰到了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说,中国确实以和为贵,这是有传统的。人家问,怎么证明?我说,你们看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排了一个大字就是“和”,说明中国人重视祖先的文化遗产。再看奥运会上,凡是有网的比赛项目,中国人都能一争雌雄,没有网的比赛项目,中国人基本都不行,足球、篮球都不行,中国人就是不愿意冲撞,为了运动干吗要去撞别人呢?会上的美国人觉得这个有说服力。
马来西亚一位高官曾跟我说,古代的时候,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带一万多人的船队,如果留下一千个人,我们今天就都说中国话了。他说,他们至今搞不明白,郑和当时出去转一圈到底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是为了“和”,为了宣扬权威、中国人的友善,带去中国的微笑。
什么叫“和”?和谐、和平、和善、和气、和睦……我一口气可以说十几个词,但很难用一个英文词汇清楚地对应它,使它的真意传播到世界去。“和”这个字该怎么翻译?可不可以直接音译?一个音节太短,那么译成“Hehism”——“和主义”,行不行?
对于文化复兴,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就是动画片、电影播到国外去,这些只是“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真正的复兴是人的文化的提升。人走出去了,文化如影随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文化表现,反映着你的价值观和你的信仰。
我一直说,世上有一本书叫《中国人》,它很厚,有13亿页。一个外国人一般只能读其中的几页、几十页,这就是他记住的中国人了。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页,把自己的这页做好,《中国人》这本书就放光彩了。
时代在前进,中国的城镇化在兴起,此时提出“城市精神的力量”这个议题,是城市文化建设很好的同步。希望解放日报继续努力,将来可以真的写成一本大书,书名就是《城市精神的力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